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臺北醫學大學 藥學系 臨床藥學組 李浩丞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北醫藥學系臨藥組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一束赴外進修的光,照亮藥學生涯的路

經營 YouTube 頻道「好好先生的藥學人生」,天生記憶力、語言及自然天賦滿點的李浩丞,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臨床藥學組,曾參與國際藥學生聯合會、世界衛生大會等活動,認識了來自 20 個以上國家的藥學生,渴望透過分享創造自己的影響力。

「剛開始選擇藥學系,單純只是想看懂保養品成分。」浩丞笑說,原就讀四年學制的他,因為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後,對國外醫藥知識、產業市場充滿興趣,也種下他想出國唸書的夢想。回國後發現系上國際學碩雙聯學位只有藥學系六年制才能申請,便毅然決然申請轉系考,花時間接觸更多臨床資源,並規劃就讀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的法規科學碩士,讓自己的未來不是只有藥師這個選擇,擁有更開闊的職涯選項。

醫藥青年的遊樂場—臺北醫學大學

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臺北醫學大學校地約 7.83 公頃,面積不大卻應有盡有,近期也新建了雙和校區。北醫資源眾多,共有六家附屬醫院體系,藥學系大六實習,便以北醫附醫、萬芳、雙和三家附屬醫院為首選。國際交流方面,也有 237 間國際盟校可供選擇;獎學金部分,除了書卷獎,還有優秀醫牙藥學系新生入學獎勵、研究生獎勵學金,藉此延攬更多優秀學生。

為跳脫僅有「醫學相關專業」的形象,校內也提供許多有趣的跨領域課程,像是結合桌遊設計,了解如何將遊戲機制應用於醫療領域。除此之外,校內的數位自學、創新創業中心,更透過各領域的結合,讓資源有如「擴充包」帶給學生豐富的思維和視野。近年來,北醫也十分注重研究領域,學生可以自由媒合全校實驗室,跨域選擇老師作為學習對象。

不只包藥,還見證一顆藥的誕生

「有些人會問,藥學系都在包藥嗎?是不是考不上醫學系才來唸?」浩丞表示,相比醫學系,藥學系的薪水同樣穩定,生活品質卻更佳,「但並沒有比較好考,藥學系國考第一階段全國平均通過率才 2 成,但北醫藥學系約 6 成。」基本上,藥學系就是「藥品知識專家」,要認的藥品多達一萬二千多種,也包含中西藥及草藥。包藥過程更像在擔任醫療院所的守門員,在把一顆藥送到患者手上前,蘊藏了許多大眾看不見的藥學專業,像是藥師「三讀五對」的過程,要仔細確認給藥的劑量、頻率與次數是否正確,降低患者用錯藥風險。

北醫藥學系正是圍繞在製造藥品、吃藥、應用與治療這三大面向,除了要合成安全、有效的藥物,還要理解藥物與人體的交互作用,藥物上市後的管理及溝通等,並接軌臨床實務。系上資源之一「拇指計畫」,屬人才培育計畫,浩丞就曾申請並獲得三次年度 20 萬新台幣獎學金。藥學系社團有 DREAMERS、StaRx、服務隊等專業社團,可藉此了解更多面向的藥師生活型態。

北醫藥學系臨床藥學組六年學什麼?

北醫藥學系的核心領域分為「藥物科學」與「臨床藥學」,藥物科學主要進行藥物的合成、設計與藥品分析,浩丞就讀的臨床藥學組,則包含了藥物治療、藥物經濟及社會藥學專業,將會第一線與民眾諮詢溝通,並加入醫師診療過程, 協助制訂更完整的藥物治療計畫。

臨床藥學組大一課程除了基礎藥學知識,比較特別的是中藥概論,浩丞分享不是吃中藥就比較安全,「藥即是毒。」只有正確使用中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此外,程式設計也是北醫人的必修課,可以透過大數據學習,結合醫藥領域進行分析應用。大二則新增了許多國考科目,其中生藥學、藥物科學都著重於連結藥物的外觀及療效;大三的國考科目全面增加,例如需使用大量數學運算的生物藥劑學,浩丞笑言∶「這堂課就是我的大魔王!」

大四開始深化臨床領域,像藥物治療學就是「藥學知識集大成」,臨床試驗概論則會確保在可控環境下,模擬臨床試驗的流程。大五新增包含藥物治療學、社區藥局實習與臨床案例報告等深度課程;大六則會進入專科實習,學生可選擇前往政府機關、海外國家、進階社區藥局或學術單位實習。「我們面對的不只是藥物,還有活生生的人。」浩丞特別提到莫忘初心,也許某個副作用只有發生在 1%的人,但對病人而言那是他的全世界,用藥更要處處小心。

藥學系四五六年制比較 

臨床藥學組(六年制)與藥學組(四年制)的差異,在於多了半年、也就是為期一年的醫院實習,治療學也從 6 學分增加至 24 學分。在大一到大三,兩者課程基本上較重疊,包含生物醫學科學、基礎藥學及製藥科學等,大四後,部分藥學組同學進入實習,臨床藥學組則會深入藥物治療學、藥物不良反應等臨床知識,並於大六進入實習一整年。

藥學系四、五、六年的學制可以怎麼選?浩丞表示,三者皆可取得藥師執照,只是四年制的課程較精實;五年制的課程相對折衷,有較多時間可以探索;六年制則會深入更紮實的臨床領域,也有更多國際實習、國際學碩雙聯、拇指計畫等專屬資源。「我預計花約 7 年的時間取得北醫臨床藥學士與美國南加大的碩士學位。」(想了解北醫的國際學碩雙聯資源,請點選「學碩雙聯」章節鈕觀看)

這堂必上

對浩丞來說一定「藥」學的課程有「藥物治療學」,也是大三至大五必修的八堂課,主要會透過系統化的疾病分類,學習為人製訂藥物治療計畫,「上完就像被車大力撞擊一樣,要把自己的腦袋換成藥品大師。」病患的主觀認知、醫師的客觀數據,以及統整評估後的現狀,都是藥師制定用藥計畫的依據,課程也幾乎是以問題導向的方式進行,充滿挑戰。

「藥物資訊則是從藥學原始人,轉換成藥學智人的課。」浩丞分享,這堂課著重於文獻評讀,了解如何利用資料庫學習藥理知識,為品質把關。除此之外,系外的數位自學課程也幫助他認識各種線上自學平台,並透過論壇與各國藥學生進行交流,且許多線上課程可以抵免通識或系選修學分。

中華民國藥學生聯合會,提升醫學人文關懷

浩丞大學期間踴躍參加藥聯會活動,包含學生交換計畫、藥學生年會及大型國際會議,他也一路從助理、國際事務長,到最後成為藥聯會理事長,協助臺灣藥學生獲取更多課外資源,期間更前往瑞士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印尼的亞太藥學生聯會等,與國際密切串連後,才發現世界愈來愈大,自己卻所知甚少。「比較特別的是,我收穫了多達 3500 位藥學生組織的管理技巧。」浩丞認為,保持開放的心胸、用跳脫醫學專業的角度去關懷他人,才能達到「以人為本」的醫學精神。

北醫附醫調劑實習,成為藥品智慧守門員

臨床藥學組大六需要實習一整年,從社區藥局實習、醫院實習與臨床藥學實習都會參與,浩丞去過血液腫瘤科、感染科、加護病房、藥師門診等實習,他分享自己擔任臨床藥師的經驗,「就是智慧的守門員,更早介入、提供藥品相關知識。」主要負責設計、實施、監測、評估及修改病人的藥物治療,以確保療程的安全性與成效。

對內,浩丞需研讀病患資料並做成報告,對外則需提供病患及團隊藥物諮詢、衛教,像是在查房會議時,與醫師確認藥物的使用劑量外,也有機會與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和靈性關懷師彼此跨專業團隊合作,在在訓練他從實戰中不斷挖掘答案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治癒人而非疾病,我從教育中獲取成就 

經過六年紮實的校內課程與校外經驗,浩丞認為「不是讀醫學系才有成就」,選擇對的環境,才能從中獲取自己的成就。臨床過程中他也發現,相較於待在醫院協助治療,教學與分享還是帶給他更多熱忱。因此,藥學系對他而言是「打破後重建」的歷程,除了成為藥品大師協助治病,未來他也將結合國際藥學交流、臨床藥學經驗,成為溫柔而堅強的教育領導者,持續以藥物療癒世界上的人。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