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研究所的經驗分享
Work hard, Play hard
「唯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維持工作的熱情」,陳佳伶自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後考到執照後,在彰化的基督教醫院擔任牙科住院醫師,期間曾到偏鄉做社區服務,兩年後決定繼續升學進入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研究所就讀。佳伶當初選擇繼續念研究的動機,除了更深入瞭解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外,也希望透過參與國際研討會,建立自己與各國頂尖人才的溝通管道,過程中所累積的臨床研究經驗,更有助於醫療品質的提升。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研究所簡介
由於高雄醫學大學除了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還有受委託經營的小港、大同、旗津醫院,所以在個案資料的搜集、儀器廠商的合作、見習科別的選擇方面,都提供了豐富的產學合作機會與臨床研究資源,提升做研究的效率。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研究所碩士班分為「基礎」與「臨床」兩個類別,佳伶所選擇的「專科臨床組」為三年的碩士班課程,可再細分成八個牙醫專科學組,她自己是屬於齒顎矯正專科,整體來說,專科臨床組偏重在專科的訓練及臨床問題的解決,所以有大量的時間是在醫院跟診,而時數會因科別的差異而有不同,若以平均來說,每週約六到十診,每診平均3.5小時,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與病人接觸。
在課程規劃方面,碩一以必修課為主,學生要開始搜集專科考試所需的案例;碩二以選修課為主,學生可以專精在自己的技術訓練;碩三則是全力準備專科考試與研究論文。同時,每個學期會有一次專題討論,向老師與同學報告自己的研究進度,而基礎課程中,佳伶認為比較重要的有研究倫理、統計、研究設計。在研究主題方面,佳伶的研究內容是利用3D影像技術做齒顎分析,藉由病人電腦斷層掃描的結果,或石膏模型、X光片做數據化的整理,佳伶建議學弟妹可以先依照自己興趣領域選擇指導教授,再考量其研究資源與產學合作的機會,另外,她也很推薦牙科材料或是醫學工程領域的學生做跨科合作,因為高醫設有口腔健康發展與齒科器材產業研究中心。
參加國際研討會環遊世界
研究所期間,佳伶搭上近年牙科興盛的討論風氣,在兩年內遠赴美國、英國、韓國等地參與多場國際研討會,並藉由參加會議的空檔,完成去紐約、冰島、古巴、韓國自助旅行的拼圖。許多人會很好奇她到底是怎麼辦到的?佳伶表示出國經費多半可以申請到補助,管道包含科技部計畫、牙醫師學會、學校獎學金等,另外,申請的方式可以先鎖定自己想去的醫院跟地區,在透由網頁或是寫訪問信的方式,爭取見習或是交換學生的機會,通常外國學校也相當歡迎學生以見習的方式進行國際交流,所需費用也不會太貴,以加拿大學校為例,一個暑假約2,000塊台幣,而佳伶當初在紐約申請矯正科見習時,因為只是一天的參訪,所以根本沒有實際收費。
自願延畢一年,過有品質的研究生生活
「即使忙碌也應該要留時間給自己,過一個有品質的生活」,除了研究所的課程與實習外,佳伶還是持續擔任牙醫師的工作,在課業與工作雙重並行下,時間的調配顯得格外重要,而這幾年也因為在醫院工作的關係,使她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感觸與體悟,佳伶不希望研究因為壓力的關係而消磨了學習的初衷與樂趣,所以自願延畢一年,保持自己的生活步調。
關於升學的時機與動機,佳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先工作再讀研究所的好處在於,自己已經有存款基礎,經濟壓力較小,而大學直升研究所的優勢在於可以維持唸書的習慣,對於未來職場就業也有加分作用,學弟妹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選擇;學習動機方面,不像大學部的修課原因多半是系所要求,研究所則會比較自由跟彈性,可以在喜歡的主題中深入學習,且有許多出國交流機會,而這也是佳伶選擇讀研究所的重要影響因素,希望自己持續work hard and play 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