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教授說給你聽系列: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林偉淑 訪談
Q1. 請簡單介紹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的特色?
淡江中文系是古典跟現代並進,理論與實務共存的科系。
系上有七個研究室,每個研究室都有自己的空間與豐富藏書,學術部分有儒學研究室、女性文學研究室,每年或隔年都會辦理研討會,我們也有比較實務的田野調查研究室,做淡水地區的田野調查;圖像與動漫研究室則蒐集了許多台灣早期的漫畫,同時也做耆老的訪談,也出版刊物《淡淡》、《淡丸》;在兒童文學研究室,同學都必須參加書本的創作,出版後會贈送到偏鄉與僑胞;編輯採訪出版研究室則負責系刊的編撰,目前系刊也有在書局發售,今年初還出版了《淡江詩派的誕生》,把淡江這60年來詩人的創作蒐集起來,同時也有寫作諮詢研究室。
由此可見,我們的資源非常豐富,每一個研究室都有老師負責帶領,也有各自的讀書會。
Q2. 你去過最喜歡的國家是哪裡?
我在念完中山大學碩士班後,到德國待了兩年,在德國美茵茲大學(Mainz University)的語言班上課,這些經驗對我後來回台灣繼續唸博士班與教學都有很多幫助。所以我也很鼓勵同學出去看看世界。
Q3. 第二外語對於學習中國文學是否有幫助?
當然有,因為這個世界很大很遼闊,而且現在已經不是侷限在自己本科系的時代,我希望學生能夠培養自己跨領域的能力,我認為學外語或是輔系雙主修,對大家都是很有幫助的。
Q4. 淡江的校風和資源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淡江的校風非常自由,也非常有活力,這幾年為了讓學生跟上時代,具備更多專業能力,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做了許多調整,例如學校為了培養學生在專業能力之外的組織、團隊精神,所以淡江的社團是有學分的。
課程方面,我們有全英文與遠距教學,比較特別的是淡江這幾年設立榮譽學程課程,學生的成績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修習,以小班菁英教學的方式上課,而各學院都有專業的榮譽課程提供給同學。這幾年淡江與Career就業情報人才資訊合作,各學院也都有經過培訓的職涯導師,我們非常希望同學不管在大學的哪個階段都能到職輔組做一些檢測,找職涯導師諮詢,幫助自己找到未來。
Q5. 淡江中文系和其他大學的類似系所相比,有什麼不同、特色或著重的地方?
淡江中文系除了學術研究領域外,還有學分學程、特別課程設計,及產學合作機會,學生可以透過課程到企業實習。同時我們鼓勵學生參加教程與編輯採訪的實務。
Q6. 系上有沒有特別的資源、實習或交換機會?
淡江中文系的交換機會很多,鼓勵同學在大三時到姐妹校,學校包括上海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等等,若同學的語言能力不錯,2014年時我們也曾到美國、日本的大學交流,2015年也有同學到德國。我們很鼓勵同學爭取交換機會去拓展視野。
Q7. 念完淡江中文系的學生,大多會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及特質?
淡江大學擁有美麗的校園,念完淡江中文系的同學都具有浪漫的情懷,因為我們的課程中都有大量的討論,就我觀察,這讓學生在思考上更為靈活,更有思辨力,而且能比較勇敢地做自己。我自己也是淡江中文系畢業,之前讀過中山與其他學校後,會發現淡江中文系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好像會比較勇敢一點。
Q8. 系上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哪些工作?
由於淡江中文系畢業的學生數量多,所以工作領域大概也很廣,可分成四個區塊,分別是教職、學術研究、公職、文字編輯,同學可依需求額外修課以補強相關領域的能力。另外,若同學的個性比較外向活潑,也許可以考慮策展的工作。我建議同學藉由修課的過程慢慢去摸索,也多利用職涯導師的資源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
Q9. 在高中時可以提早做些什麼準備,會對申請中文系比較有幫助呢?
通常想讀中文系的同學會對文學、文字寫作比較感興趣,因此不管是想就讀哪所學校的中文系,文字能力是必備的,建議同學在高中時可以投稿校刊、雜誌媒體等,並將作品整理保留下來,以證明自己的文字能力,為自己加分。至於如何累積中文系的知識,可能就是多閱讀,培養自己的思維與視野,因為中文系閱讀的廣度與深度是更多的。
Q10. 什麼特質的人適合來就讀淡江中文系?
淡江中文系當然是歡迎各種特質的同學來就讀,我們提供古典、詩詞吟唱、現代詩創作等不同領域,平常也會舉辦相關活動,像是五虎崗文學獎,非常鼓勵同學創作與多元發展,不管是古典或現代的。
Q11. 在備審資料中,最希望看到什麼內容?
我們很希望同學將自己的創作附帶在備審資料中,也可以在面試時展現,我們希望同學可以活潑大方地展現自己。
Q12. 如果可以向現在的大一新生提出一個建議,這個建議會是什麼呢?
大一同學普遍是比較茫然的,我的建議是不要慌,然後多接觸不同的課程,也可以將時間投入到社團,或是參加學術讀書會、研究室等,找老師討論未來職涯發展,不管未來想把中文當作主修或輔修都沒關係,中文都會成為你在課業或是求職時的基底。
Q13. 有什麼大眾對中文系相關的迷思,是想要對家長說明和澄清的嗎?
中文系不再侷限於古典的詩詞與文字,現在中文系的範圍更廣闊,朝著將文學創作回歸生活的方向,除了閱讀與書寫外,更要會說故事,因為在職場上同學可能需要寫企劃、面對客戶,這都是語言能力的表達,所以現在的中文系比較強調應用的層面。
Q14. 如果家中的孩子面臨校系申請,你會建議他依照興趣還是能力來選擇呢?
我覺得不管是選校或選系,到了大學之後,可以透過中文系的學習,然後藉由通識或選修課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若高中不清楚,可以先依照自己突出的能力去做參考,而且在大學還有很多轉變的機會,所以不用擔心害怕。但不論念什麼科系,積極的跨域學習都是好的,能培養自己更多的能力。
Q15. 若依照畢業後普遍的工作薪資來選擇科系,會有什麼盲點和缺點呢?
現在是一個非常實際的時代,大家習慣用量化的薪資、收入數字去評斷科系的價值。關於薪資,高中生、大學生會覺得文科生的薪資不如理科生,但當你真正進入該科系學習後,你會有很多改變的機會,其實很難說你將來一定會怎麼樣,但我覺得只要你每個領域都好好鑽研,兼備各種能力,譬如你有中文能力、又會德文,還修過商學院課程,這對於未來工作會很有優勢,因為跨領域已成為趨勢。「未來」不會是一個講究專精的時代,而是你要具備各種能力,所以你不該用現在的薪資水準去評斷科系的價值。
Q16. 當家長和學生對於校系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你會建議學生可以怎麼做?
我建議學生與家長一起到未來想就讀的學校科系看看,讓家長知道這個科系的環境與未來。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是有侷限的,會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像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這是不公平的。
Q17. 對於即將入學的新生有著什麼樣的期待呢?
希望學生在求學間不要輕易地玩四年,參加社團、修選不同領域的課程都好,好好利用學校資源,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是更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