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小幫手:Jack

責任編輯:張紹敏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院院長 蔡明哲

分享此講座

中山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 蔡明哲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想改變急診室生態,一走就是 30 年

談起踏入醫療的緣由,蔡院長提及求學期間接觸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院長等人,看見對方操著一口流利的臺灣話,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來到小地方行醫,深深感動當年的他。「我發現醫療真的可以改變人的生活,甚至生命。」蔡院長毅然決然,走進臺灣當時尚未發展起來的外傷急症領域。

「在民國 80 年之前,常常認為急診是『新兵訓練』的地方,一旦完成,最好再也別去。」蔡院長卻體認到急診迫切需要革新,因此從一般外科轉向急診,一走就是 30 年。行醫多年來,蔡院長也以外科醫師的專業投入緊急醫療救護、災難醫療、國際人道救援,更回到母校繼續從事醫學教育,盼能傳承當年所受的感召,持續點亮醫界的燈火。

你所不知道的急診專業

蔡院長介紹,急診是格外臨床導向的科別,任務是處理病人最急迫的症狀,快速分析、判斷、解除痛苦,將病人安全轉交到第二線醫師的手上,因此需受全科醫師的訓練,也需要團隊共同完成任務。「傳統醫學是病人到急診室才能接受治療,但我受到的教育是,在病人的不舒適產生的當下,醫療就該發生。」蔡院長因此推動 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緊急醫療救護),致力將醫療專業延伸到醫師之外的救護人員。蔡院長說道,如今隨處可見 AED,消防隊員也能在現場執行救命措施,都是令他相當欣慰的轉變。

成為急診科醫師,該有這些心理準備

談到印象深刻的案例,蔡院長說曾有位小弟弟在過馬路時被公車壓過頭部,頭顱完全變形,消防隊員到現場判斷當場死亡,媽媽卻堅持送醫,在急診室見到小弟弟時,全場的醫生、護理師都清楚不可能急救,非常悲痛。「我知道媽媽在崩潰的臨界點了,因此把小弟弟帶到病床上,請媽媽在旁邊坐下,好好和弟弟道別。」蔡院長說,急診除了挑戰醫師值夜班的體力、臨床醫療能力,每一天都會遇到不同的溝通、衝突情境,也比其他科別的醫師更容易碰到社會弱勢,因此需要成為病人的代言人,更要有服務人的心志。「當一名急診醫師就像在修行,這些特質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訓練與開發。」

為何在 40 歲申請哈佛碩士、50 歲攻博士班?

在擔任主治醫師 10 年之後,院長體認到外傷治療不該是「英雄式的醫療」。「身為一個臨床醫師,你可以救一個人,但開發一個體系,可以救治更多人。」由於建立體系講求分析、決策、數據能力,皆未包含於醫學院的訓練範圍內,興起蔡院長繼續進修的動機。他在 40 歲時考 GRE 和托福,申請至美國哈佛大學修讀公衛碩士。10 年後,蔡院長回到中山附醫擔任急診部主任期間,有鑒於分子生物學開始被大量應用,他決定繼續攻讀博士班,了解當今醫學生所吸收的新知識。「我漸漸體會到,基礎與臨床應該互為所用,基礎的老師不一定了解自己發明的技術如何應用,臨床醫師也常碰到不知道怎麼處理的困難,『互相對話』對於醫療的推動很重要。」

醫院之外:國際醫療與健康識能學會

「臺灣曾是接受國際醫療援助的地方,但我們現在已有足夠的技術與醫療團隊,一方面進行國際人道援助,另一方面是邀請病患來臺接受治療。」蔡院長曾帶團至印尼進行醫療救災、到阿富汗與伊朗評估當地照護可行性,至今也到吐瓦魯從事國際醫療,鞏固邦交、協助當地醫院建立自己的體系。除此之外,蔡院長也參與亞洲健康識能學會(AHLA)之中,擔任理事長一職。「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的概念於 1990 年代被 WHO 提出,指的是擁有醫療知識、明辨能力與從事健康活動的意願。蔡院長以「減肥」為例,網路上、書上資訊眾多,但有多少人能做到?「醫護人員要做的不只是把藥開完、請病人回診,還要促進病人的健康知識和遵循醫囑的意願,想辦法縮小醫生與病人間的落差。這是現代醫師的必要素養。」

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差異

蔡院長比喻,醫學中心就如同「好市多」,科別齊全、隨時能轉介;而區域醫院就類似大型量販店,臨床服務有水準,但研究、教學無法深入;地區醫院則如同地方的 7-11,不夠齊全卻能就近照護。以職涯規劃而言,蔡院長建議同學在畢業後起步的前幾年,務必至科別完整的醫院接受訓練。「如果不在醫學中心,你可能會喪失很多病例、學習機會,雖然區域、地方醫院可能以較高薪資吸引你,但在成為主治醫師前,我建議你盡量到訓練扎實、有教學熱忱的醫院。」蔡院長介紹道,中山醫規模不大,但因為是醫學中心,因此五臟俱全,在臨床服務上較有時間讓醫生、病人溝通,醫學生也能好好受訓,而非協助醫院衝量的血汗助手。「中山醫創校董事長的名言是『醫人,醫病,要醫心』,若沒時間與病人接觸,如何醫心?」

如何選擇 PGY?內招制度怎麼回事?

PGY(Postgraduate year)制度在 2003 年的 SARS 風暴後引入臺灣,是現今醫學生畢業後必經的訓練。蔡院長說明,當時臺灣過度發展專科診療,急診科之外的醫師多認為 SARS 並非自己負責的範疇,當時的臺大醫學院院長便提出引入 PGY 的構想,希望醫學生在六年教育後,再花兩年熟悉內、外、婦、兒、急診,再進行分科,這也是美國、日本等國的作法。至於該如何選擇 PGY 地點,蔡院長提醒,除了待遇以及未來在同醫院成為住院醫師的可能性之外,切勿忘記自身興趣的重要性,避免人云亦云。而醫院普遍有的「內招」制度則是為了保證品質較好的醫師留下,繼續成為住院醫師,目前中山附設醫院便要求在住院醫師的容額上,至少 50 % 需來自內招。

給新進醫學生的真心建議

「我們是在製造良醫,而不是被迫成為醫生的醫生。如果醫生不快樂,也不會把快樂帶給病人。」蔡院長再次提醒,醫生需要花一輩子的精力學習,甚至可能影響家庭生活,必須要有興趣才不至於後悔。臺灣近年的醫療表現在國際名列前茅,而面對 AI 的快速發展,有人認為醫師將被取代,蔡院長則認為 AI 的角色仍是醫師的助手,能簡化大量例行性的工作,讓醫師有更多時間來診斷複雜的疾病,也能讓年輕醫師提早成為有經驗的醫師。「在 AI 時代,醫師更要培養醫學人文的素養,你對病人的眼神、給病人的自信,都是 AI 沒有辦法做到的。」蔡院長在講座最後也叮嚀在醫療路上的同行者,行醫的核心價值就是「服務人」,切勿顧著享受醫生的福利,永遠保持開放、傾聽的心,才能把這條路走得遠。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