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責任編輯:劉庭瑄

核稿編輯:張紹敏

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姚昀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誰的青春不迷惘?

活潑好動的姚昀,在國小遇到人生的啟蒙老師,啟發她認識聲音的力量,多次參加語文競賽,確立了她對語言傳播的熱愛。國中時,她轉學到注重成績的學校,價值觀因而受影響,開始追求成績、排名,成為標準的體制內學生。考高中不幸失利,內心產生陰影,她為了考好大學,再度成為讀書狂,把自己拉很緊繃。現在回首,姚昀認為那是一種病態。

「我們是被困在體制內與社會價值所綁架的學生,我們從沒真正思考真正唸大學的意義在哪」。上大學後,姚昀盡情摸索、玩樂,到大二開始感到迷惘。「我是誰?該何去何從」。她對於「自我」完全不了解,不知如何面對不確定感。她透過「參加活動」暸解自己,「自我探索是一條無止盡的路」,姚昀希望大家提早開始跟自己對話。她想對未來的自己說 :我希望你成爲自己當下也會很欣賞的人。

深厚歷史的國立政治大學 

政大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創校背景的緣故,常有蔣公銅像、校歌改寫爭議。位於十分潮濕的文山區,離市區車程約 30-40 分鐘,可從捷運市政府站、公館站、動物園站轉公車抵達。校內分佈以垂直角度觀看:山下是主要教學區,有商院、研究大樓、圖書館;山中有傳播科系、文學院、藝文中心;山上是宿舍區、創新育成中心,付 1 元即可搭乘校內公車往返。除了學校前門的商家外,學生通常會去後山覓食。

政大的特色包含文化盃比賽、包種茶節、政大金旋獎等,知名歌手如張雨生、陳綺貞、蘇打綠都是金旋獎出來的音樂人;雄鷹籃球隊由政大校友所創辦,對籃球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申請。此外,政大交換機會多且非常國際化,文藝氣息濃厚,時常有市集、藝文活動。

我眼中的政大外交系

政大外交系是培育外交人才的搖籃,雖然臺灣邦交國不多,但國際事務都需外交官來接洽,並非邦交國少就不需要外交官。外交涉及範圍很廣,從國內政治變化、國際局勢、國際新聞到你看不見的地方,都有他們的任務,需有深厚的歷史、經濟、文化知識累積,也對事物有洞察與分析的能力。

政大外交系四年課程

政大外交系大一到大四的課程安排以「外交特考」為出發點。大一學習政治、經濟、國際關係、中國外交史、西洋外交史,其中「國際關係」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學科;大二科目有研究方法、比較政府政治、國際經濟政治學、國際安全、國際組織;大三有國際公法、國際談判、領導外交決策,重點放在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交涉;大四沒有必修,系上鼓勵大家申請交換實習、研究所。

畢業不只能當外交官!

外交官並非外交系的唯一出路,外交部有外交領事人員、行政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等;也可到 NGO 非政府組織服務。姚昀提到,有部分學長姐會進入調查局,處理涉外事務;或從事商務,結合商業與外交專業;還有許多系友從事公關、行銷、記者、時事評論家等行業。

政大外交系的資源

政大外交系的人脈資源豐富,若想進外交部,學長姐、教授都樂意給予幫助。以學生的身份,可以參與哪些相關活動?例如參加「模擬聯合國」,出國跟他國學生交流;「外交酒舞會」是正式的外交場合,事前會教外交禮儀、品酒、華爾滋等等;「國際事務研習營」是辦給高中生的營隊,會邀請外交官回來分享經驗。

外交部的實習資訊主要發佈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外交部的國際青年計劃,是為期兩個月的培訓,再前往東南亞發表。正式考上外交官後,會從基礎的行政庶務做起,有 3 年在台灣、6 年在國外的輪調制度。姚昀提醒,進外交系前需想清楚,外交官背著國家的責任,並不如想像中簡單。另一方面,外交系課業不算繁重,也給予了學生探索自我與未來的空間。

印象深刻的課程

姚昀推薦大二必修「國際組織」,幫助她培養對國際新聞的敏感度、認識聯合國內部的運作,能學很多知識;「聲音製作」課程製作廣播節目,由於姚昀很喜歡聲音,所以想嘗試看。但做廣播很吃個人特質,也需要變化,回顧當時,她認為自己當時中規中矩的性格沒辦法跟聽眾有密切的互動;「初級會計」讓姚昀對商業有初步的理解,認識公司如何製作帳表,計算存貨、資產。

課外活動才是我大學生活的精華!

比起課業,課外活動才是姚昀大學生活最重要的部分。豐富的活動更讓她認識自己、培養第二專長,也體驗生活。「才子才女」是系上制服日,晚會的表演中,她與同學組團,在舞台上盡情歌唱,完成她的小小心願;另外,她也參與在系刊的編輯工作中,藉由採訪蒐集外交人、媒體人的經驗,也因此認識了知名學者劉必榮老師。

大二時,她擔任外交酒舞會的節目組組長,是她快速成長的時期,訓練辦大型活動的能力、接洽外包、樂團、驗收舞者等等;在東北亞圓桌會議中,她與東北亞各國家大學的代表一起討論東北亞共同問題,此外,還到蒙古體驗文化,在草原上騎馬 、參觀成吉思汗博物館,也感受到時間觀與金錢觀上的明顯差異。

「政大之聲」是姚昀高中就想加入的組織,每週做專題、單篇報導、音樂性節目等等,她卻發現自己對製作節目的興趣,居然沒想像中高。後來,她離開政大之聲,加入政大管理顧問社,學習如何協助公司解決問題,其中姚昀最大收穫是訓練邏輯思考,能有效率預估 Market Size,也接觸到金融業、管顧業的學長姐。

姚昀還到柬埔寨當國際志工,動手準備教案,到國中小教自然科學。「我們想給他們的東西,並不等於他們需要的東西。」姚昀發現,有些科學觀念自己覺得重要,但小朋友可能更注意其他生活小細節;姚昀也到了 IOH 實習,發現這是自己熱愛的事,可接觸不同科系、一次幫助很多人、傳達價值,甚至更瞭解自己。因為 IOH 讓她有機會前進高中、分享經驗,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讓學弟妹不要再被臺灣的教育價值、分數所綑綁。

獨立思考很難,但至少要從大學開始做

姚昀認為「突破框架的思考」很重要,不該被社會期待所綁架,一味跟著大人的期待走。獨立思考是一件非常困難、需長時間培養的能力,在大學一定要做這件事。姚昀也強調,尋找自己是件太、太、太重要的事。「自我摸索、思考自己是誰」甚至從國小就應該開始,別被成績矇蔽雙眼。「探索興趣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過程。」姚昀鼓勵學弟妹,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就都去試試看,設定目標規劃、準備備案。她想告訴每個忙碌的人們,停下來,給自己時間沈澱,才不至於沖淡對生活、思考的感覺,讓人麻木。「改變永遠不嫌晚,就從現在開始。」

【推薦觀看】法政科系比較:法律系 vs 政治系 vs 政治經濟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