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李峻瑋

責任編輯:賴嘉瑩

核稿編輯:張紹敏

清華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林斈恩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自然組女孩讀人社:誰說所學一定要成為志業?

林斈恩目前就讀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四年級,其實,她高中選擇的是二類組,最擅長的是國文和化學,因著大考失利,因緣際會下填了看似有趣的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雖然家人都期望斈恩轉到理工科系,但沒有強烈的轉系動機,加上斈恩隨遇而安的個性,使得她持續努力挖掘人文的著迷之處,同時修習兩個學分學程、輔經濟系、創作劇本與短文、並經營豐富的課外生活。「我想擁有自由的靈魂,覺得什麼是對的就去做。我隨遇而安,但並非隨波逐流。」

擁有彈性學制的清華大學

「清大學制彈性程度高,適合還在摸索志向的學生,不怕走冤枉路!」這是斈恩為清大一大特色所下的註解。除了一般科系、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之外,清大的「學院學士班」創造出另一種跨領域學習的可能——雙專長。同學可在自己所屬的學院中選出自己的主修,並任選其他科系作為副修。值得注意的是,在清大與原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後,也讓學校增添了許多藝術、教育方面的課程選擇。此外,許多人重視的交通方面,斈恩建議:「念清大,只要有一部機車,不怕找不到美食,機動性也最高!」(想知道更多清大周邊的生活撇步,請點選「學校」按鈕觀看)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精髓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主修」可從六大領域中選擇,分別為:歷史、哲學、人類、社會、文學與創作、政治經濟;「副修」的領域則有: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語言學,以上共組為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的九大領域。特別的是,「副修」能彈性地以「第二專長學程」或「兩個學分學程」替代(詳細介紹選專長制度、九大領域,請點選「科系」按鈕觀看)。「在這裡,與高中所學的社會科完全不同。」斈恩表示,在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中,不僅會透過許多課堂討論、報告發表活動,提升自己的文學鑑賞、創作、研究與報告能力,也幫助同學能以客觀、科學、獨立的思考角度來看待事物。

我是怎麼念人社的?

「我的主修為文學與創作,副修則為藝術學程、資訊傳媒學分學程。這樣的搭配主要是為了將文字專長加以應用;此外,為了充實學歷,我也另外輔修經濟系。」人社四年課程,大致是從群組課程中選擇一門作為必修,並在九大領域中選擇四門基礎導論課,再根據自己的主修安排另外的必修課程。「這裡都是形形色色、擁有不同領域背景的人,也鼓勵大家用不同的觀點,切入同個議題做交流。」斈恩鼓勵還沒有明確志向的人,不用害怕學不精,更不要排斥其他領域的知識。「假如你學得不精,那就試著學得廣!」

這些好課不得不推

「經典閱讀」這門課中,能親眼見識國高中課本提到的經典名著,如《國富論》、《政府二論》。「最有意義的是課堂上同學與老師之間的討論!有一次同學提出,洛克雖然提倡人人平等,《政府二論》中卻忽視奴隸的權利,引起班上一番熱烈的討論,老師最後也提供讓所有同學恍然大悟的解釋。」此外,修習資訊傳媒學程的斈恩也非常推薦「社會調查與紀錄片創作」,學期目標為完成 8-15 分鐘的紀錄短片。「當時我們小組採訪的是『左撇子工廠』,主題是高材生的人生故事與劇場夢。在這裡面對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本,而是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進而拍出最真實的一面。」斈恩說,紀錄片不只是「記錄」,最重要的是透過影像陳述自己的觀點。

未來出路:誰說所學一定要成為志業?

斈恩認為,以「人」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適合喜愛邏輯思考、關切世界、具同理心、喜愛與人接觸、勇於突破社會框架的人。在未來出路方面,公務人員、學術研究、NGO、社會組織、媒體業等都是常見的就業選項。面對「學無專精」的質疑,斈恩反問:「誰說所學一定要成為志業?我未來想考空服員,雖然跟人社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我的自我意識是來自於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斈恩變得更關心社會議題、更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帶給她的是與社會接軌的橋樑,以及不被侷限的自由,讓她能探索心之所向。

原住民文化社 & 社團狂人的自白

曾擔任「原住民文化社」社長的斈恩,每年會出隊兩次至新竹尖石鄉泰雅部落,舉辦活動給當地孩子、和部落人一起農忙、打獵、生火取暖和談心。「社長必須維持社團理念。社團內有 99% 的人是抱著玩樂心態參加活動,但我們並不是玩樂性社團,因此善於協調溝通、懂得適時妥協,對社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由於斈恩每個暑假都在帶營隊,此外還擔任校友會會長、清華營營長等職務,自認錯失了很多精進自我的機會。「我因為人情壓力接了許多活動,忙到無心在課業上⋯⋯我好像不斷想透過社團活動獲得他人肯定。」身為一個社團狂人,斈恩想提醒大家:社團在走、取捨要有;要懂得適時肯定自我,自我價值不應該取決於別人眼中。

清大人社公演:學生自製舞台劇

「清大人社公演」是一年一度由學生自製的舞台劇,是將人社的知識與理念傳達給社會大眾的重要管道。斈恩在參與的三年中擔任過服化股股員、演員、製作人(聽斈恩分享三種角色的心路歷程,請點選「系上公演經驗」按鈕觀看)。「我喜歡劇場,也想從不同身份接觸劇場創作。」斈恩認為,在學習用文字、影像表達理念之外,一場好看的戲劇也是很有力量的管道。「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擔任演員。演員是靈魂的載體,必須要『更了解自己』才能夠演繹不是自己的角色。」除了與不同領域的人溝通、合作,斈恩在戲劇的世界中,培養了對世界的共感能力、更留心生活中的每個細節。

胸無大志的人,要怎麼走人生這條路?

自認無論待在哪個環境都能適應的斈恩,面對「胸無大志」的人生課題,她選擇努力挖掘在人社領域有興趣、有成就感的部分,用心活在每個當下、不要後悔。「三心二意不要緊,但要勇於嘗試。」斈恩相信,隨遇而安並不等於隨波逐流,知道自己是誰、要的是什麼,才能在任何地方都保有自我。大學是探索的迷惘期,同時也是多方嘗試的最佳時期。斈恩深信:「在人生這條路上,『迷路』也是一種方向,人生下來不是為了美好的結果,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用心感受,就不會虛度。」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