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短期實習還是長期實習?
短期實習通常安排在寒、暑假,長期實習則多以一年為期。由於公司經常要求實習生一週內能有兩到三天進辦公室,若你自認開學後無法抽出足夠的時間,就可以考慮短期的寒暑期實習;又或者你想多方嘗試不同領域的工作,也可透過短期實習一探究竟。
如果你審視自己的課表後,認為每週抽出兩、三天進辦公室不是件難事,就可以考慮長期實習。長期實習的好處在於,你能有足夠的時間摸索並持續增進工作表現,觀察職場生態,研究上司的思考模式。
問題二、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在大公司裡,各部門之間有明確的分工、穩定的制度,你可以在所屬部門內接受專業的職務訓練,接觸到最新的產業趨勢,但在大公司內若想輪調部門、針對公司決策表達個人意見,可能比較困難。
而小公司、剛起步的新創產業組織較為扁平,也沒有明確的制度規範,員工經常需要跨部門支援,工作時間較長;但小公司的自由程度相對較高,實習生的意見也可能直接傳達到決策者耳裡,實習生較有機會看見自己對公司的影響力。
問題三、可以申請與本科系不相關的實習嗎?
實習是進入職場前的試金石,若你對未來想應徵的職位有明確想法,可以直接找該職務的實習職缺,提早了解產業動態。如果你感興趣的產業與現在就讀的科系無關,更建議你及早申請實習,趁著公司對實習生的科系門檻要求較低,先累積實務經驗,對畢業後的求職多少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有興趣」不代表你能適應這份工作,到相關領域實習,或許能戳破你的粉紅泡泡;認清現實,再另尋他路,未嘗不是件好事。
找到實習,別忘了調整心態
大部分學生都把「實習」當成「實作學習」,認為學校教的課程太過理論,實習能夠學到更多接軌職場的實務能力,這樣的想法固然沒錯。但筆者認為,你更應該試著為公司「創造價值」,思考自己可以怎麼運用學校所學來協助公司業務?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實習生,怎麼可能為公司帶來影響?
影響力不分大小,即便你做的是瑣碎、重複性高的工作,你也能想辦法提高效率、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工作,並且做得更好;這不僅提升部門的效率,也創造出自己在職場上的價值,最後內化為自己的專長與人格特質。
實習前若能端正心態,不要光想著「我是來學習的」,而是想辦法「幫助公司進步」,最後的成長都會回饋到自己身上。(推薦文章:你選擇無憂地做擅長的事,還是用顫抖的手接下不擅長的任務?)
打工賺的薪水可能比實習還多,那實習的意義是?
1. 打破你的自以為是
查看人力銀行開出的職缺,徵才條件不外乎是細心、獨立作業、具抗壓性⋯⋯,乍聽之下好像不難;但當你進入職場,如果上司要你回覆客戶一封簡單的信件,你會注意稱謂及措辭口吻嗎?如果公司臨時交辦的業務,是你過去從未接觸的領域,你能夠在期限之內達成目標,並且符合公司的期待嗎?
職場上所謂的「工作態度」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如果你不曾實際透過實習檢視自己的工作態度,未來在求職面試時,說得再口沫橫飛,都只是吹噓。(推薦講座:你認真就會吸引到認真的人!公關教我的拚命精神)
2. 發覺能力上的不足,及早補救
透過實習,你能提早發現職場與學校的差異,或許是學用落差,也可能是過去被你視為「沒有用」的理論課程,在職場上其實非常重要,卻被你當成廢課睡掉了。擁有學生身份,你還有機會在實習之後,回到學校加強自己的不足之處。
3. 跳脫學校同溫層,學習不同的思維模式
平時在學校所接觸到的人,大多年齡相仿,想法與思考方式也相近,但在實習中,你的主管、同事不僅來自不同背景,還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你會看見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及態度。多多觀察,與前輩們聊聊天,說不定會打破你以往的價值觀、開拓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