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講座由國立東華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

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教授 林淑雅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東華教授說給你聽系列: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教授 林淑雅 訪談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跳至Q1. 當教授或老師,最有成就感或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

當然對創作本身對我是有很大的熱情,能夠累積這麼久的創作經驗,還有心得,並分享資源給年輕人,然後共同創作,成為一個團隊,我覺得是最快樂的事情。

跳至Q2. 東華的校風或資源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興置的時空背景和花蓮教育大學併校有關,再加上長時間關注花蓮許多微型工作室、在地藝術家創作媒材總合的經驗,也參考很多學校建置文創產業相關科系的思維,發現花蓮東部其實是需要相關的系所來做藝術精進與媒合的工作。

跳至Q3. 請用一句話來描述你們系的核心訓練目標

基本上,我們想要養成藝術經紀人,藝術家的專業是創作,但是在創作之後,如何讓外界理解其創作,甚至當產業想要溝通媒合時,我發現藝術家是比較害羞、較不會溝通行銷自己的,所以當他需要跟產業、外界作連結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一位代理人,猶如演藝圈有經紀人制度,藝術圈更需要有這樣的制度。對比較知名的藝術家,其實他的經紀人可能不虞匱乏,很多人都想與他合作,但是在花東這裡絕大部分的微型工藝、族群特色、部落的產業行銷其實更需要有人去媒合、理解,因此我們雖然是在東部做藝術產業,但事實上是放眼國際,要讓在地國際化!

跳至Q4. 系上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實習或交換機會?

藝創系的前身是民族藝術研究所,最早創所的聚焦是在原住民藝術,因此我們現在也延續這樣發揮在地族群工藝的特色。雖然學生們在考進來的時候,不會經過術科先行的關卡,但未來在做工藝媒合的時候,你必須了解很多工藝製作的材質、工法、產業面向必須經過的流程。因此學生雖然不具備藝術家的術科能力,但是絕大部分我們招收到的學生是對藝術有夢、有熱情、想在藝術上精進的。在四年的學習中,他會學習到工藝實作,實作的目的不是在培養藝術家,我們要培養的是對工藝的理解,比如說你今天要媒合陶藝家的作品,你怎麼去論述創作者的風格、造型特色、價值、工法過程的辛苦,甚至有一天你還要為他做產業參考價格的時候,你不可能對這個媒材一無所知。在系上工藝實作的課程中,金工是我本身的專長,而金工也是未來所有年輕人想獨立創業,最可能以小博大的媒材。另外有陶產業的部分,陶產業一旦和生活美學結合,我們期待日後原住民傳統的陶藝也會成為我們系所的特色。在東華藝創系,天然染和織品、琉璃工法也是能成其大者。此外,系上也提供 3+2 學碩士計畫,在海外交流方面,我們不只幫助本地藝術家到國際藝術市集參展、行銷原住民文化,東華大學更與 88 所國外大學簽屬策略聯盟,每年都提供學生許多交換的機會。

跳至Q5. 你認為綜合型大學相較非綜合型大學有什麼樣的優勢?

一般而言,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科系會開在科技大學,因為它銜接了整個脈絡,從職業學校、科大到對產業有所貢獻。綜合大學則比較傾向學術研究,因此東華藝創系的優勢在於學生來自普通高中,學生對閱讀、學術思考論述的能力會比較強,當他來到綜合型大學,能夠在藝術產業上有所論述,更符合藝術經紀所想要產生的藝術價值。

跳至Q6. 你認為東華的地理位置對於學校系所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地理位置的優勢為何?

我覺得距離的遙遠都是可以克服的,更何況東華最大的特色在於學生一旦來了,通常就是蹲點,他們愛東華,畢業後都想留在花蓮工作,因此在本系所訓練的過程中都很希望同學能與地方產業做結合,透過大學四年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帶給花蓮在地一些改變。東華藝創系每屆學生的特質都不太一樣,我是今年的系主任,也是大一的導師,這一屆學生非常可愛,這群孩子願意留在花蓮,找尋不同西部的新鮮事,與其說交通上有距離,學生的心是更想和這塊土地產生連結的。我覺得交通上的移動不是我們身處在花蓮感到壓力的部分,反而是能讓你更去在地思考、讓心更自由、沉澱,了解自己在場域中的價值還有哪些可能性。

跳至Q7. 請問系上的同學通常來自各縣市的比例為何呢?

對縣市的比例,我沒有辦法很詳述,因為招生方面,我們在網路上都有數字,但最大的比例來自台北、新北和高雄,目前我們也盡量網羅在花東地方可以就近就學的學生,因為能夠幫助花東的孩子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情是我覺得很棒的事!

跳至Q8. 備審資料中,你最常看到的錯誤或是缺點是什麼?

學生必須告訴我們他對這個系所的嚮往,所以自傳很重要,自傳中肯定會有些理由告訴我們你為何選擇藝創系,但我們還需要了解學生的特質,因此在他個人的備審資料裡面,他對社團的參與還有班級服務、擔任幹部這些相關資歷,對其個人本身是有加分的。因為目前產業就是打團體戰,那在東華藝創系「與人合作」這點尤其重要,幾乎是從大一課程開始,學生就會發現他必須跟同學建立夥伴關係,包含作業的討論、繳交方式、在工坊的學習甚至到了大三的畢業製作全都是以團隊進行。

跳至Q9. 備審資料中,你最希望看到什麼?

我們期待看到同學是社團的負責人、班上的領導者或具有團體合作的經驗。除了書面資料以外,東華藝創系還設有面試關卡,我們會從面試中觀察同學是否符合他在紙本上的論述。

跳至Q10. 系上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哪些工作?

其實學生的就業面向很廣,有些同學因為工藝課的訓練而啟發他的創作魂,選擇繼續在工藝產業深耕,更多同學是選擇當畫廊經紀、或者進入產業當公關、成為撰寫或執行企劃的專業人才。系上目前也有「藝創幫幫忙」這個臉書群組,裡內的成員便是由歷屆藝創系學長姐們組成,大家會互相提供許多工作機會資訊,是相當寶貴的平台。

跳至Q11. 現在學生在選擇大學校系時,你認為最需要考量的點有哪些呢?你會建議他們如何著手進行呢?現在的學生在求學、選科系上,需考量的點跟你當時的年代有什麼不同?

面對高中生選志願,許多家長都會擔心,而我的觀察心得是目前已經沒有某種專長可以支撐你人生所有的就業、興趣以及發展路徑,意思就是現在社會變遷太快,你眼前看到的就業機會很有可能在你學成的時候,就已經爆滿了,因此我會比較鼓勵學生、家長依照學生的興趣選項去做發展,因為目前各個系所對跨校、跨系修課非常開放,因此學生若能選讀他感興趣的科系,基本上就能無怨無悔。至於若要同時兼顧興趣與就業兩部分,他可以在東華大學四年的修業裡,摸索修習他所感興趣的、對於日後就業有更大發展的課程。而我認為家長的期待絕大部分也是斟酌同學的興趣發展,在藝創系裡,不論你要走學術論述、工藝創作、甚至是社區服務,我們擁有的選項是非常多元的。

跳至Q12. 有什麼對你們科系相關的迷思,想要和家長說明澄清的嗎?

就我近幾年的觀察,我發現有些家長對藝創系的熱愛甚至超越學生!因為我們在歷年面試中,除了安排學生進入工坊裡做一些活動之外,我們也會和家長交流,從言談中,總是發現家長對藝創系、文創產業的概念非常專業,有非常多家長都具有藝文行銷背景。或許同學在過去高中的學習歷程裡,不能完全理解他到藝創系的真正目的,但我發現家長都是非常深思熟慮的,很用心去理解就讀藝創系需要的先備條件和未來發展。

跳至Q13. 當家長和自己小孩對於校系的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你會建議家長該怎麼做呢?

在家長的認知中可能是大學四年要好好學習,趕快畢業,但是當學生在藝術、行銷或者社會參與方面找到熱忱時,那種力量是讓我們非常驚豔的,當學生發現自己願意在這個領域發展,他已經是無所求,他只是想要擁有一個創作的環境。而我相信因為現今的資訊開放,學生透過多元管道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選擇,家長不妨就信任學校、尊重孩子。

跳至Q14. 對於系上相關產業體系的未來發展,教授有什麼看法呢?

藝創系目前有七位專任教授,領域囊括藝術創作、學術論述、經營管理、文化資產相關,但藝術產業囊括的面向是非常廣的,我們未來還是會有新的夥伴加入,縱觀目前國際上的跨域策展,包含微電影、戲劇展演、舞台表演,這些藝文展演型態也都在東華藝創系正醞釀成形的計畫中。

跳至Q15. 你覺得如果高中生選擇自己真正有熱忱的科系,對他未來發展有什麼幫助?

家長對同學的升學選擇當然是非常慎重,我認為家長會比老師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發展方向,反觀我們在藝術的這條路上,常一直被告知:「興趣不能當飯吃」,但是在藝創系,興趣真的可以當飯吃!可是同學也必須不斷問自己:「你所看到的興趣是你所看到的表向?還是你真的蹲點、下過功夫的?」興趣是掛在嘴上的,真正往下深根的苦功是你必須要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行為。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