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張紹敏

長庚大學 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李怡禛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長庚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李怡禛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你能用管理的精神來解決問題嗎?

「人生無處不管理,不講企業,就是先把自己管好。」任教於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李怡禛老師介紹道,從考大學的讀書計畫、醫院的人才留用、非營利組織如何解決資源不均的問題,背後全都靠「管理」。

長庚工商管理系的前身為「工業管理學系」,目標是替台塑企業培養生產線上的管理人才;隨著集團擴大,加入更多元的商管課程,因此更名為工商管理學系,與企管系所學相當類似,皆著重「五管」領域(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科技管理、財務管理)。因應跨領域和 AI 興起,工商系的老師時常受邀與工學院、醫學院合作,系上也導入數據分析與程式撰寫課程,但李老師認為,最重要的仍是能用企業管理的精神來解決社會上的問題。

想讀管理,先知道這幾件事

「為什麼讀了管理相關科系,進職場仍要從基層開始做?」李老師回應,懂得被管理、觀察什麼樣的主管是自己欣賞的,才能成為好的管理者。「主管有分成基層、中階、高階主管,越到高層,所需的人際關係、對事情概念化的能力要越好;越基層的主管,所需的專業能力則越多。」因此,不論是課內專業或課外活動,都是重要的學習機會。如今,企業各個部門都在導入 AI、大數據等相關應用,以人力資源管理為例,IBM 已開始用機器人來執行面試。李老師提醒:「許多同學覺得自己數學不好才讀社會組,但已經沒有人可以躲掉數據分析和程式語言了!」

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核心課程

課程從「計量」開始,大一、大二包含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以及企業管理的概念性課程;大三後進入「五管」領域,讓同學探索對不同管理場域的興趣所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時,所有同學皆必須進行兩個月的企業實習;大四則可安排交換學生、個案競賽等海外交流活動。系上將課程分成三大模組——工業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同學一旦有較明確的興趣,便可依此分類選修課程,在求職時更容易突顯專長。此外,系上也設有 AI 產業通論、程式語言、FinTech、供應鏈等趨勢課程。李老師強調,跨領域沒有那麼可怕,也是同學在未來必須擁有的核心能力。

什麼是「台塑融滲式管理教育」?

「長庚是台塑集團創辦的學校,可以說承襲了很多台塑的管理精神。」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邀請許多台塑集團四大公司、總管理處各單位的高階主管擔任企業講師,讓同學時常有機會與主管面對面互動。在暑期的「深耕學程」中,同學也能到南亞科技、麥寮六輕工業區、台塑樂活圈等單位實地參訪,深入了解造就台塑集團成功的元素。 

「台塑也提供豐沛的實習機會。企業實習是非常重要的年度大事,所有單位都經過老師們審核、挑選過,確保有督導主管和指導老師,同學絕對不會是去打雜,回來也得繳交成果報告。」李老師提到,有些同學在實習後確認「以後絕對不要走這行」,有些同學在實習期間為公司爭取上億訂單、接待外國客戶,其實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探索。

跟全世界的對手競爭!個案競賽與國際交流

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在每年九月前後會舉辦國際性的個案競賽,在賽前一個月提出企業經營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同學準備提出解方,「既然是到美國比賽,你的對手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全程要用英文做簡報、回答評審提問,是培養國際視野很棒的訓練。」另外,荷蘭的奈爾洛德大學(Nyenrode Business Universiteit)每年皆提供碩士班獎學金給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同學,甄選方式亦為個案競賽,脫穎而出者即能得到奈爾洛德大學的 MBA 門票,而目前完成學業的同學多數皆留在荷蘭工作。此外,系上也大力支持海外交換,提供同學一年約 30 萬的獎學金。(更詳細的碩士雙聯學位、美國台塑實習詳情,請點選影片觀看)

私校最低學費,為什麼?

「整體來說,我們的學費應該是私校最低,因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從小家窮、沒錢讀書,因此堅持學費不要太貴。」以長庚工商系來說,每學期學費約為 38,000 元,宿舍保證住宿,並針對成績優異者、弱勢學生、原住民提供相當豐厚的獎助學金。 

李老師特別介紹,於 2020 年 9 月入學的同學,若藉由申請入學進入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且成績為前 10%,長庚將提供四年四十萬的獎學金,相對應的條件則是必須完成「菁英計畫學程」,內容包含英文門檻、海外交流經驗等。另外,在學制方面,若符合相關規定,同學亦可申請三年提畢,及早進入職場或攻讀研究所。「同學都已經是大人了,我們就是提供多元而彈性的選擇,走哪一條路,還是看同學自己的選擇和對自己的期待。」

我適合讀工商管理學系嗎?

李老師認為,讀管理的優先條件是「必須喜歡跟人一起工作」,如何與人交談、透過語言影響人、組織起有共同目標的一群人,是管理者的必備技能。而對各領域都懷有好奇心者,也較為適合工商管理學系,系上也不乏自然組的同學。那麼,該如何鎖定自己適合專精的領域呢?除了藉由打工、實習來探索,李老師也推薦同學在學期間就開始訪談企業主管、父母,或向輔導老師尋求資源,切勿設限自己「一定不會做什麼」。在跨領域當道的時代,李老師認為,唯有能在面對不同背景的人時,都能用對方了解的語言來解釋專有名詞、明白對方的為難之處,那才是成功的跨域者。

知識能轉變命運,助人前得先強壯自己

李老師笑說,高中畢業時其實也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才進企管系探索。當時她曾在便利商店、KTV 打工,直到大三的一次家教經驗,讓她決心要用「知識與讀書來賺錢」,也因此一步步踏上教職路。李老師結合了教育科技碩士和企管博士班所學,投身人力資源管理的場域,近來更選擇「幽默心理學與職場玩興」作為新的研究方向,將業界趨勢帶入教學現場,也把對新世代年輕人的觀察反饋到企業內部,不曾間斷學習。李老師堅信知識的力量,也鼓勵同學們:「要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強壯自己。」世界上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幫助的人,期許同學們都能藉由知識來影響社會。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