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Bella Huang

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教授 王良卿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暨大教授說給你聽系列: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王良卿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從新聞系到歷史博士,民國史研究帶我返回家族記憶

「我的父親是 1949 年跟隨中央政府來臺的一名軍人,經常和我訴說他在 1949 年前後,自己一個人來到臺灣的離散經驗。」任教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的王良卿教授,專長的民國史來自於家族記憶,他在訪談中提及:「父親所說的書,其實說的就是他自己。我相信對他來講,『說』是一種自我療癒,也建構出我們這一家共有的集體記憶。」

王良卿教授原本在大學讀的是新聞系,由於新聞系鼓勵學生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他便在大三、大四到歷史系、中文系修課,察覺到自己對歷史系的課業迸發了更多的熱情,經常在課後邀請教授到學生餐廳用餐,暢聊學術、史學圈的相關話題,也就決定再攻讀歷史碩士及博士學位。

王良卿說,新聞系常用的 5W1H 經典思考法與史學研究的方法論相互貫通,而歷史在發問、理解之後,也需要有技巧地將自身的論點表述出來,在新聞系所受的訓練恰好成為歷史研究的基石,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人文科系的價值是什麼?張忠謀先生也推薦讀歷史?

「邏輯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不是數學系的專利!」談到人文科系所具備的核心能力,王良卿教授表示,人文科系除了對於語言、文字的掌握度相當精熟,在紮實的學術訓練當中,也培養出邏輯思考及獨立判斷的能力,面對專業界線漸趨模糊的跨域整合時代,更能適應多元的挑戰。

「在哈佛大學臺灣校友會的聚會上,有人問張忠謀先生,如果川普跟拜登今天進了大學,他們是大一的新鮮人,你能夠給他們什麼樣的選課建議?張忠謀先生回答說:『第一個,讀歷史!』」擅長蒐集資料的王良卿教授以張忠謀先生的小故事為例,台積電作為世界知名的晶圓代工公司,在近兩年來面對東亞地區地緣政治及國際財經的變動,必須充分理解國際情勢及地緣政治,才能為公司作出更合適的決策,而這恰好說明了張忠謀先生建議要多讀歷史的原因。

高中歷史成績好,就適合讀歷史系?不死背,怎麼學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要先問大家——你的歷史成績是背誦而來的嗎?」長期參與國、高中歷史教科書編纂工作的王良卿教授直言,過往的課本將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大幅度的簡化,若歷史成績好僅是來自於死背強記,而非真正理解,並不代表就適合讀歷史學系;而 108 課綱後的歷史課本更重視理解、分析及應用能力,若想靠著背誦取得高分並不容易。

「學習歷史的正確態度,我認為第一個需要用你的心去感知,接下來才能進一步的理解,然後是反芻與批判。」王良卿教授再補充說明,不論是感知、理解、反芻或批判,都沒有辦法透過「背誦」達成;而大學的歷史系注重歷史研究的態度與方法,對於發問、尋找史料、解讀史料、表述觀點的方法都非常講究。

讀歷史系只能當老師?還有哪些未來出路?

「歷史系的出路大部分還是符合大家的主流想像,不少畢業生進入中學、大學教書,或是進入出版社,擔任編輯或是編纂歷史課本。」王良卿教授表示,除了教育及出版業,部分歷史系畢業生還會選擇報考高普考、國營事業,擔任公務人員。

當然也有許多學生走出自己的路,諸如電影導演、廣告業、文創產業,甚至自己創業當老闆⋯⋯;對此,王良卿教授認為,歷史系提供的是開放式的素養教育,對於各行各業的工作都能有正面的影響,而不只限於大眾印象中的教育及出版業,「其實我們未來的頭路,最好還是由自己來定義,若把大學科系等同於職業訓練所,我覺得那是對未來缺乏想像力的一種表現。」

暨大歷史系學什麼?如何規劃四年課程?

「歷史系到底在學什麼?我分兩部分來看,第一個是在學習怎麼去『看見昨天,理解昨天』,因為人類的今天需要透過昨天來界定,第二個部分還需要學習怎麼去『表述昨天』。」王良卿教授表示,暨大歷史系的教學重點分為六大領域,包含中國海洋發展史、海外華人史、臺灣社會文化史、中國社會文化史、中國經濟史、世界文明史,學生必須於六大領域中至少修習兩個領域、各九個學分的課程。

為了將歷史知識及觀點恰當地表述,進一步體現歷史的價值,暨大歷史系也規劃了豐富的實務訓練課程,例如在大一的「史學導論」,學生須運用田野調查、口述訪問等方法,親自探訪家人後,撰寫出自己的家族史或村里史;王良卿教授也曾請學生分成小組,編纂 108 課綱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或是錄製歷史主題的 Youtube、Podcast 影音作業。在大四畢業之際,所有畢業生還會運用博物館學的方法,自主策劃一場畢業展覽。

暨大歷史系的特色與史學資源

「在我們暨大歷史系,通常有 1/10 的比例是境外學生,其中大部分是來自馬來西亞、香港的僑生。」王良卿教授說,系上的學生組成包含僑生、交換學生,能深化暨大歷史系於海外華人史、華南地域的研究成果,同時在課堂討論時,也促成更深刻的反思,建立人文科系學生所該具備的認知與同理心,「我們會將歷史與現狀做比較,透過香港經驗去反思臺灣在當代東亞地緣政治的位置;在關心香港、撐香港的背後,也反思臺灣將何去何從。」

暨大歷史系擁有獨立的歷史圖書館與藏書間,存放豐富的原住民史、明清史研究之藏書,而暨大的總圖書館亦收藏明清史、東南亞研究的大型圖書與檔案資源;同時,暨大歷史系定期出刊《暨南史學》,刊載教授與學生的學術論文,也接受適合平面刊登的其他作品。

此外,若對於文創、地方創生感興趣,暨大歷史系開設許多結合南投水沙連地區的平埔文化、田野踏查、紀錄片拍攝的課程,教授也曾帶領學生一同蒐集水沙連的歷史影像資料,建置數位化歷史資料庫,並參與故宮博物院的《印象水沙連》紀錄片製作工作。

暨大歷史系的入學管道與獎學金資源

除了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分科測驗的考試分發,暨大歷史系另外開設針對原住民、僑生、外籍生、新住民的外加名額,並於個人申請的名額當中,優先錄取兩名家境弱勢的考生。關於獎助學金的部分,家境清寒生可申請校級的學雜費減免、生活助學金及臨時急難救助金,或是歷史系的清寒學生助學金。暨大歷史系並設立逯耀東教授紀念獎學金,申請的學生須提出歷史作品進行審查,通過後最高可獲得 50,000 元獎助學金。

同時,系上也提供教學助理、課業輔導、行政工讀的機會;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則可透過系上申請國科會的大專生研究計畫,於計畫執行期間可獲得每月 6,000 元的助學金及研究雜支補助。

給高中生的備審面試、學習歷程檔案的建議

「在自傳的部分,同學們經常忽略了這一點——教授重視的是你對於自己的生命經驗能不能進行反思。」針對歷史系的備審面試,王良卿教授指出,「反思」是大學教授看得相當重要的一項指標,建議考生在學習歷程檔案或面試過程中,盡量展現對於自身生命的回顧與展望,所提出的重要經歷、社團活動也都要呈現從中獲得的體悟與想法。王良卿教授也直言,歷史系重視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但有許多考生在提出小組報告作為學習成果時,忘記說明自己在小組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具體貢獻,也就無法呈現出個人的亮點。

「如果你要檢驗自己對於歷史到底有沒有受教的興趣?我覺得老派的東西通常是很棒的驗證管道。」針對有志於就讀歷史系的高中生,王良卿教授建議可以多逛逛圖書館、博物館或是二手書店,在歷史文物面前嘗試啟動較深層的思考,也可以再進一步地蒐集資料,做更深入的理解;另外,同學們也可以篩選較優質的網路資源,例如「故事 Story Studio」、「歷史學柑仔店」都是王良卿教授推薦的歷史類網站。

想成全自己,就要付出行動力

「其實再怎麼樣,高中三年、大學四年,所遇到的老師對你而言最後都成了過客,只有你能夠陪自己走到最後。」任教已逾 16 年,王良卿教授看見學生們在一幕幕的人生風景當中,難免徬徨猶豫、躊躇不前,即便請益於有經驗的先行者,但最終要作出抉擇的還是自己,於是付出行動力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不把自己勇敢地丟出去,就永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將不會有一個足以參照的視野,隨之而來的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心。」付出行動力,也就是勇於嘗試、勇於探索、勇於從舒適圈中把自己丟出去;王良卿教授說,唯有展開行動,才能偵測到自己的志趣所在,而這裡頭向來沒有冤枉路,因此別因為害怕吃虧、害怕多走冤枉路,最終只成為陷在沙發裡那顆發了芽、隨後將被丟棄的馬鈴薯。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