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台北 愛台灣且願意盡最大力量幫助年輕人的何伯伯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朋友,不要任由你的未來以它的方式到來,聽完本段演講,深度思考規劃你的人生藍圖」

講座由國立成功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林立麗、廖于欣、劉學梅、蘇紫雯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成功大學 數學系 任靜宜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成大數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如果你不會數學,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做好

任靜宜在高中求學階段就很喜歡數學,著迷於一步步解題的成就感,她同時也對語文感興趣,所以在升大學時,她曾面臨要在數學、外文系作抉擇的兩難,後來她考量到外文系多偏重文學課程、非自己所好,因而選擇了成大數學系。在成大數學系的四年間,她找到了自己的最愛「代數」,所以畢業後繼續攻讀成大應用數學研究所,有些人可能會好奇:「念數學系畢業會好找工作嗎?」靜宜的看法是:「數學只是輔助,你只會數學可能沒辦法找到好工作,但如果你不會數學,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做好!」其實現今最夯的資工、統計學門都會需要很多的數學基礎與邏輯思維,而靜宜更深信大學不該只是職業訓練所,而是提供學生自由探索興趣、認識不同背景夥伴之環境:「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下一個瞬間,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發生什麼事,千萬別虛度大學光陰!」

成大特色

成大校園生活機能完善,不只鄰近火車站、客運,便於外地學生返家,附近的育樂街更提供了多元的飲食選擇,學生只要花 60 元就能解決一餐,所以每逢用餐時間,育樂街往往是人潮爆滿,不過靜宜也笑說:「雖然很方便,但其實沒有很好吃。」由於校地廣大,學生通常會在校內騎單車,在校外則會以機車代步,校內最知名的景點非榕園、成功湖莫屬,靜宜覺得成大最特別的地方是系隊的盛行,每個系幾乎都有籃球、排球、羽球、桌球、壘球等系隊,一大清早就能在學校球場上看到許多系隊認真練球的景況。

唸數學系就是人體計算機嗎?

「系上幾乎所有課程都很少遇到數字計算,我們學習的是證明!」靜宜一語道破常人對數學系的刻板印象,不過,數學證明又是一門怎麼樣的學問呢?在證明中,首重合乎邏輯,最基本的邏輯規則如:「若 P 則 Q,不等於若 Q 則 P,但等於若非 Q 則非 P」,在證明中也很講求嚴謹,任何專有名詞都有明確的定義,在作證明時,都必須依照其文字敘述去推論,這點常造成許多數學系新生起初在學習上難以適應,因為數學系是以原文書授課,學生要從不熟悉的語言去理解原本就很抽象的定義,難免會遇到理解上的困難,但靜宜認為學弟妹不用過度擔心,可以多給自己一點思考時間,倘若仍是毫無頭緒,再請教別人:「因為自己想通的會比別人告訴你答案更深刻」。

成大數學系五大領域課程

成大數學系「分析」課程包含了高等微積分、初等分析、複變數函數論,內容旨在分析函數及空間的特性,實例如實數具有稠密性;「代數」課程包含代數學、數論、離散數學,重點為研究某些集合的結構性質,加法的交換性即為一例;「幾何」包含幾何學、拓樸學,是與圖形相關的課程;「機率與統計」則有統計導論、機率論、隨機過程,目的是學習分配來估計事件發生的機率;「計算與應用數學」課程則如計算機概論、數值分析、數學建模,會學習 MATLAB、Python 等程式語言。

成大數學系課程架構與未來發展

成大數學系大一必修是微積分、線性代數,屬於基礎課程;大二必修為高等微積分、代數學、微分方程、機率,屬於各領域的入門課;大三開始則沒有必修,同學能依興趣選修課程,若是之前有必修沒過,則會在此時重修;在大四,除了依興趣修課,有些同學會開始修研究所課程。數學教學在高中、大學最大的差別是,高中老師通常是教同學如何使用公式解題;但在大學,老師一開始會先講專有名詞定義,並舉例說明,接著證明定理,由於老師在教學中會寫很多板書,所以系上教室都必備兩倍大的板擦以及粗粉筆。系上考試也多是證明題,故靜宜提醒學弟妹務必多花時間準備,以免成績會很難看,由於數學系課程給分較嚴,所以不少同學會去修經濟、統計、資工等外系課程來拉高學期平均成績,因為這些課程會用到的微積分、線性代數基礎對數學系同學而言相對很簡單。

成大數學系畢業就是去當老師嗎?

許多人常覺得數學是一門艱澀不實用的理論學問,其實數學最常見的實務結合便是寫程式,所以數學系畢業除了從事教職、補教業之外,很多人會轉往統計、經濟、資工、工資管等研究所進修,如果繼續在數學領域鑽研,也不代表未來只能走學術圈,以代數為例,其延伸領域為密碼學,所以畢業後還可以到密碼公司、國安局等單位工作。

印象深刻的課程

在「代數學」中,靜宜學到了不同於以往的角度去觀察集合,但對她影響更深的是當時的課程助教,其「盡心盡力教學重過於寫論文」的態度讓她深受啟發;而「賽局論」則是探討怎樣做選擇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最知名的例子為「囚徒困境」,靜宜最印象深刻的是在期末考當天,老師會讓同學以賽局的形式決定期末成績。

輔修外文系的心得

因為喜愛學習語文,靜宜在大三時輔修了外文系,輔系的好處不只有讓選課較為容易,相較於雙主修,輔系要求的學分較少,讓同學更能自由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靜宜覺得外文系「語言學」課程特別有意思,她形容:「因為它是研究語言的共通性、結構,很像是理科,不太像文學院會教的課」,這門課的另一個特色是設有討論課,同學會分組討論習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數學系是很少見的。

你在大學絕不能錯過的第二外語課程

說到在大學一定要把握的資源,靜宜建議學弟妹可以多修外語課程,因為在大學期間只要繳固定的學費,就能隨意修課,可是升上研究所後,多修的課程都要額外繳學分費,相對花錢。修第二外語課程的好處不只有學語言,更能了解當地人的文化、思考方式,拓展自己的視野,成大外語課程分為全校性共同課程,以及外文系開設的二外課程,前者的選項有日文、法文、西文,由於是開放全校學生都能修課,所以較難搶到名額,課程可算作通識學分,一週兩堂課,課程進度慢,作業要求也較少;後者是在選課第一階段僅開放外文系、雙主修、輔修同學選課,不符合上述資格者要在選課第二階段才能加簽,以外文系開設的法文課為例,一週除了三堂正課,還會外加兩個小時的法文會話課,課程內容較深,作業也比較多。

將專業生活化

在大學期間,靜宜除了參加系羽,還擔任了系學會副會長,她從中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如何從零開始籌備一個活動,從召集人力、設計環節都要靠自己絞盡腦汁思考,而成大數學系最具特色的傳統莫過於「退選單傳情」,這項苦中作樂的活動甚至引起了外系同學的廣大響應。此外,靜宜還當過高中數學、大一微積分的家教,這份教學經驗讓她練習了如何把自己的專業,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給別人聽,對於她後來當課程助教有不少的幫助。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

與其說大學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靜宜認為大學是幫助學生培養興趣、認識不同的人,從價值觀的碰撞中,更認識自己。她覺得成大數學系帶給自己最多的是用數學思維看事情,讓她在面對各項研究數字時,不會輕易被表面所蒙蔽,而是能思考它背後的意義與成因,她坦言或許數學系不是在就業市場上最有光環的科系,但是只要你用心學習,將之活用於資工、統計、經濟等等領域,也能成為職場上的搶手人才。因此,在講座最後,靜宜勉勵學弟妹在大學期間,多方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相信必定能從中找到樂趣與價值。

【選科系先搞懂】基礎科學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念理學院科系未來發展

PART 2:關於考取成大數學系的準備分享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你當初是怎麼準備大學考試的?

當初在準備學測時,放學後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我就會留在教室裡跟同學晚自習,班上的家長們會準備小點心給晚自習的同學鼓勵!

Q2.你採取了什麼樣的讀書計畫?

因為我個人在數學與英文比較好,所以在這兩科上就是一直做題目。其餘的國文、自然、社會就會再詳讀過各章節後才做考古題,而有錯的地方我會再回到課本加以標註。

Q3.你是如何準備國、英作文?

國文作文的話,我的國文老師常常發文章給我們閱讀,並要求寫下心得感想,是透過如此練習累積的;英文作文方面,除了寫學測的作文考古題之外,由於我的班導正好就是英文老師,他鼓勵同學能用英文完成週記,增加練習用英文寫文章的機會。

Q4.成大數學系在申請入學階段分為哪幾個關卡?

成大數學系在學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備審資料,第二階段則是筆試。

Q5.你是何時開始準備申請入學資料?
自學測考完之後,我就開始著手準備備審資料了。
Q6.你是如何凸顯你個人的特質與成大數學系的關聯?

當時在寫自傳和申請動機時,我有提到個人對於「看書」與「數學」的喜好,正巧當時有讀到一本書《數學女孩》,我便將此書對自己在代數方面的啟蒙寫進申請動機中。

Q7.你的備審是如何準備的?

我會先確認自己要申請的科系有哪些文件要準備。相關要求的文件都準備完之後,我建議去看看其他同學的準備內容。當時,我有注意到同學做了一份自我介紹的簡歷,並以此作為備審資料的封面,我覺得效果不錯,便參考他的做法也做了一份。

Q8.成大數學系面試是採取什麼樣的形式?

成大數學系沒有面試,備審資料通過後將直接進入筆試的階段。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成大對你來說最特別的地方?
Q2、你覺得成大與其他各校相較之下,特別在哪裡?
Q3、你覺得你的系所讓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Q4、你會建議哪一種特質的學生來就讀你的系所?

想詢問講者更多問題嗎?歡迎至 IOH 臉書社團:大學科系與升學經驗交流平台 發問,或私訊 IOH 粉絲專頁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