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此講座由Johnnie Walker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所贊助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曾宣穎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核稿編輯:莊智越

台灣大學 社會系 潘雅琪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台大社會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台大社會系課程特色

雅琪在講座一開始介紹了臺大系所之廣、自由的學術風氣,以及社團與學生自治組織之興盛。然後她和大家分享了台大社會系的上課特色--「幾乎不用課本」,老師上課所用的教材是從眾多書籍與學術論文中集結而成的讀本,極重課前閱讀與課堂上的討論,她以系上開設的「社會學甲」課程為例,不只有三小時的課程,每週額外還設有兩小時討論課,雅琪認為這樣的課程安排訓練了她能在閱讀完資料後就能迅速地做出判斷、組織起思考架構,並將想法化成流暢的口語跟同學溝通辯論。雅琪也提到一般人對社會系的印象是「過於理論」,但事實上社會系課程中所討論的議題通常都是結合最新的時事,例如 12 年國教、反迫遷與居住正義等。

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課程內容

此外,雅琪也介紹了三門令她印象深刻的課程,透過發展社會學課程,讓她了解不該單用經濟數字作為評估地方發展的唯一指標,還可以從社會條件、個人福利、脫離貧窮的可能與發展之自由來切入這個問題,這也使她重新去理解了祖父母對於老家的情感。又因為在大二時修習了教育部計畫下的公共社會學系的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課程中,激發了她如何發想主題、設計活動,並付諸實行,把學術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另一門令雅琪印象深刻的課程則是暑期實習,她當時是選擇和同學到外縣市鄉鎮服務,原本抱著能作出一番改革的熱血,最後卻發現到光是先適應當地的生活模式就是困難重重,這使雅琪意識到「要改變,必須先理解當地脈絡」之重要性。

思考與行動並重

最後,雅琪也分享了自己參與臺大意識報社和社會運動的收穫與體驗。從剛入社的記者,如今已是意識報社總編輯的雅琪認為這份社團經歷不只幫助她去挖掘校園裡應該被正視討論的議題,打造理想媒體的雛型,更使她學習到如何把社會學看待問題的視角傳播給不同科系背景的人去認識理解,另外,在彙整、協調所有社員想法的過程中,也讓雅琪了解到團隊合作的真諦。而在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中,雅琪也發現到即使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夥伴,在思考、回應議題的方式其實也有著很多的歧異性。這些課外活動的經驗,都讓雅琪再再了解到思考與行動並重的重要,最後她想以 Anna Hope 和 SallyTimmel 的一句格言:「沒有行動的沉思不過是空言泛語,沒有深思的行動則是純行動主義」共勉之,一起加油吧!

【推薦觀看】社會心理科系比較:心理系 vs 社工系 vs 社會系 vs 輔諮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