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中興大學企管學系的經驗分享
四年拿下兩個學位 我在熱愛的領域發光
大學入學前就做好四年規劃,善於以計畫主導生活、安排跨領域學習的梁㝢涵,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學期間除了雙主修行銷學系,亦積極參與校外活動,在熱愛的領域中發光。㝢涵家中排行老大,對父母從小加諸於身的期待,讓她渴望擁有更多自由選擇,因此從未侷限於系所課程。一次課堂中的團體報告,引發了她對組織行為的興趣,未來也決定進一步報考中央人資所,針對人力資源進行深入的探究。
系所活動資源多—中興大學介紹
「以農立校」著稱的中興大學,位於臺中市南區,距離火車站僅 10~15 分車程,學生搭乘公車更享 10 公里內免費;如有校內通行需求,也可使用 oloo 共享滑板車,目前校內已有多達 11 個站點。中興立校悠久,與成功、中山及中正大學組成了臺灣綜合大學系統,學生可享有跨校選課及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校內本身也有規劃豐富的實習活動,包含磐石產學研究中心、實習博覽會、歷史週、園藝週等,學生可依自身需求選擇參加。此外,校內設立的雙聯學制,每年皆開放學生至海外合作校就讀之機會,讓學生能以較短的修業年限,同時取得二校學位。
產銷人發財?中興企管 5 大核心領域
「給學弟妹的選系建議是,先選系再選校,儘量以你喜歡的教學方式為考量。」㝢涵分享,當初自己透過繁星申請入學,在選系時,除了參考高中性向測驗結果,也發現自己很喜歡企管系會採用個案分析的方式授課。企管系有「五管」領域,分別是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及財務管理(產、銷、人、發、財),㝢涵當時爭取募資專案實習生時,以 Taiwan Bar 手帳的群眾募資案例進行分析讓大家了解五管到底在做什麼?在「生產管理」方面,需先確定募資目標、做前測問卷、產品交付及服務回報等,也就是化投入為產出的過程;「人資管理」方面,則涉及到招募任用、訓練發展、薪資獎酬、績效考核和員工關係,如同募資專案之達標獎勵制度;「行銷管理」方面,就涵蓋了產品、價格、通路及推廣,㝢涵從中發現受眾與使用者差異之狀況;「財務管理」方面,則可透過購買人數與銷售占比,觀察產品的銷售順序調整;最後是「研發管理」,著重企業於研發階段的管理需求,因此㝢涵也進一步規劃受眾比較表,最後成功錄取募資計畫的實習生。除了以上的個案分析,企管系更提供眾多獎助學金,例如金額上限 20 萬元的入學獎學金、商業競賽榮譽獎學金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中興企管系四年學什麼?
大一必修課程包含企業概論、管理學、計算機概論、微積分、會計學等。以管理學為例,四大管理功能聚焦於如何妥善安排組織內的人與事,分別是規劃、組織、領導及控制。㝢涵分享,領導章節可透過分析領導者的行為觀點,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大二開始,必修有統計、組織行為、生產與作業管理、企業倫理等,以組織行為為例,透過研究企業內部員工,了解其擁有之技能,可進一步判斷對方是否適合擔任管理職。
進入大三,必修課有企業家講座、商事法、財務、策略管理,以及選修課的問卷調查與分析、廣告決策分析、招募與甄選等等,㝢涵提到,商事法會學四種法律,包含商業登記法、商業會計法、公司法與票據法,除了解企業相關法條以外,教授也會以實際案例輔佐說明,例如:創業競賽中,學生需根據相關法規為自己的公司取名。到了大四,則可選擇人力資源管理專題、預測方法、國際貿易等選修,以及全英文授課的 EMI 課程,如創新管理,教授會使用指定的英文教材、考題,提供學生全球化的學習觀點。(想進一步了解課程內容,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這堂必上
「我想推薦生產與作業管理、問卷調查與分析,以及招募與甄選。」㝢涵說生產與作業管理這堂必修,教授會將班上分為製造業組和服務業組,全班以虛擬公司的方式進行決策運作,可充分體驗跨組交流合作之機會;問卷調查與分析,則會培養資料編碼、信度、效度分析等資料解讀之能力,對於學術或職場應用都大有幫助;最後她力薦「所有科系都應該來上招募與甄選。」因為課堂會邀請外部講者及面試官,實際教授履歷撰擬技巧,並提供模擬面試,是未來求職的加分關鍵。
雙主修行銷系 和企管系差在哪?
「很多人會問,行銷是在做直銷嗎?賣東西是不是打廣告就好?」其實,行銷的三大領域包含了策略行銷、流通管理和消費者研究,策略行銷著重在產品、價格、通路及推廣方面;流通管理可以學到採購相關策略;消費者研究則以受眾思維,思考產業發展、產品規劃等面向。對㝢涵而言,企管雙主修行銷是一種思維衝突,企管注重的是公司長久營運,行銷較聚焦於顧客面,因此也養成了她換位思考的能力。
新聞社、泰倫科技公司實習
除了加入新聞社,訓練自身獨立且中立的思考,㝢涵還主動面試新創公司,徵選上泰倫科技募資專案的實習生,接觸人才發展相關業務。泰倫科技主要透過線上預約平台,以募資方式,辦理個人或團體讀書會、培訓,而她在工作中會協助平台文案、訪談稿、新聞稿等撰擬,偶爾出鏡拍攝,闡述募資專案之理念。㝢涵分享,雖然實務工作和學校理論有落差,仍盡力應用所學,獲得了良好回饋。
不只跨領域 更要跨出舒適圈
自覺四年來狀態永遠「忙碌中」的㝢涵認為,大學不應該只有讀書,豐富的活動、實習、會議、與社團經驗,幫助她走出原地,未來也即將走上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說服力溝通,是我一直以來缺乏的能力,但一切只有透過實務經驗,才能讓你成長得更快。」因為,無論是企管或行銷系,都與生活相當貼近,唯有主動跨領域、才能跨出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