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小幫手:廖玟怡、韓庭光、徐嬿婷、施敏媛、許芷菱

責任編輯:Bella Huang

核稿編輯:張紹敏

馬偕醫學院 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 江岱璉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聽力治療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喜歡與人相處、幫助他人,內心溫暖的江岱璉,早早就知道自己想讀的是醫學院。經過指考分發,她進入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就讀。「勇於探索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試過的話,你不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件事情。」岱璉選擇用多元探索豐富自己的學習歷程,參與校內服務隊,到偏鄉進行醫療照護,學習打拳擊、泰拳⋯⋯,都是為了成為一個更了解自己的人。「了解自己,就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正在做什麼;前往理想的道路上,你將不會輕易迷失。」自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畢業後,岱璉於馬偕醫院擔任聽力師,運用聽力治療的專長,一圓想幫助他人、貢獻社會的初心。一直以來,她都堅定地走在前往理想的路途上。 

認識馬偕醫學院

「馬偕醫學院是個得天獨厚的唸書好所在。」位於新北市三芝的馬偕醫學院,距離淡水捷運站約 40 分鐘車程。前有臺灣海峽,後有陽明山,學校宿舍就像是五星級的海景套房,兩人一間,附有廚房、冰箱和餐桌,並且從大一到大四都保證有床位。馬偕醫學院目前設有醫學系、護理系、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以及三個研究所,學生人數不多,以致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係都很好;期中、期末考時,師長會準備加油點心,和校長共度感恩節,教授也會參與大四的畢業旅行,是一間如大家庭般溫馨的學校。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分為「聽力組」和「語言組」,大一、大二時共同修習專業科目,學習生理、解剖、神經解剖等醫學基礎知識,及溝通障礙導論、語音聲學、臨床聽力學等聽語相關基礎科學;大三分組學習進階專業科目,岱璉所在的「聽力組」有嬰幼兒聽力學、助聽輔具原理及應用、進階臨床聽力學等課程。大四這年,會按照在校成績選擇實習單位,展開校外臨床實習。「大學四年中,最重要的一年就是實習。」而這也是聽力師的必經之路,依照國家規定,想成為聽力師,需實習 375 個小時,或實習滿六個月,畢業後通過國考,才能成為合格的聽力師。在資源方面,系上擁有豐富的硬體設備,如「聽力組」的聽力檢查室、「語言組」的語言治療室,學生在正式實習前可以充分練習,準備好臨床所需的本職學能。也由於馬偕醫學院出自於馬偕醫院體系,學生在就學期間會有許多到醫院臨床見習的機會。 

聽力師就是拿音叉叮叮敲的那個嗎?

「聽力師是負責預防、診斷、治療有關聽力及平衡相關障礙的一門專業。」岱璉表示,當耳朵聽不清楚、有耳鳴、眩暈,或確定已有聽損時,就該尋求聽力師的協助。聽力師的工作可分為四大類——聽力評估、前庭評估、輔具介入、聽力復健;「聽力評估」的個案年齡分佈甚廣,從小嬰兒到年長者都需要進行檢查,相對應的課程有臨床聽力學、嬰幼兒聽力學、老人聽力學、電生理聽力學等等;「前庭評估」為檢查前庭系統是否能有效發揮平衡功能,相關課程有「前庭功能評估與復健」;「輔具介入」即經由聽力圖確認有聽損狀況時,依受損程度選擇適合個案的輔具,對應課程為「助聽輔具原理及應用」;「聽力復健」則是讓個案將經由輔具聽到的音與正確的意思做連結,相關課程為「輔具聽能復健」。 

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只能在醫院工作?

考取聽力師執照後,可能的出路有醫院、助聽器公司、基金會、學校。「在醫院執業,最重要的就是跨團隊的合作。」醫院的聽力師除了執行聽力治療,需與耳鼻喉科醫師、小兒科醫師、早療團隊進行跨團隊合作,完成全面的評估及治療。助聽器公司內的聽力師會協助個案選配合適的助聽器,薪水彈性較大,但也有相對的業績壓力。於基金會工作的聽力師,較重視個案的完整追蹤,從評估到復健的完整過程都會由同一聽力師負責。現今的學校內也設有巡迴聽力師,確保聽障學童有足夠的輔具資源,並追蹤其聽力狀況。岱璉也提到,臺灣的聽力師執照可以在部分國家直接執業,無須再考當地執照,到海外工作也成為一種可能。她認為,在醫院工作的最大優點為上班時間固定,下班後還有可運用的時間;同時,醫院具備充足的個案數量,能一邊進行臨床研究,而跨團隊合作的刺激,也能提升自我能力。 

這堂必上

已經在醫院執業的岱璉,特別推薦系內必修的「電生理」;雖然課程內容相對艱深,但教授擅於將原本看似生硬的理論,講授得淺顯易懂,讓岱璉至今在臨床應用時,仍覺得受益無窮。系內選修的「臺灣手語」,會學習手語的基本詞彙和句型,使學生具備能夠與聾人族群溝通的能力,同時了解手語背後所蘊含的聾人文化。而系外選修的「臺語」教導基本的醫用現場臺語、臺語的聲調及音標等等,岱璉在這堂課中深刻感受到臺語文化已逐漸式微,她擔心未來的年輕人或許將無法理解阿公、阿嬤的語言,因此興起復甦臺語的念頭。 

印度義診

執業後,岱璉有機會跟著醫院團隊前往印度義診。由於當地衛生環境不佳,許多民眾患有中耳炎,需要聽力治療師的評估並發放輔具。看診之外,她也與當地的醫院進行交流,教導聽力學、聽力儀操作、藥物使用等專業知識,讓他們也有足夠能力去追蹤個案。在義診的過程中,岱璉遇到許多耳朵已經流水、流膿的病患,但受限於自身並非耳鼻喉科專業,無法確切地幫助到每一個人,她感到非常沮喪,甚至想過要重考醫學系。幾經思量,岱璉才領悟出聽力治療的專業對部分病患來說也很重要,「在醫療團隊,或是社會之中,每個人都在不同的位置努力發揮,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好。」她也因此重新肯定自己正在努力的方向。 

再堅定一點,再努力一下

在馬偕醫學院的四年裡,岱璉努力地為專業紮根,以具備足夠的能力去幫助他人。「聽力的專業是一把鑰匙,為我開啟無限可能。」過去的她,從沒想過對機械毫無興趣的自己會到音響公司實習,觀察如何運用物理聲學製成音響;也沒想過有天會遠赴印度看診,甚至在醫院帶領實習生,扮演起老師的角色。如今,岱璉已經能夠運用聽力治療的專業,實質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她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學弟妹們,「前往夢想的道路上,有時候雖然很累,但如果能更加堅定,再努力一下,走著走著,你會發現你已經在自己的夢想裡了。」

推薦觀看】治療師科系比較: 物治系 vs 職治系 vs 呼治系 vs 語治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推薦觀看】披上白袍的責任,你真的清楚嗎?先看看在醫院的實際工作樣貌分享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