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講座由國立臺北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

小幫手:李峻瑋

責任編輯:賴嘉瑩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臺北大學 經濟學系 蘇家叡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身為家中么子,我不斷思考世界的模樣

「如果我要賺大錢的話,好像讀商學院比較有『錢途』。」蘇家叡自承作為家裡最小的小孩,從小就透過觀察哥哥、姊姊的行為,想像世界運行的方式。受到哥哥認真於學業的影響,他先是將「成績」與「成就」劃上了等號,在考大學之際,撇除了自己較有興趣的政治系和歷史系,將與「金錢」息息相關的商學院訂為目標。

他先是進入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入學後才發覺不動產系的所學偏重法律,與原本預期的商學專業並不相符;家叡於是再雙主修經濟學系,從中找到能發揮自己喜愛思考、研究他人行為之特質的所在。

國立臺北大學

家叡笑著說,每次跟長輩解釋自己就讀的大學,一定會提到臺北大學的前身是中興法商學院,這樣的淵源讓北大承繼過去作為「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的傳統,是著名的「公務員養成班」。

「很多人會擔心三峽學習資源少,但其實我們屬於『臺北聯合大學系統』,除了北大之外,還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無須特別申請就可修習這幾所學校的課。」家叡補充道,北大除了鼓勵學生雙主修以學習跨領域的專業能力,近年來也致力於國際化發展,不僅與 AWS 雲端學院簽約,也與海外的大學合作,推動雙聯學位計畫。(想了解更多北大的歷史、大學城環境,請點選「學校」章節鈕進行觀看)

不動產系的前身是地政系

「我本來以進商學院為目標,未來才可以賺大錢,沒想到不動產系屬於公共事務學院,大部分時間還在學法律!」家叡說明,北大不動產系的所學涵括土地行政、經營管理、城鄉規劃、測量與空間資訊的知識。

以世貿三館標案的例子來說明,「經營管理」探討什麼行業能在這塊土地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城鄉規劃」判定對整體社會利益最大的是住宅區還是商業區,包給民間 SOP 涉及到法制與政策,還要習得「測量與空間資訊」的專業以確定產權,並評估災害風險等等,工作的流程會與地政士、建設公司、估價師、不動產顧問密切接觸,畢業生也可至測量公司、非營利組織工作。

我為什麼從不動產系雙主修經濟系

「讓我走上雙主修這條路的,是不動產系的大一必修『經濟學原理』。」家叡在「經濟學」的課堂上發現,比起背法條,自己更擅長經濟學著重的推理與邏輯思考。「大家都學過的供給需求理論,高中課本直接給你答案,但大學的經濟系是在學『為什麼均衡』,並研究『人的行為』,因此是屬於社會科學院,而非商學院喔!」

家叡回想,當初之所以決定雙主修而非轉系,多虧了北大經濟系多位教授的建議,最主要的是,他認為雙主修可以融會兩種學科,自己得以帶著原科系所學,從更多元的角度看待經濟系的三大核心領域——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社會科學院的經濟系 VS 商學院科系比一比

很多人會疑惑,隸屬於社會科學院的經濟系與其他商學院科系的差別為何?家叡說明,經濟系近年也開設資料科學及數據分析的課程,但所學主要以純粹的理論分析為主,就人類的經濟行為、數據結果進行分析,找出背後的原因與當下時空背景的連結;統計系則以數據分析能力見長,會學習更多專業的資料處理工具,如共變異數分析等等。

與財金系相比,財金系開設許多投資理財的課程,教導學生不同的投資工具,如債券、期貨、對沖基金,而這些課程在經濟系則比重較少;而北大特有的財政學系,則是站在公部門本位的角度,將經濟思維、會計思維帶入財務政策的擬定,經濟系著重的是選擇科學的學理訓練。

而就學長姐與同學從經濟系畢業後的出路來看,多數人進入公部門,部分從事銀行業、電商業,或是擔任資料分析師、以投資理財為業等等。

北大經濟系的核心領域

家叡說明,經濟系的「個體經濟學」分析群體與群體互動的過程,「總體經濟學」在分析群體內的運作過程,而「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及實證課程其實是迴歸分析的深入研究,適合喜歡燃燒腦袋思考、並不排斥數學的人。

「經濟系讓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公共政策。」家叡舉例,在「經濟問題與政策」這門課裡,會討論振興券是否有效,「凱因斯學派認為,大家在一定時間內有更多錢可以消費,所以有效;但新古典學派從『錢從哪裡來』的角度出發,因為都是人民繳的稅,人民只不過是跟未來的自己借錢而已。」(想深入了解貨幣銀行學、經濟系學習的程式語言,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學長推薦這幾門課一定要修

家叡以雙主修的視角,選出他在北大經濟系裡最愛的課程,必修的「經濟思想史」顧名思義就是在了解經濟思想的歷史。「過去的經濟學家到底在爭論什麼?我覺得這些思想脈絡的形成非常有趣!」而「公共經濟學」是一門講授為主的課程,帶領學生從經濟分析的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家叡即學到「勞保」加上「人口老化」正是「延後退休」的爭議所在,而善用「中間選民理論」也正好能藉經濟議題拉攏中間選民。最後,家叡也不忘推薦選修的「賽局理論」課程,教授會畫出經濟模型,解釋玩家之間的決策互動,展現各自的思考重點。

課堂之外

課餘時間,家叡曾參與北大不動產系專屬的「地政服務隊」,大家利用學期時間籌備,寒、暑假時出隊。「我們有去過桃園大溪探討『埤塘』議題、宜蘭冬山討論『農田休耕』、苗栗苑裡接觸到『風力發電』議題。」

當時的家叡除了努力克服動手做勞作的挑戰之外,也碰到了帶隊上的挫折,「我認為是對自己比較安全的做法,其他隊員卻提出了質疑。」這些挑戰不禁讓家叡開始思考如何調整團隊帶領的方法,並試著了解他人真正的需要。

我堅持的是,繼續走在「經濟學」這條路上

經歷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家叡認知到,比起商業行為注重的「解決問題能力」,他更喜歡的是經濟學中「分析現象和脈絡的過程」,也意識到學習的意義並不只是為了學歷。「我之所以繼續念經濟系碩士,是因為現在我想追求的指標是『智慧』乘以『努力的過程』。」現在的他,放下童年將「成績」與「成就」劃上等號的執著,更能放慢腳步,用更全面的角度欣賞人生每個彎道所看見的風景。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