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劉大維、潘怡格、薛家悅、崔雅晴、范欣瑀、羅竟祐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台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張葳凡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從材料到程式的跨領域學習

張葳凡因為高中參加科研社的緣故,而有機會到大學系所參訪,影響了她後來志願的選填──清一色都是材料系,最後她申請上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葳凡原以為材料系是能很迅速地開發出獨特性質的材料,然而暑假在工研院實習的經驗讓她發現材料研發的過程是超乎想像的耗時與艱辛,實非自己所喜歡的,後來她因為資工系暑期課程而發現自己對寫程式的熱忱,於是為了轉換跑道,選擇延畢一年來扎穩自己在程式語言的專業。透過自身經驗的分享,她勉勵學弟妹當你越不清楚自己喜不喜歡現在的科系時,更應該多方嘗試其他事物,而當你找到自身興趣所在時,請不要畏懼外在條件的限制,努力朝你的目標邁進,相信你一定能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充滿各式機會的台大校園

台大在課程、語言學習、海外交流的資源都很豐富,例如學生除了能自由修習 11 個學院開設的課程,還能跨校修習台師大、台科大、國北教的課程;在語言學習上,不只有日文、德文、法文、藏文等等第二外語課程,台大外語資源中心更提供許多語言學習書籍、影音館藏;在海外交流上,台大與歐美、亞洲各國學校都簽訂了交換計畫,同學只要達到一定成績門檻,並準備語言檢定、自傳、讀書計畫等書面資料便能申請。台大學生宿舍數量也相當充足,通常戶籍地在北北基以外的學生都很容易抽到宿舍,學生若在大二有抽到宿舍,便能一路住到大四畢業。對葳凡而言,台大最珍貴的資源是周遭的同儕,不論是學霸、活動王、特定領域神人或怪咖都教人嘖嘖稱奇,但她也提醒學弟妹不要在比較中迷失自我:「每個人都是在他熱衷的領域上努力,付出了很多的時間,才慢慢變成大家口中的強者。」

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簡介

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學是「透過觀察、調整材料的微結構,以得到預期的性質」,例如鋼鐵會因含碳量高低而有硬度之分,產生不同的用途。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分成四大研究領域,「金屬」就如日常所見的鐵、銅、鋅等材料;「陶瓷」泛指金屬以外的無機材料,故水泥、玻璃都歸類於此;「電子」則與半導體有關;「高分子」最常見的例子為塑膠。許多人常會把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搞混,其實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是專注於分析材料本質,就好比實驗室研發人員;而化學工程系則是想辦法把實驗成果的製程簡化,以達到工廠量產的目的。

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課程架構

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大一課程為高中課程延伸,例如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與實驗課;大二偏重理論,例如材料熱力學、材料力學、物理冶金、工程數學,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稍嫌乏味,但這些都是往後做研究所需的基礎;在大三、大四,同學比較有自由選修課程的彈性,學生通常在大三會決定跟系上老師做專題研究,透過實驗去應用過往所學,也是替未來研究所鋪路。一般來說,理工科系在大學部為理論訓練,是直到研究所才會往特定領域專精,故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每屆通常有一半的學生會繼續升學進修,未來除了當研發人員、走進學術圈,也有不少人是到中鋼、台積電等企業擔任工程師。

印象深刻的課程

系上必修「繞射原理」是用 X 光分析材料表面的結構,老師會讓同學去研究各種日常物品的對稱結構;電機系開設的「演算法」是讓學生以程式作為工具去解決排序問題,演算法的進階應用則有 YouTube 的推薦影片機制、Facebook 呈現給不同用戶的動態牆資訊等等,這門課另一特色是採翻轉教學,同學須在課前預習教學影片,到課堂上則是想辦法完成程式作業,遇到問題再跟老師、同學討論;「資料結構與程式設計」同樣是電機系課程,規定有許多程式作業,葳凡認為雖然每次要寫幾百行程式是有些崩潰,但正是不斷的練習才能使自己進步,真正學會在不同的情況下活用程式來解決問題;「使用者經驗設計」是標榜「從做中學」來研究使用者歷程,葳凡當時是以食材購買為研究主題,最後發想出以網路平台來串聯需求者,透過共享來解決食材浪費的問題,更讓需求者能以優惠的價格購入少量的食材。

課外活動

「這裡沒有朋友,都是家人。」葳凡很喜歡和南友會夥伴共事的氛圍,為了將南友之夜的表演做到最好,雖然會把自己搞得很累、犧牲不少自主的時間,但卻是留下一輩子難忘的回憶。而在材料系系學會公關部的經歷則訓練葳凡對外與廠商溝通、對內協調合作的能力,其中她最印象深刻的是帶著營隊到曲冰部落向小朋友分享材料知識的經驗,葳凡原以為自己是來陪伴、幫助孩子的,最後才發覺自己從他們身上獲得的啟發反思其實更多。在大四時,葳凡則跟著春雨上海香港參訪團,來到對岸了解當地台商的發展,除了完成參訪團規定的表演、影片任務,她也順道參訪蘇杭名勝古蹟,在這趟交流行中,葳凡不僅僅是拓展個人國際視野,更珍貴的是結識到一群同樣很有想法的夥伴,直到如今還是時常聯絡,關心彼此的近況。

轉換跑道的心路歷程

在升大三的暑假,葳凡有幸到工研院半導體實驗室實習,在這一個月中,她才體悟到原來改變材料的性質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不只要參考前人的研究,還須經過反覆的實驗操作,絕非一蹴可幾的,「這是我喜歡的嗎?」起因於內心的困惑,葳凡決定嘗試看看其他領域,於是報名資工系 C、C++ 程式語言暑期課程,這十天的訓練意外讓她發覺自己對程式的興趣,所以在升上大三後,當她看著同儕都在思考要跟哪一位系上教授做專題時,毅然選擇找電機系計算機組老師做專題,她的專題主題為「六都房價與交易分析比較」,透過專題實作,讓葳凡更為了解現大數據分析工具,也更堅定往程式領域發展的決心,於是去修習了更多電資學院課程,更透過線上教學、技能交換來自學網頁語言,她推薦學弟妹若對架網站有興趣,不妨善用線上開放式課程、W3Schools 等資源。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葳凡深感「多方嘗試」的重要性,唯有嘗試才能讓自己意識到更多的人生選項,就算嘗試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不過就是再轉換跑道罷了,所以別被任何條件侷限,把握寶貴的求學時光,找到你自己喜歡的樣子、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吧!

【選科系先搞懂】常見的科技業工程師有哪些?理工科系大盤點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