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小幫手:史璧華、周奕瑞、李欣怡、曾貽萱

責任編輯:林立麗

核稿編輯:張紹敏

澳門赴台升學 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李杏然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澳門赴台就讀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生命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

“Knowing your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ll wisdom.” 來自澳門的李杏然一直很喜愛古希臘哲學亞里斯多德的這句話,深信人生在世,為的就是追尋真正的自我。在高中時期,她就讀於風氣保守的女校,由於身上背負著許多傳統的社會期待,內心感到相當壓抑,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該遵循主流價值觀生活。升上高二後,香港爆發的雨傘革命、以及澳門反離補運動則進一步促使杏然體認到新舊世代之間的觀點差異,激起她想從更多角度去分析社會的熱忱,所以選擇來到臺灣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讀書。

歷經這三年多來的社會學洗禮,杏然不只習得解構社會議題的方法,也重新審視了何謂理想中的自己。過去的她曾在父權社會對性別的束縛中感到迷失,現在的她則蛻變為一名女性主義者,和夥伴自主籌辦相關主題討論會,希望將社會學概念帶入大眾生活,拓寬更多人在看待性別議題的角度。「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杏然透過自身的求學經驗分享,最想傳達給學弟妹的是,莫忘生命「探索」的本質,請常保對世界的好奇心,勇敢朝自己的心之所向邁進吧!

臺北大學簡介

臺北大學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由於校園內有著大片森林與綠地,景色優美,常被同學戲稱是「北大公園」。在交通上,同學若想從學校前往臺北市市區,需要先搭公車至永寧、板橋捷運站轉車,整個車程約為一小時,杏然建議僑生學弟妹不妨自備機車代步,而考取臺灣駕照的費用也很便宜。在住宿上,因為學校宿舍有限,無法保障各年級僑外生都一定能入住,但杏然補充,校園附近租屋處相當多,不論是套房、家庭式房型都有,並附有完善的公共設施,例如健身房、KTV、游泳池等等,租金行情落在 3,500 到 7,000 臺幣左右。

什麼是社會學?

在杏然眼中,社會學在研究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故探討的主題包羅萬象,不論是社會階層、社會制度、社會運動、經濟、文化、人類行為皆屬之。社會學也特別注重獨立思考、同理他人的精神,以流浪漢議題為例,不少社會大眾對流浪漢的印象常侷限於「因為他懶散、沒有努力工作,所以現在無家可歸根本是活該」,但社會學者在討論流浪漢議題時,會先分析他過往的成長背景、所處的社會結構,進而梳理他之所以流落街頭的來龍去脈與苦衷,再去思考能提供什麼方案協助他脫離困境。此外,社會學也具有科學的本質,在進行分析時,同樣是依循一套嚴謹的流程,最後以質化或量化的形式呈現結果。

打破你對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的錯誤認知

「讀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學系有差嗎?畢業都是當社工?社會學系學生是不是整天都在搞社運?」杏然強調社會學系所學偏重理論,重在培養研究能力,沒有特定的畢業出路;社會工作學系是教學生如何運用體制內的資源來幫助弱勢,畢業後可以考取社工證照。另外,與其說社會學系學生喜歡參加社會運動,杏然認為系上學生更關切的是社會議題與弱勢族群,而投入社運只是關心社會的一種途徑,而非全部。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課程規劃

大一必修為社會學入門課,包含社會學、社會統計,選修則有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法學緒論,同學只要從這四門課中擇二修習;大二必修偏重在研究與哲學理論,例如社會研究法、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思想史。進入大三、大四階段,同學則能依據自己的興趣或未來研究方向去選修課程,例如社會組織、政治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社會階層、經濟社會學等等,普遍來說,系上課程都很重視課堂討論,評量方式除了考試,也常要求學生上台報告、或做論文研究。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特色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領域廣泛,其中以勞動社會、家庭研究 、人口變遷等議題最具代表性,系上也提供社會實踐獎學金、交換學生計畫,鼓勵同學從事更多元的學習。在畢業出路上,最常見的就業選擇如擔任市場調查公司的統計分析人員,或者從事企業人資、廣告企劃、新聞記者、公務員等等。杏然坦言因為社會學系沒有特定的畢業出路,所以時常被大眾貼上「專業度不夠」的標籤,她對此的看法是,透過雙主修或者讀研究所轉換跑道,其實就能培養個人的第二專長,再把它與社會學做結合,便能開拓出更寬廣的職涯。

印象深刻的課程

杏然特別推薦王雅各教授開設的課程,例如社會學思想史、性別研究、藝術社會學、媒體與文化等等,她形容王教授頗具藝術家性格,常在課堂上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言行舉止,而且非常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包容各種聲音。另外,杏然也很喜歡「社會研究法」,這門課不只教理論,還會要求同學至三鶯部落做質化、量化研究。  

充滿愛與溫暖的港澳同學會

對於有志來臺求學的港澳高中生來說,不免會煩惱隻身來到異地讀書,會不會沒人能照應?杏然笑談不用太過擔心這些問題,因為當新生收到錄取通知後,臺北大學港澳同學會學長姐就會聯繫你討論來臺注意事項,不論是訂機票、住宿都會替你安排好。入學後,學長姐除了會為新生舉辦宿營,每逢過節還會聚餐慶祝。杏然本身也因為感念港澳同學會過去對自己的幫助,所以在大二時接任副會長一職,希望能為港澳生營造在臺灣的溫暖歸宿。

在生活中實踐社會學

因為想讓更多北大同學認識社會學,杏然與夥伴組織起「今天我想聊點性別」、「放電影的人」兩個社團,前者是針對性別議題的討論會,期盼透過交流不同觀點,破除大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同時也促使與會者反思社會框架如何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乃至於和伴侶互動的模式;後者是從社會學的角度賞析國內外經典電影,例如《鬥陣俱樂部》、《春光乍洩》等等。此外,杏然也在 180 Degrees Consulting 學生顧問組織協會實習,負責分析流浪漢、精神病污名化等社會研究,目的是希望未來能作為社會企業或政府在擬定相關方針的參考。

臺灣 VS 澳門

剛來到臺灣時,杏然不太適應臺灣人規律的生活作息,也對都市人疏離的互動關係感到很寂寞,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她慢慢發覺在臺灣生活的諸多優點。第一是物價相對澳門便宜,飲食選項多樣又好吃;第二是生活娛樂選擇豐富,較靜態的如免費藝文講座、展覽、音樂會,較動態的像夜店文化等等,這些都是在澳門比較難體驗到的;第三是社會風氣自由,任何人都能公開表達對社會議題、政策的觀點;第四是臺灣人很熱心,對於遇到困難的外國朋友,都很願意伸出援手。

成為能幫助他人的力量

回顧自己這些年的成長,杏然因為異地求學的經驗,而在性格上變得更成熟獨立,學會面對孤獨,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社會學系的訓練則讓她在待人處事能保持一顆柔軟的心,更能同理他人所遭遇的困頓處境。杏然坦言,讀社會學久了,意識到更多社會角落存在的問題,但短時間又難以改變它時,內心的無力感是非常強烈的,但儘管如此,她仍想繼續走在社會學這條路上,精深自己的專業,並涉獵其他領域知識,期盼透過跨領域的結合,自己有朝一日能發揮所長,對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推薦觀看】社會心理科系比較:心理系 vs 社工系 vs 社會系 vs 輔諮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