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愛上表演的歷程
張仕勛因為單親家庭的背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受家扶基金會的協助,對他來說,家扶不只提供給自己經濟上的支援,認養人、社工老師一直以來的關心慰問,更成為他最強大的心靈後盾。除了家人與家扶基金會之外,另一個對於仕勛最重要的存在就是「表演」,他從國中到大學都是在台灣戲曲學院度過,在求學過程中,仕勛起初因為不太適應傳統戲曲的教學方式,內心頗為掙扎又不知能向誰傾訴,支撐著他走過來的是對表演的熱愛。從詮釋不同的角色中,仕勛最喜歡的不僅是能體驗不同的人生,更棒的是能讓觀眾隨著劇情進展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思索人生意義:「不管在練習時流了多少汗水淚水,當自己能站在舞台上好好表現出來,接受觀眾掌聲的那一刻,我就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跨領域學習的挑戰
仕勛從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畢業後,因為有感外國文化風靡全球,相較之下,社會大眾對傳統戲曲表演可說是毫不關心,所以決定到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進修,一方面透過跨領域學習西方戲劇的長處,另一方面是讓自己跳脫戲曲程式化的演出,嘗試新的表演形式,希望有朝一日能融合東西方表演,讓更多人認識到傳統戲曲之美,發揚本土文化。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戲劇系研究所課程和自己原先的想像相差甚遠,再加上個人研究計畫進展一波三折,這些打擊曾讓仕勛興起休學的念頭,所幸親友、家扶夥伴與師長的支持與鼓勵,才讓他重燃自信,選擇繼續奮戰到底,現在的仕勛也正修習表演藝術教育學程,以傳播者自許,期盼自己能藉由演出,傳播給大眾正確知識,並透過新穎的教學方法,讓更多後輩學子愛上表演。
文化大學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上,鄰近擎天崗,當地天氣多雨、風大,每逢冬季還可能氣溫下探到降雪,故仕勛建議學弟妹最好自備傘骨強大的雨傘,衣著則可採洋蔥式穿法,學校對外交通幹道為仰德大道,每逢上下班時段常常是擠得水泄不通,在飲食方面,不論是校內的學生餐廳或校外的文化美食時間,在用餐時間往往都是大排長龍,所以仕勛提醒學弟妹若想善用時間,最好避開尖峰時段前往。此外,研究生若想爭取經費,仕勛建議除了申請系上優秀獎學金、全校性華岡青年選拔之外,還能擔任課程教學助理TA,每學期約有3,200元補助,若老師有申請上科技部計畫,擔任研究助理也是很值得把握的機會,仕勛便從執行老師的「前衛的先聲與轉型:80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實驗劇展」計畫中有了不少收穫,不只增進自己彙整資料、田野調查、簡報製作與人際溝通的能力,也對行政文書流程也更為熟稔。
在讀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前該知道的事
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課程偏重理論、表演實務少,必修課包含英文、研究方法、論文寫作,由於研究生人數不多,故選修課少、內容也較不多元,仕勛坦言這與自己原先想來「學表演」的想像落差甚大,故建議學弟妹報考研究所前,務必先上網看過課綱、師資後再做決定。在畢業門檻上,不論是選擇編劇、導演、表演、理論這四種方式,都要完成小論文發表與口試。
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課程概要
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的理論課程包含兩岸戲劇交流專題、當代中國話劇研究、戲曲與戲劇導演比較等,所上唯二開設的表演課則有聲音專題、動作專題,仕勛透過這兩門課學到的方法,進而和學長姐共同創作了一些小品,他認為雖然從老師授課、或自己參與戲劇製作都可以磨練自身表演技巧,但兩者得到的經驗是大不相同的,因為上課難免是要符合老師的要求,但參與製作是更未知、充滿驚喜的體驗,正因爲整個團隊都不知道最終的呈現、觀眾的反應會是如何,自己從中能得到的收穫往往更超乎想像。
突破自我的演出經驗
仕勛在就讀戲曲學院期間,每學期都會有一次展演,但進入文化大學戲劇系兩年來,卻只有一個演出作品《黑暗中的喜劇》,但這次演出卻是他前所未有的大突破,不只是他第一次嘗試生活化的戲劇表演,更是他第一次扮演同性戀角色,起初他礙於性向以及過去練戲曲的包袱,常常表現得很不自在、甚至緊張到不知所措,是經過和同戲夥伴、導演多次的討論與排練,再加上自己對生活周遭同性戀友人的觀察,最終才得以完美詮釋出角色的性格,贏得滿堂喝彩。
從文化大學戲劇系研究所畢業後的下一步
關於戲劇系研究所未來出路,常會有人誤以為是要去當明星,仕勛笑說如果真想往演藝圈發展,與其來讀研究所,還不如直接去找經紀公司。學長姐畢業後多半活躍於劇場、電影、電視圈,擔任的角色除了演員、主持人等幕前人員,也有人是擔任編劇、導演等幕後人員,當然也常有人會由於經濟考量而選擇轉行,仕勛認為這並不是件壞事,畢竟要取得現實與理想的平衡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對表演沒有足夠的熱忱,的確很容易被現實所打敗。仕勛則是因為想將所學傳承給後輩,所以正在修教育學程,為了一圓老師夢而努力著。
在研究所最挫敗的經驗
仕勛原先計畫以自己的創作《武行》作為畢業演出,沒想到在一開始將劇本交給老師時,便收到負評,內心焦急地想改好劇本,四處拜託人,卻還是沒有編劇願意幫忙,此時又遇上演出場地滿檔、製作成本過高接二連三的窘境,「在現實世界裡,有時候並不會像大家所說的:『當你想做一件事時,全世界的人都會幫助你』」,當仕勛發現自己會因此延畢時,心裡的失落感幾乎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而興起休學的念頭。
所幸家扶認養人馮阿姨的一句話:「仕勛,不要氣餒,人生起起落落,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你可以好好去思考,或許這個失敗是要讓你好好地休息,並不是要你放棄,也許等你調整好後再出發,你會做得更好。」讓他重拾了勇氣,更幸運的是仕勛此時也碰巧聽聞有一齣新戲《馬鞍藤的春天》要製作,爭取到演出機會後,教授最後也同意仕勛以此作為畢業作品,對他來說好比一場及時雨。由於自己走過這段坎坷的研究路,仕勛慎重提醒學弟妹務必要謹慎安排自己的研究進度,務必提前和指導教授、劇團做好溝通,以避免最後無法如期畢業,而打亂了往後的人生規劃。
印象深刻的課程
在「表演藝術評論」中,老師會帶同學去欣賞現場表演,之後同學要在一個月內完成評論撰寫,並發布於網路評論台上,有些人可能會以為寫評論等同於寫心得,有什麼難的?但仕勛強調所謂的評論是要從第三者的角度審視表演,提出其中的優缺點以及改善之道,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那樣簡單,而且因為作業是有繳交時間限制的,投稿前還要先經過和老師的討論與修改,故仕勛提醒學弟妹千萬別輕忽大意。
我想成為一名不一樣的老師
仕勛想當老師的動機可以追溯到他在戲曲學院的經驗,傳統戲曲教育是採打罵教育,而仕勛正是想改變這樣的現況而修習表演藝術教育學程,他深信從玩中學、做中學更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創意思考,當看到學生出錯時,仕勛期許自己能成為可以和學生一同從討論去修正的良師益友。也因為修習教程而接觸到師培中心,仕勛為凝聚起師培生的向心力,而一肩扛起師培中心學生會會長一職,在任內期間,聯同各個幹部籌辦大小活動,他很感謝夥伴們的大力協助,才得以用活動讓同儕間的情感更為熱絡。
傳承文化的使命
在求學期間,影響仕勛最深的經驗莫過於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計畫,他原本報名動機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想出國看世界,後來為了宣揚台灣文化,仕勛和各校夥伴策劃了一系列的表演秀,內容是將傳統文化揉和R&B、饒舌、口技等流行元素,最終的表演不只感動了許多海外的台灣人,更獲得許多外國朋友的大力讚揚,仕勛為此感到光榮不已,但也不由得反思本土文化在台灣的式微,內心對文化傳承的使命也因此被點燃。
家扶的愛無所不在
家扶基金會的宗旨是照顧弱勢兒童及其家庭生活,協助形式如物資、認養人制度、獎學金、活動與輔導課程。仕勛小時候曾因為害怕被同學疏遠,而不敢向外人提及自己是家扶孩子的身份,直到發現和自己同班六年的同學也是接受家扶扶助後,才慢慢敞開心胸,如今他更能驕傲自在地說:「我以身為家扶的孩子為榮。」
雖然接受家扶協助長達17年,但仕勛由於大學以前都忙著劇團表演,而沒有實際參與過家扶的活動,即便如此,家扶社工老師仍很關心仕勛,不僅會定期家訪聯繫,在仕勛從國中到大學的畢業演出上都不曾缺席。在家扶中,另一個對仕勛很重要的存在就屬認養人馮阿姨了,在這17年來,馮阿姨不只資助仕勛的生活,彼此的通信更不曾斷過,仕勛是直到大一時才首度和馮阿姨見面,當下的感動難以言喻:「真的很謝謝馮阿姨,是你讓我知道除了媽媽以外,還有人那麼愛我、關心我、照顧我,是因為你,才讓我有堅持下去的理由,不然學習戲曲的這條路真的好困難,有時候我真的好想放棄,但一想到不該讓馮阿姨失望,我就又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家扶帶給我的成長
仕勛參與過家扶的青年自立方案,其中「釣竿計畫」提供給參與者一比一的補助款,鼓勵青年儲蓄多少,家扶便會等比例補助(補助上限請上官網查詢),來作為青年的圓夢基金,也因為這項計畫,仕勛籌辦了青年發聲活動,走上街頭,邀請民眾透過3C產品跟家人開口說愛;至於「協力計畫」則是為了幫助青年做好就業前的準備,仕勛也是因此有機會去向蛋糕師傅做職業探訪;透過「青年樂思會」,仕勛除了和夥伴一同集思廣益發想針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更敞開心胸向大家分享自身的成長歷程。
勇於改變,才能看見更美麗的風景
對於有志攻讀研究所的學弟妹,仕勛建議要先了解到研究所的訓練是在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並不能再像大學時期一樣,隨時都找得到夥伴一起討論,而做研究更是要花上許多心力搜找文獻資料來佐證自己的論點,倘若沒做好以上心理準備,很可能會在研究所有一段適應不良的撞牆期。而對於家扶的孩子們,仕勛期盼大家別為自己的背景感到自卑,而是要去找到自己的興趣,努力鑽研它,讓它成為自身的專業,就不會再害怕他人的眼光,他引用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的名言:「不可能並不是事實,只是一種意見而已」,勉勵弟弟妹妹們要成為對自己負責的人,勇於去改變,只要有一絲絲希望就去試試看,因為唯有自己跨出第一步,才可能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而當自己有能力時,別忘了一路上曾幫助過自己的人,盡可能地去回饋社會,這個世界將因你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