PART 1:關於就讀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開放的討論風氣
「有趣的聲音是要透過討論被激發出來的,而這種 brainstorming 的過程是讓學術的東西能夠變成真的,最重要的因素。」自逢甲建築系畢業,進而攻讀成大建築研究所的李易修認為開放的討論風氣與跨領域合作是成大建築系最令自己印象深刻之處,在教室裡,沒有所謂標準的成功典範,你將看到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來達成心目中的成功,他們熱切地分享、聆聽彼此意見,鼓勵每個人勇敢說出看法。
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設計
易修認為成大建築系研究所與大學部教學最大的差別在於學生接觸的是真實案例,藉由走入城市裡,接觸真實的人事物,才能發想真實可行的設計。在碩一的專案中,易修便曾深入社區,了解住民的日常起居型態與生活需求後,與在地長輩們共同發想設計、完成創作,從中他也體悟到從單一建築角度出發的思考盲點,因此易修發現唯有接觸不同的聲音,方能從不同的眼睛去觀察世界,所以他參與成大一年一度的 db.Bootcamp,透過跨領域團隊合作,從真實的產業問題中發想設計提案,使自己成為兼具感性設計思維與理性經濟思考的人才。
動手做的實驗精神
因應當今數位潮流,成大建築研究所引進了 3D 印表機與相關課程,易修也與夥伴共組 MAGI 創客/幫,在 Maker Faire Tainan 打造建築尺度的大型竹編展品,他認為:「不管是技術也好、編織傳統工藝也好,其實它都是同樣的精神,就是手做、實驗精神。」又受到射月思維衝擊,易修選擇將「設計思考」與畢業論文結合,透過舉辦多場工作營,邀請成大各學院同學發想未來學生宿舍的模樣,並由高中生擔任評審,檢視各階段成果,最後的成大創業宿舍工作營成果展則彙整了一路以來討論記錄與模型。「透過討論、分享、聆聽,我們讓這些idea從最一開始每個人抱持的聲音都可能有些衝突,最後慢慢找到共同的平衡點、共通的語言,甚至於讓不同族群的人聆聽。」是易修從研究中得到最大的感動與成就。
從失敗中學習
「找到自己的信念,之後 Keep going,在過程裡,不要放棄每一次可以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是易修給有志於攻讀成大建築研究所的學子之建議,他認為做研究好比是對自己過往價值觀的對話,你可能會要打破自己原本相信的一切,去接納新事物,所以倘若沒有在一開始確認核心價值,是很容易在研究過程中感到迷失徬徨的,「讀研究所是需要非常大的信念,才會有繼續前進的力量,甚至很多時候我認為失敗是必要的,因為 ”Learning by doing” 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可是過程中有多少次在我們在準備失敗之前就畏懼了。」最後,易修鼓勵學弟妹敢於做中學,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