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台北 愛台灣且願意盡最大力量幫助年輕人的何伯伯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朋友,不要任由你的未來以它的方式到來,聽完本段演講,深度思考規劃你的人生藍圖」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林佑珊、薛家悅、陳禹秀、唐千惠、范容瑛、林蓉萍、林子盟、李宗翰、李效慈 協助 責任編輯:蔡汶靜 核稿編輯:林立麗

陽明大學 醫學系 黃浩然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陽明大學醫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只要喜歡,就放膽去做吧!

讀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試、忙碌的實習生活......,人們對醫學系學生的印象,往往是專注於課業上、刻苦讀書的一群資優生;在這之外,醫學系學生還有什麼發展的可能?現在就讀陽明大學醫學系三年級的黃浩然,秉持著對母校附中和公眾事務的熱忱,走出不一樣的求學之路。從大一參與系上壘球隊、人文醫學營,到創立陽明大學附中校友會,浩然相信,「只要喜歡的事情,就放膽去做!」究竟如何在忙碌的習醫過程中維持課業與課外活動的平衡?參與公眾事務又能與醫學激盪出什麼火花?

不只是求知,也是來練身體的——陽明大學

位於台北市唭哩岸山上的陽明大學,是座依山而築的大學。只要走出宿舍,就能將台北市美麗的夜景盡收眼底;且教學區、住宿區、操場都位於山上,爬不完的階梯、等接駁車上山是陽明大學學生共同的校園記憶,也因此戲稱自己「不是來求學的,是來爬山練身體的」。

鄰近捷運石牌站,距離熱鬧的台北市區約捷運 20 分鐘車程,周邊有石牌夜市可滿足日常飲食的需求,若有機車也可到北投、天母、士林探索美食。在住宿方面,大一保障校內住宿,大二以上則要抽籤,但幾乎所有學生都可以抽到宿舍,可減輕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裡生活的負擔。而跨領域學習方面,陽明更與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合作,設立台聯大系統,讓學生可以跨校修課或雙主修,以拓展學習的廣度。

此外,校內有一個特點是服務性社團眾多。陽明大學前身為陽明醫學院,當初創立旨在彌補偏鄉醫療資源的不足;現雖轉型為研究型大學,但仍保留著服務偏鄉、人文關懷的特色,學生投入醫療服務隊、精神醫學服務隊、人權隊,利用寒暑假期間到偏鄉進行衛生教育或做簡單的健康檢查,協助偏鄉醫療發展,也將所學回饋於社會。

六年的習醫之路

從基礎醫學課程、臨床訓練到實習,幾乎每兩年就要換一次生活模式的醫學系生活,到底在這六年間會歷經什麼樣的轉變呢?目前就讀大三的浩然,將分享他已經歷過的大一至大三,也簡單介紹大四以後,醫學系學生會面臨的國家考試與層層訓練。

大一、大二:承先啟後,是多元探索的好時機

大一的課程以基礎學科和通識課程為主,基礎課程如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與普通生物學,還有必修的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等生物的基礎,是承接高中與大學知識的橋樑。通識則能探索其他領域的知識,如浩然曾經修過「音樂與生活」,週週都要聽音樂會;以及走遍校園認識植物的「植物辨識」。他建議學弟妹,大一、大二是醫學系相對清閒的時期,最好能趁此時多去系外探索興趣、參加社團活動或做任何喜歡的事情,因為以後課業只會越來越重。

大三、大四:像個高三生一樣孜孜矻矻

從大三起開始進入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解剖學」介紹人體每個肌肉、神經、血管等組成的名字、功能、對身體部位的影響;「組織學」則剖析身體組織內的運作,例如透過腸胃道切片來認識腸胃道內不同細胞的功能和交互作用;而「生理學」是了解體內生理的作用機制,像是了解肺泡(Alveoli)是如何與肺動脈進行氣體交換的;「胚胎學」則需要一點想像力,了解人體器官從受精卵發育到成形的過程等等。大四起還有藥理學、病理學等等,是課業負擔相當沈重、有如回到高三的時期。因為要學的太多,陽明大學醫學系學生會同心協力製作「共同筆記」,學長姐會為學弟妹留下考古題以因應繁重的課業和考試。大四結束後,將面臨第一階段國家考試,考的是基礎醫學筆試與大四課程範圍,通過以後將在大五進入醫院見習。

大五、大六:臨床技能逐步提升

由於陽明大學鄰近台北榮總,學生通常在大五開始進入榮總體系或是宜蘭的附設醫院見習。大五時為見習醫學生(Clerk),跟著醫師看診、了解醫師面對各種情境時的臨床處置方式;大五、大六之間,可以外調到其他醫院見習以拓展視野;大六則轉為實習生(Intern),學習做一些簡單的臨床處理。在這段期間,臨床技能會逐漸進步,將過去所學的醫學知識實際應用在診治上。到了大六畢業後,就是第二階段國家考試,通過後即可取得醫師執照。

畢業以後:取得執照,才是真正的開始

歷經六年醫學知識和臨床訓練的學習,終於取得醫師執照,然而,成為專業醫師的實戰之路才自此展開。為了累積豐富的行醫經驗,接下來有一連串的考驗:PGY(Post graduate year)兩年的不分科住院醫師;申請到不同醫院的專科學習,擔任住院醫師(Resident),2 至 4 年以後考取專科醫師執照;接著才是住院總醫師(Chief resident),直到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Visiting Staff)。

身為醫學生的使命與關懷

「大體解剖課」是醫學系特有的課程,學生要到大體實驗室裡去看真正的人體,直接觀察骨頭、肌肉、器官、神經在人體上的分佈和樣貌。浩然分享,當第一次接觸大體老師時,感受到他曾經是個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己的生命故事,這樣的衝擊讓浩然體悟到身為醫學生的責任之重,了解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每一個有生命、有情感和故事的人,在從醫之路上,必須以慎重的態度去做每一個決定。另外,加袍典禮更是陽明醫學生習醫之路上重要的里程碑。透過朗誦醫師誓詞、由師長的手中接上白袍的儀式,象徵從醫界前輩獲得肯定與祝福,正式成為可以進入醫院學習的醫學生。

帶著信念勇闖未來

起於對母校師大附中的熱愛,浩然在大二時在校內創立了附中校友會。在過程中曾面臨許多質疑,但是他仍然秉持信念繼續前行、和其他學校的附友會交流,建立起陽明附中校友會,期待透過校友會的連結,團結陽明校內的附中校友,共同分享高中時期的記憶,也連結學長姐之力,幫助附中學弟妹適應大學環境、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此外,浩然也參與了人文醫學營、附中幹部訓練營等等。在活躍於公眾事務的過程中,他培養出對人文的好奇與關注,而如此精神也可與醫學所強調的人道關懷有所呼應。

Don’t stop thinking!

人類最可貴之處在於擁有可以思考的大腦,身為世界上唯一會思考、能發展出許多先進科技和社會制度的動物,浩然勉勵學弟妹"Don’t stop thinking!",面對生活中每一件瑣碎的事,無論是身邊朋友的想法,或是社會上正在發生的現象,都應該抱著好奇心去關注和反思。

浩然提到,陽明大學醫學系相較於其他科系來說,在未來生活或職涯的發展上都相對穩定,也因此更要以「沈溺於安溺使人凋亡」為惕,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充實自己、自我提升,才能勇於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推薦觀看】披上白袍的責任,你真的清楚嗎?先看看在醫院的實際工作樣貌分享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