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張紹敏

責任編輯:賴嘉瑩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臺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吳俊緯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從不愛唸書到決定重考

就讀於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吳俊緯,已經是第二次經歷他的大學生活。「從國小到高中,我真的對讀書沒有興趣;上大學後,你可以說我只是在花爸媽的錢吃喝玩樂、無所事事。」改變俊緯人生方向的,是跟媽媽之間的對話。「有一次,當我媽問我未來想做什麼、想給自己的小孩什麼樣的生活時,我才驚覺,自己這 20 年來好像都在虛度光陰,都沒有做讓自己覺得厲害的事。」

俊緯坦言,他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很有愛的家庭,為了家人,他希望未來自己能成為最堅強的後盾,就像家人一直以來無條件地支持他一樣。為了堅定重考的決心,俊緯決定休學重考,沒考上國立大學就要直接去工作。最後,俊緯以 0.2 分之差低空飛過最低門檻,落腳在北大電機系。

在我眼中的北大

很多人會疑惑,原來臺北大學有電機系?「北大的確以『文、法、商」科系為主,但也有包含電機、資工、通訊系的『電機資訊學院』。」俊緯解釋,這樣的體制其實能讓電機系的學生擁有許多跨領域的學習機會。

說到北大的特色,不能不提擁有「全臺十大最美圖書館之一」之稱、最有藝術氣息的圖書館,以及新建的兩間體育館;硬體設備非常豐富之外,俊緯也補充,「五年完成學士加碩士」的五年一貫制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的跨校選課、北大豐富的獎學金,都是吸引許多高中生選填北大的重要原因。(想知道俊緯透露關於北大五年一貫的小秘密,請點選「學校」章節鈕觀看)

我為什麼選電機系?

「大家可能會覺得電機系雖然薪水高,但就是個賣肝換錢的工作。」俊緯不否認,身在臺灣這個「半導體王國」,電機系畢業生無論在就業機會、薪水及未來性都很有潛力;但是「賣肝換錢」這件事在各行各業都有可能發生,並不只是在電機系。而北大電機分成三個組,分別是「晶片設計與製造」、「電腦工程」及「系統工程」,總共有九個實驗室。俊緯說明:「『晶片設計與製造』組未來可能會擔任 IC 設計工程師去設計電腦、手機的 CPU,如大家熟知的台積電和聯發科;後面兩個組別可以朝韌體工程師與自動控制工程師的領域發展。」(想詳細了解這些職位在做什麼,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北大電機系課程規劃

關於北大電機四年的課程規劃,大一必修課有微積分、線性代數、普通物理、程式語言及數位系統,俊緯表示,「大一上的課程只是銜接高三,大一下才開始真正延展深度。」接下來就是電機系傳說中的「三電一工」,大二學習電子學、電路學、工程數學,大三則進階到電磁學。

俊緯提及,北大電機三個組各有相對應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選課,許多課程的內容又是環環相扣,如電子學、類比積體電路設計、類比積體電路佈局與分析這三門課程就是在「晶片設計與製造」的專業上循序漸進地加深,對俊緯後來的專題報告有很大的幫助。

電資學院的相似科系及 debug 人生

俊緯舉了一個「撥電話」的例子來解釋電機、資工、通訊系的不同,以及三個科系的專業如何各司其職。「LINE 的軟體設計就交給資工系處理,通訊系負責傳送訊號,而電機系負責 CPU 執行撥電話的指令。」綜觀來說,資工系著重邏輯思考,善用軟體以解決問題;通訊系則設計系統以傳遞訊息、改善通訊技術;電機系以物理與數學的方法,從軟、硬體角度解決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的問題。

俊緯認為,對解題有熱忱、對數學物理有興趣,且不怕發問的人很適合讀北大電機。「電機系的學習心法就是要花時間推導和練習題目、不懂的要馬上問人。」此外,若想獲取高薪,也要有未來工作可能較乏味的心理準備。「雖然整天 debug 快要瘋掉了,但是這也可以鍛鍊不輕易放棄的心態;我們要有一種可以『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想像力!」

這堂課必上

大二必修的「電子學」以「晶片設計」為核心概念,學習找出符合規格的電路。「我在這堂課學習到『trade-off』的概念,例如老師的麥克風與張惠妹的麥克風差別,從透過電路設計的取捨,我們可以讓歌手的麥克風比一般的麥克風更能保留聲音的細節。」俊緯補充道,把這堂課的觀念學好,對於申請研究所絕對是事半功倍。「最好的唸書方式就是把書本闔上,自己推導一遍。教授很嚴格,如果不好好準備,可是會收到教授勸你退掉這門課的信!」

另一堂必修「電子電路實驗」,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了解電子零件內部的電子動作和電壓電流。「這堂課每週都要交實驗報告,期末時要把一年所學融會貫通,製作出屬於自己的 PCB 版。」透過實作,俊緯更能具體了解理論與實務的差異,也學會了繪畫 PCB 軟體,像是多了一項武器。「電機系課程就是動手、動手、再動手。只要你做得越多、看得越多、問得越多,懂的就越多。」(想聽俊緯解釋 PCB 板詳細的實作步驟,請點選「這堂必上」按鈕觀看」)

獨立製作的專題經驗

俊緯發現自己沒有程式語言的天賦後,選擇了晶片設計與製造組,在大三時順利進入了實驗室。「教授為了確保同學都有獨立完成的能力,採取『一人一組』。專題的流程大致是決定研究議題、閱讀論文、電路模擬優化、完成晶片佈局並送到 TSRI 製作晶片、下線並測量,確認實際成果、最後完成中英文的論文撰寫。」 

俊緯認為專題不僅可以實現自己的設計,也能名正言順花學校的錢去製作自己的晶片,是非常有趣的經驗。「雖然是獨立作業,還是有一群實驗室夥伴可以一起討論、互相幫助。像我們每週都有全實驗室一起的 meeting,我有在全班面前被老師催促下台的丟臉經驗,尾牙前教授會帶大家一起去爬山、吃大餐等等。」俊緯回憶,做專題雖然身心俱疲,但有一分苦,就有十分的快樂;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經驗都是別人拿不走的。

關於重考這件事,我想說⋯⋯

「我這個人比較樂觀、適應力也很強。我就算不是應屆生,也可以很快跟同學打成一片。」俊緯非常能同理,重考當下會承受不少親朋好友的酸言酸語。「最讓我驚訝的是,當時我在重考班的觀察,近 70% 的同學是為了爸媽,很少人是為了自己而重考的。」重考那年,俊緯的學測成績只比原本高了 3 級分,多虧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他才能在指考有了顯著的進步。走過兩次大學生活,俊緯認為,重考是給自己人生的第二次機會,他鼓勵也想重考的學弟妹,「重考其實不可恥,只是比別人晚;別人可以做到的事,你也可以做到!」

我是一支績優股啊!

回首第二次的大學生活,俊緯認為北大電機帶給自己「做學問的態度」,即是暸解一個現象的因果關係並推導理論,他也學到一系列的軟體工具,同時獲得實作經驗,提升一定程度的硬實力。

「當我回顧高三,我真的不知道當時自己在想什麼,就這樣虛度了光陰。」重視親情的俊緯,直說慶幸自己有嘗試做出改變,「媽媽常開玩笑說自己生小孩,像是投資了一支不會賺錢的股票。」但樂觀的俊緯,一次又一次地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將來會是一支能讓家人放心依靠的「績優股」。

【選科系先搞懂】常見的科技業工程師有哪些?理工科系大盤點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