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張紹敏

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廖玟怡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從想轉出歷史系,到成為歷史老師

身為家中幼女,廖玟怡自嘲從小是「不受控的小孩」,成長路上備受保護的她在面對求學關卡時,卻也有過許多徬徨與挫折。畢業於景美女中後,玟怡藉由指考分發進入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從放榜時連中興都不知道在哪、一心想著要轉系、轉學、重考,到最後找到定位,蛻變成一位歷史老師,她說:「探索是痛苦的,但你有人生的選擇權,即便在最黑暗、最低潮時,仍有機會選擇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認識中興大學

中興大學位於臺中市,是一所綜合型的國立大學,玟怡直說學校給資源不吝嗇,圖書資源、海外交流、各式演講與工作坊(如攝影、簡報、應外語口說練習)等等,都能輕易地在學校網站上找到資訊。玟怡自己就曾到北京暑期學校,也在工作坊中認識許多有趣的夥伴們,大學四年中更借了將近 300 本書!同學若想申請獎學金,除了成績要求、書審資料,偶爾也須面試,玟怡也曾獲得績優生、師資培育以及農會獎學金,鼓勵同學積極申請,積少成多!

中興大學週邊生活機能方便,除了附近餐廳選擇眾多,學校也開始供應學餐,並有多路公車與 i-Bike 能通往臺中火車站。在住宿方面,大一生皆有保障住宿,玟怡特別提醒同學,附近房子格外搶手,若要選擇外宿,建議提早向認識的學長姐們打聽租屋消息。

歷史系不是年鑑詞典,到底學什麼?

「最討厭別人問我,你們不是很會背年代跟記人名嗎?」玟怡指出,歷史系學生不是年鑑詞典,學的是「用證據去說話」,最講求史料、史實、史觀。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例,史料是哥倫布留下的文字與前人的研究成果,史實是哥倫布確實四次航行美洲,史觀則是探討「新大陸」的論述是以誰的角度而提出。歷史重視事件的脈絡,對玟怡而言,最有趣的部分在於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也不會只有一種說法。

中興歷史四年課程安排

中興歷史系必修僅 19 學分,選修課則為 55 學分,給予同學寬裕的時間能向外探索。必修課分為「通史」與「導論」類,大一包含史學導論、臺灣史、中國通史與世界通史,大二則必修史學方法,另有涵蓋各種領域的選修課供同學選擇,如臺灣家族史、中國上古史、大英國協史、西方醫學與身體史等。玟怡提醒道,選課切勿跟風,必須考量自己的興趣與教授的專業,你選的課就是這學期的「男女朋友」,好壞由自己決定。

在教學形式上,多數教授會以課堂講述的方式,仔細交代事件細節與史家觀點,另外也常輔以文本、電影作為討論、問答的素材。「大學從來不考選擇題!你寫的是申論題,因此消化、產出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玟怡提到,系上大部分作業以「小論文」為主,例如她在修習宋史時便以「宋代的女性生活」為題,討論當時的婚姻制度與男女地位關係。(想了解詳細課程內容,請點選影片「科系」章節按鈕)

歷史系未來出路如何?我適合念歷史系嗎?

「我必須老實說,歷史系的未來不是一條明確的道路。」許多人以為念歷史系只能當老師,但玟怡當屆五十幾位同學中僅有兩位走向教育,其餘有些進入藝術、博物館、商管領域研究所,有些則在大學時便已雙主修、輔系,多方發展。玟怡指出,歷史人擅長找出有根據的資料、整合與分析資訊,看世界的思維也更多樣,因此即便迷網,你的出路並不會受到科系限制。若同學喜歡閱讀、追根究底、思考與提問,歷史系會是合適的選擇,你也能透過大學持續探索自己要走的方向。

教育學程給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中興大學的師培課程屬「中等學程」,意即在修完教程、考完教檢、實習結束後,就能拿到教師證,到國、高中教書。師培課程中包含各系規定的「專業課程」以及「教育學程課程」(包含教育方法學課程、教育基礎課程、教育實習課程等),也能享受豐富的資源,如參考書、研習課程、到校觀課、海外教育見習等。如果想成為師培生,中興歷史的名額為每年 7 位,但玟怡提醒同學若出於「老師是鐵飯碗」或「想放寒暑假」等理由而申請師培,事情沒有想像中簡單、美好,請再仔細考慮。(詳細課程安排、書審與面試時程與內容,請點選影片「教育學程」章節按鈕)。

「師培課程對我而言不只是修完那 26 學分,更是重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弱勢的機會,才能進一步影響學生。」回顧修習教育學程的經歷,玟怡忍不住泛起淚光,特別感謝學長姐與老師們的幫助,使她在大學四年中能順利完成歷史系與教育學程的課程,更支撐她在這條路上常保熱忱。

印象深刻的課程

系上選修課「臺灣家族史」讓玟怡帶著身分證到戶政事務所,調閱日治時期的戶口名簿,認識自己家族的過往,例如有沒有纏足、是不是「良民」等,更在對比族譜、口頭訪問後,發現有趣的出入;「醫療史」這門課則探討奇怪的醫療現象,需要搜尋大量的一手史料(如報章雜誌、日記)與二手史料(如專書、期刊論文),玟怡當時力圖整理從文藝復興到臺灣日治時期各國對「哺乳」的看法,並以短片呈現研究成果,發現不同時代看法大不相同!在教程課程中,「親職教育」是她特別推薦的一門課,當中會以粉彩畫、生命史等方式來書寫、認識自己,「我常寫到痛哭流涕,想起兒時養蠶寶寶、奶奶喪禮的回憶等等。」這門課幫助她學會與自己對話,更能在教育現場對孩子敞開心胸。

當學校老師也叫我「廖老師」:我怎麼踏上教書不歸途?

玟怡在大一時,純粹因為不想以掃地的形式做服務學習,因此參加課輔志工,最初全憑直覺教學,卻發現課輔孩子多半來自弱勢家庭,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方式並無助於他們面對困境,這使她開始思考從事教育的可能性。同時,她也接下家教,面對三日一小反、五日一大亂的失控學生,常萌生放棄的念頭,卻透過教程調整自己,也漸漸能用成熟的語言與孩子對話。隨後她還擔任歷史科解題老師、參與「史懷哲」計畫、到馬來西亞教育見習,除了不斷找到自己需要「練功」之處,更突破心理障礙,看到更多教學上能嘗試的路。「很難想像,我現在成為了專任老師,帶著 8 個班級的歷史課。我很幸運,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努力。」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種痛,叫做成長

從小在溫室裡長大,玟怡終於在大學踏出只有唸書的世界,走出臺北、走出臺灣。除了到北京交流、吉隆坡見習、花蓮打工換宿、參與墨爾本搭橋計畫,她也重拾二胡,更開始挑戰空中瑜伽。「一次次冒險讓我體會到人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也磨出厚臉皮去理解陌生人的世界。」玟怡坦言,高三到大一時因為難以面對放榜結果,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當同學們總想著要參加迎新、夜衝、夜唱,她卻不斷在思索該不該回臺北。然而,在一次次轉折與突破自己之後,玟怡學會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喜歡每一件當下做的事情,回頭來看,她感謝這些成長痛,讓她擁有前所未見的堅強心智。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