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逢甲大學 建築專業學院院長 黎淑婷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逢甲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院長 黎淑婷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念建築系的心路歷程

唸建築系很辛苦,那個年代的教育非常填鴨,所有家政課、美術課都拿來上英文、數學,藝術人文是很少上檯面的。身為一路成績很好的小孩,念建築時怎麼做怎麼錯,心中非常挫折;建築並不是會背公式就可以拿到高分,尤其對一年級的小小心靈來說,總在挫敗中,永遠不知道老師要什麼。

即便到今天,建築還是偏理工,我們缺乏所謂的人文素養或人文藝術,你可能很理性思考,做出來的成果還是不美。建築的馬拉松賽跑很長,我們常說練功必須要蹲馬步,要有耐性,並不是花拳繡腿、東抄西抄就行。沒有人能一觸可及,都必須靠累積,因此建築大師的養成大概都在 50 歲以後,像 2019 年普立茲克獎的得主磯崎新,現年都九十幾了,表示這是個需要長期耕耘而成熟的專業。

當我們遇到一個好的 coach(教練)時,他會知道你的特質、引導你,我非常感謝我四年級時的老師,那年我的作品被送到華盛頓去展覽,因為畢業設計的主題很大,我和我的夥伴跟老師約改圖,老師當天北上開會,回來時已經非常晚了,但老師還是堅持要改圖,幾乎改到了天亮,師母就在旁邊做宵夜。這件事讓我看到一個教育家應有的風範,不只影響到我的學習,還包括我的態度,甚至影響我決定回來當老師、願意做行政職。

國外的求學經驗與教育方式比較

當時會到美國跨領域就讀 MFA ,其實是畢業後準備朝建築系申請,但我們當時的視野(prospective)被圈限在特定的範圍(scope),我已經唸到大五,我認為建築在理性和感性上應該是一半一半,可是我們的訓練卻只側重當中的 50 %,也就是邏輯與結構。我意識到建築與想像中的落差,但我還沒有勇敢到可以跨出別的路。

在我當助教的那年,老師介紹了他一位在美國很要好的朋友,也是我在美國的老師—胡宏述老師,當時他在愛荷華大學設計學院中當系主任。他自己在成大畢業後,去了非常厲害的 Cranbrook 藝術學院,他就是在有限範圍內,走出另一個可能性。我那時聽了他的演講,驚為天人,建築沒有提到的那塊,他全都提到了。老師也告訴我,如果我去美國唸書,就馬上給我 I-20 申請簽證,父母也沒有阻止,就讓我去了。MFA 是創作領域的最高學府,在那裡可以接觸到雕塑、繪畫、金工(metalsmithing)等等,以往沒碰過的課我都可以去學,超開心的,好像是個大解放!

愛荷華非常美,四季分明,秋天落葉厚厚一層,冬天的雪茫茫、冷到徹骨,那個環境給我非常豐富的感官經驗,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感知覺醒。我會鼓勵我的學生去交換,不只在知識上或活動中,有時感知是需要被激發的。

臺灣的學習實在太填鴨,國外的小孩就真的是天馬行空,臺灣的教育跟西方最大的差別是「創意」還有從小的「人文養成」,他們從小就有非常好的閱讀習慣。但說到努力,我們的小孩真的非常努力,前兩年送了兩個同學到新加坡的事務所實習,在 12 個月的實習結束後,我親自跟他們的主管(supervisor)聊,他們說臺灣學生的技能(skill)非常好,但需要腦力激盪的時候,就站在一旁不敢發言。這就跟我們的代工一樣,臺灣可以做出非常好的代工鞋子、包包、衣服,但我們沒有辦法開發出自己的品牌來,因此我們的教育一定要突破這塊。

逢甲大學致力創新教學,讓同學打破傳統模式的學習

逢甲大學這幾年的教學表現非常好,連八年拿教學卓越第一的評鑑,每年都在翻新。這幾年引進了 MIT 的 CDIO 工程教育模式(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operate),從觀察現象、提出設計,到最後如何執行。同時逢甲也在學習 Stanford D. School ,不只設計出工業產品,還包含整個系統(system)和服務(service),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校長再再提到 CDIO 與 D. School,有了 CDIO 後,這幾年與產業的連結是非常可觀的,重要的產業也會主動來找我們。尤其是 Operate 這件事情,是臺灣非常重要的競爭力,可以幫助產業做研發(RD)。

另外,不只有 D. School ,更有 S. School 做社會創新,企業家不單有企業社會責任(CSR) ,當他做出更有意義的貢獻,背後新的可能性就能產生。

現今台灣建築教育的盲點是?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如何突破?

當我們用同一個方式訓練學生,讓人非常擔憂,反觀在國外,不管是 Harvard、MIT、荷蘭 Delft 等學校,都有各自訓練的個性與主題,設計本來就該如此。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在設立時,我們就鎖定市場該以生命週期來看,我們永遠不會否定建築師的價值。建築師就像指揮家,底下有小提琴手,大提琴手,當全部在你手中時,你要知道每個人該如何表現,誰該出來、誰該整合。

我們意識到建築設計的生命週期,從開始到消失,以臺灣來說大概是 60 年,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有機會,例如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偏重在裝修,可是對建築師而言,「敲敲打打」這件事,以永續的角度來看是很嚴重的。我們的學生可以用最懂建築的室內設計角度切入,再加上去年,我們到了荷蘭的 Delft ,找了他們的感知實驗室(sense lab),也預計在 2019 年設置相關實驗室,希望「感知的意識與覺醒」也能在室內設計中被討論。

另一個大突破是我們一直在講的跨領域,這個時代的問題並不是單一專業就能解決的,所以建築或環境的問題也不單只有建築師可以解決,所以我們的第三個 program,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突破點,也是現在市場快速增加的需求,就是「創新設計」(innovation design)。建築不能忽略演進中的科技,它牽涉環境的永續議題、人的安全問題、材料的減量,立足點都是時代下所產生的新課題,我們要在當下去調整自己、符合市場需求。

所以為什麼要叫「建築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不是「系」而是「學位學程」,因為它可以依照市場做調整。現在,我們全臺灣的系都很難做出調整,但若我是一個 program 就很有彈性,我的師資、課程、焦點很容易調整,教育的目標是能力導向的,同學可以選擇在變動中要往哪走,這是建築專業學院與其他建築系差異最大之處。

逢甲建築專業學院的三大專業與課程規劃

第一個是「建築」,我們從來不懷疑;第二個是「室內設計」,一般來講,建築師在設計完之後,不需要再碰建築第二次,而臺灣的建築構造設計的週期是 60 年,但如果是住家,可能 15 年、20 年就要重新裝潢一次,越需要時尚性的建築,對室內設計師的需求越頻繁。臺灣雖然有那麼多室內設計系,但我們養成的切入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認為,從整套生命週期切入,對環境最永續; 第三個是「創新」,來到跨領域、虛擬共構的時代,當土地有限時,虛擬共構的空間是無限的,市場非常大。

其實我不希望只有這三個專業,建築的課題大至宇宙,我也希望有景觀、都市計畫的課題,只要和居住與環境有關,我認為建築都應當仁不讓。我們一開始就預設臺灣的學生不見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專業、興趣要往哪發展、時代的趨勢,身為高中生並沒有那麼多知識資源。建築專業學院採取的方式是大三以前不分流,在大一、大二養成基本功,大三才開始分為建築專業、室內專業、創新專業。建築專業因為要與國際接軌、準備國考,仍為五年制;室內、創新則調整為四年。分成三個領域後,有更多軟性的共同課程,例如文化議題、永續議題,同學選課的可能性更多、能有跨領域的學習。假設在大三時選了室內或創新,到大四仍想具備考建築師的資格,可以用 4 + 1 預選的方式讀研究所,補足建築專業不足的學分,不需要被自己侷限。

海外交流與實習的多元資源

我常跟同學說,投資自己兩年的時間,把語言學好。舉例來說,我們大一會有以上海為主的移地教學,隨各個年級有維也納、東京、義大利、美國、柏林的移地教學,或是有從國外來的交流活動,每次都要用英文。我們辦了「逢甲智慧商圈」,集結香港大學、澳洲西雪梨大學、新加坡 SUTD、馬來西亞 UKM 等校的建築系,認養了逢甲商圈的課題。所以投資在語言上,培養國際移動的能力,是我對一進來的同學就有的建議。另外,我們每年有突破 100 萬的獎學金,目前每年有 2 位大一到大五免學費的同學。

因為我們是專業學院,因此實習非常重要,除了暑期實習,還有深度實習、國外實習,甚至讓同學一整個學期去實習,等於是把課程交給業界執行。我們的深度實習安排在大三之後,會到國際知名的事務所,包含日本、中國、法國、新加坡,真正到了職場,會反過來問自己在學校學的這些東西,到底有何幫助、哪裡不足。學生對實習的感受都是「不後悔」,透過實習,他們知道每一個線條、每一個動作會如何呈現在建築上。實習除了對專業知識很重要,也讓你學會團隊合作、人際溝通,思考自己即便是個小小的實習生,你能貢獻什麼。

在偏鄉蓋小樹屋的初衷,透過社會參與讓學生回饋社會

在 50 週年系慶時,我們非常不可思議地集結了上千位系友回來,我認為建築人的特質就是去反思事情,那次我們在思考,下一個 50 年要帶著系友往哪裡走,只有我們自己好還不夠,我們的力量還能幫助人,小樹屋的起源就來自這個單純的想法。那時我們的系友會會長提到,可以到開個麵包車、把書載到偏鄉,我說:「我們是學建築的,建築不會有標準答案,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建築的方式去解決。」舉例來說,我們到了親愛國小,這個學校以做小提琴聞名,我們發現因為學校場地的限制,做小提琴、做陶藝的所在是同一個空間,兩者性質相當不同,我們可以為他們打造更舒服的空間。

回到我們的建築教育,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在的小孩常坐在電腦、桌子前、工作室裡,沒有和人與土地的連結,透過小樹屋的計畫,我們帶著學生去到偏鄉,每次自由報名都是秒殺。同學跟孩子的互動、與材料、土地的連結,背後都是美麗的故事,我們曾幫助一位同學在三峽吸毒最嚴重的地方認養孩子,整合民眾與企業,改造了一個很舊的鐵皮屋餐廳,這展現出建築人不只有解決設計問題的能力。

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是什麼?社會投資了很大的資源在投資學生,我們應該要回饋社會,方式有很多種,現在願意和我們前進 100 座樹屋的包括願意捐書、家具、水塔、衛浴用品、電腦的人。我常說逢甲建築小樹屋是「知識的容器」,背後承載太多的溫度在當中。

備審面試建議

如果你想念建築,不管是高中生還是想轉系的大學生,一般學生在篩選機制中會面臨三關。首先,你上傳的資料如何讓你被老師認識,最重要的是勇敢表達自己優秀的一面;面試時,你如何透過說服的方式,誠實面對自己、找到信心是關鍵;第三關是術科考試,這關最難過,要仔細地看題目,不要急著開始畫。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