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陳彥妏 核稿編輯:林立麗

大同大學 事業經營學系 教授 廖子賢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大同教授說給你聽系列:事業經營學系教授 廖子賢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當初為什麼想從事教職工作?

最初從事教職是因為想要多和年輕人互動,希望自己即便年齡增長還是可以保有熱情與活力,但是在實際教書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更重要也更有意義的事,我認為可以影響一個人是很酷的事,但如果我影響了一個人,而他又去影響了社會,這就是更酷的事情,所以我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幫助同學們在未來畢業後回饋社會,甚至是改變社會。

跳至Q2. 當教授或老師,最有成就感或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

我跟學生的互動像朋友,有時候學生會來研究室找我,說:「老師,你還好吧!」或是:「老師,我看一眼你就走了。」我覺得這不是成績上的回饋,而是另一種讓我更感動的關懷與交流。

跳至Q3. 大同的校風或資源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過去大家對大同的印象可能是相對保守,但這幾年我們開放了很多,校風變得更多元活潑。大同大學相當注重學生跟產業間的連結,大同公司在大同大學還是工專的時候,就扮演著學生跟產業間的橋樑,有很多學生實際到公司實習,並且每年我們也會帶全校學生參觀大同公司,還有實務講座、競賽機會和實習,大同公司和我們很多在各領域上有成就的校友,都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實習機會,校友們也很樂於來課堂上跟學弟妹分享,所以我覺得大同大學最不一樣的資源就是跟產業的連結。

跳至Q4. 你認為大同大學和大同公司的建教合作對於學生的優勢是?

首先,每年我們都會帶大一新生參觀大同集團不同的廠區,讓學生除了在課堂學到理論,還能實際到生產線來看生產過程;第二個是我們可以透過產學合作,邀請學生參與專題計畫,並且了解產業現況;第三個優勢就是豐富的實務課程,我們有很多業界講師是大同公司的高階主管,他們會把最即時的產業現況帶給大同學生,讓學生更能掌握趨勢。

跳至Q5. 請用一句話來描述你們系的核心訓練目標

大同事業經營系會學習一般企業管理課程,包含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等等,此外,我們很強調語文能力,除了英文必修以外,還必修兩年日文,這讓系上同學在求職時更有優勢。 我們系上課程分為會計財經學程、行銷學程、國際經營學程三種,同學可以依據興趣選擇。會計財經學程培養金融業、會計、保險業等未來人才;行銷學程涵蓋行銷管理、廣告、創新創業、電子商務等;國際經營學程則有許多全英語授課課程,同學有很多是國際生與陸生,因此相當注重跨文化能力和國際觀的培養。 大一主要學一些基礎科目,同學可以多跟老師、學長姐交流,了解未來趨勢與授課內容,同學大二則要選擇學程,但是在大二到大四過程中也保留彈性,同學可以轉換或是修習一個以上的學程。

跳至Q6. 你們系和其他大學的同系、類似科系相比,有什麼不同、特色或著重的地方?

大同事業經營系課程內容跟一般企業管理系是相同的,但我們又特別注重和產業的連結、創新創業思維以及國際化。首先,我們有很多經營實務講座以及業師的共同授課,再來,我們經營學院這幾年有推行「媒客松」活動,希望讓同學針對一個議題進行跨領域交流,培養更開闊的視野和創新創業的想法,甚至在畢業後可以把批判思考能力和熱忱應用在創業上面,最後,在國際化方面,我們除了有英文日文必修以外,今年配合南向政策也舉辦了一系列東南亞文化的活動,例如招募系上同學當志工,幫新二代學生做課後輔導,此外還有移地課程,讓同學不僅了解一個議題在台灣的狀況,也能到海外跟姊妹校交流不同觀點。

跳至Q7. 系上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實習或交換機會?

我們系上有個實習和畢業專題二擇一的畢業門檻,實習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個就是大同公司每年暑假都會給我們學校一定名額,讓我們利用八週完成 320 小時的實習,第二個是校友提供實習機會回饋系上,最後就是學生自己在校外找實習,再讓系上委員會審核。 我們的國際交流有三種方式,第一個是半年或一年到海外的姊妹校交流,第二個是在寒暑假期間,到姊妹校參與營隊或是活動,或者有些課程設計就包含了短期的移地教學,第三個就是雙聯學位,學生可以在大同念一年,加上到海外姊妹校念一年,就能拿到兩邊的碩士學位。

跳至Q8. 實習經驗對大學生來說重要嗎?

我覺得實習是必要且重要的,因為學校主要還是傳授知識,儘管大同大學提供許多實務課程,但是實際上有進入產業的操作經驗,比在課堂上天馬行空的想像更為重要,就算到了一個公司實習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經驗也是可貴的。而對企業主來說,實習是人才培育的前哨站,我們有的同學大二到公司實習,大三大四時公司會繼續聘請他們當工讀生,甚至是讓他們畢業後直接進到該公司工作。

跳至Q9. 系上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哪些工作?

我們系上畢業學生會進入很多不同的領域,因為課程涵蓋了所有企業管理需要訓練的科目,所以不論是在金融保險、一般公司行號、外商公司、或是公務機關,都有我們的校友在其中。

跳至Q10. 對未來 20 年經營管理相關人才在各個產業上發展的想像?

我相信未來 20 年還是持續需要企業管理相關人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未來我們的工作場域不限於台灣,人才必須要更能應變彈性,擁有更開闊的視野及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跳至Q11. 什麼特質的人適合來就讀你們系?

除了要有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外,還要有「勇於嘗試」的特質,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讓這些經驗的收穫能夠應用在未來創業與領導上。

跳至Q12. 備審資料中,教授最希望看到什麼?

現在有越來越多同學會把備審資料做的很精美,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些資料的格式或是內容順序都大同小異,但其實要有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即便你是用手繪的插圖,或是針對某個小活動拍照寫下心得,只要能在備審資料中讓老師知道你參與活動的收穫,就是最可貴的。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你也可以在無形中引導老師來問你相關問題,這樣你在準備面試也能更有方向。

跳至Q13. 入學面試中,教授最看重面試者的什麼部分?

我覺得面試最重要就是「樂於分享」,建議同學不要把面試看得太嚴肅或是嚴重,適度告訴自己,要用經驗分享或是說故事的方式,讓老師知道你的答案。在問答過程中,我們不見得會考你專業能力,畢竟企業管理系對很多同學來說還是很陌生的,我們反而比較希望同學針對議題或是個人經驗做分享,例如我們會針對備審資料當中的遊學、社區服務或是社團等經驗問問題,也非常樂見同學在活動中有一些心得。

跳至Q14. 在高中時可以提早做什麼準備或參加什麼活動,會對申請你們系比較有幫助呢?

建議同學多了解新聞時事,例如經濟議題、企業資訊或是企業家的自傳,了解不同產業在做什麼事情,也可以多參與課外活動或社團,尤其我們系需要有溝通和領導能力的同學,所以如果你在高中曾經實際投入活動,不管是帶領團隊、與人交流、尊重別人意見、或是自我表達,都是很重要的經驗與能力,也會讓你在大學更游刃有餘。

跳至Q15. 高中升上大學後,同學在學習心態上該有怎麼樣的轉變?

很多同學會覺得大學由你玩四年,因為大學沒有老師、沒有爸媽管,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但這也意味著事事都要對自己負責,上課要學什麼,未來職涯發展是什麼?這個領域能不能走一輩子,這都需要同學問自己,上課要不要聽,結果也是自己對自己負責,所以我覺得在心態上,「責任感」是大學和高中最不一樣的地方,大學是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的。

跳至Q16. 普遍來說,你覺得現在的高中生需加強哪些特質?

現在高中生比以前更有自信,也更勇於表達自己,這是優勢,但是過度自信往往會變成自我膨脹,因此我認為,覺得自己不足的時候,要放下身段,並且找時間自我充實。

跳至Q17. 現在學生在選擇大學校系時,你認為最需要考量的點有哪些呢?會建議如何著手進行?

我非常鼓勵同學依據興趣走,如果是想要考到某個學校然後轉系,必須考量一些風險,有些學校轉系可能沒那麼容易,而且如果先選了喜歡的學校,進去到大二或大三才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或是跟自己預想的差很多,就會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因此我會建議同學跟隨自己的興趣,選填志願前,可以先預想自己未來二十年、三十年後的樣子,再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學系。

跳至Q18. 你覺得依現今畢業後普遍的工作薪資、熱門或冷門來選擇科系,會有什麼盲點或缺點?

用薪資導向選擇校系,我認為不那麼絕對正確,如果你發現某個學系的畢業薪資很高,你會因此去做自己可能二三十年都不喜歡甚至討厭的工作嗎?我認為要去衡量自己是否會後悔。此外,如果你在冷門學系的領域表現好,你就是箇中翹楚;如果你的學習態度或是工作態度沒那麼好,即便是到熱門產業,你還是會被淘汰,所以我覺得還是本著自己的方向和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跳至Q19. 你覺得如果高中生只按照分數填志願,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每個學校都有不一樣的發展主軸或是專精的特色,不見得以分數來排列是最好的,除了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以外,針對學校了解特色與資源,我覺得更勝於依據分數排列志願。

跳至Q20. 當家長和自己小孩對於校系的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會建議家長該怎麼做呢?

家長會依據自己的預期或是社會經驗給同學一些建議,當然家長的意見非常重要,可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更重要。我建議在選填志願前,學生跟家長可以坐下來談出一個共識,畢竟上大學是四年的事情,是會影響到一輩子的。

跳至Q21. 你覺得如果高中生選擇自己真正有熱忱的科系,對他未來發展有什麼幫助?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最可貴的就是心甘情願,全力投入,如果選了不太喜歡或是跟自己興趣差太多,即便你想投入可能也提不起勁,所以心中要有熱忱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