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英屬百慕達商友邦人壽保險(股)臺灣分公司 陳嘉虎總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是ㄧ種心境而不是實際年齡,當你失去探索、築夢的熱忱時,你就會失去成為年輕人的本錢」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謝采穎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馬來西亞赴台升學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胡嘉樂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馬來西亞赴台就讀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推薦觀看】最新錄製之同校系講座:大同大學工設系 李奕萱
旅途中遇見設計夢

胡嘉樂出生於新加坡,12 歲移民到馬來西亞檳城島,從日新獨立中學畢業後,在紐西蘭打工旅遊的兩年 gap year 中,要求自己停留每一個城市一個月,旅途中,嘉樂遇見一位台灣陶藝家,而決定來台學設計。經歷僑大及大同工設系的一番洗禮後,他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台與友人合創梓人手作工作室,講座中,嘉樂也將分享自己對設計與藝術的態度以及比較台馬環境差異。

大同工設系資源

大同大學雖是以工程科系起家,但大同工設系如今也算是校內學生人數頗多的系。學校位於交通樞紐中山北路上,不只是以前的金融街,也是現在的婚紗街。嘉樂認為由於台北資源很多,非常適合在此讀設計。系上實習工廠提供許多工具如車床、圓盤鋸等,畢竟讀大同工設系並不只要坐在電腦前畫圖,同樣需要實際操作機器來製作產品。另外,進駐廠商 Makerspace 造物者空間也提供了許多免費資源,如3D印表機等。嘉樂認為大學就像是微型社會,你將認識到許許多多人,喜歡的、討厭的都有,都能磨練自己待人的方式,畢竟正是因為有「人」的因素才有設計。

嘉樂的創作設計觀

「設計是有目的性創作。」嘉樂一語道破自己心目中的設計模樣,反觀「藝術則是隨性、不商業性的。」因此設計其實是一種商業創作,「設計是無價的。」當設計不能賣錢、沒有創造出價值,那麼它就是沒有價錢的。設計師並不是只有金光閃閃的酷炫外表,其實工作十分操勞,也跟金錢有十分大的關係,畢竟物料都需要一定花費,但若真的有困難,師長們大多都很友善、願意給些建議及幫助。系上兩門課尤其讓嘉樂印象深刻,「造型心理學」強調不同造型給人不同感受,例如怎樣的椅子會讓人坐起來安穩?怎樣平滑的線條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公共藝術」則是在學校空間裡創作,探討人對公共藝術作品的內心感知。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設計?

嘉樂認為當對你對一個畫面有想法、有改變的衝動時,就很適合讀設計科系,且不限於哪一個類組的高中生,因為設計就像基礎教育,學校課程以基礎能力養成為主,沒有固定課綱,且範圍十分多元,未來可再依個人意志去做,像嘉樂是選擇了與工設本科沒有直接相關的工藝。另外,承受得起不同意見與批評、並能在其中有所成長,這些也是設計人的必備條件之一。

不斷優化與豐富自己

「學校教的大多是基本能力,重要的是如何豐富自己。」不斷精進自己的嘉樂尤其注重自學資源,如線上課程與校際選修,他就曾選修台藝大的工藝木工相關課程,也在國際設計工作營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學生合作,產生不同想法的激盪衝撞。除了分享過去的參賽作品外,嘉樂也特別提及,大三時在大琳藝術工作室的實習,主要負責做公共藝術的技術支援。

在台灣的心得收穫

在台灣,以僑生身份的工讀機會與獎學金資源雖然較多,但也設有就業限制。論環境來說,嘉樂認為台灣工設環境成熟,因為技術容易取得、以前代工文化留下的小工廠多,因此創業成本低;反觀馬來西亞環境限制大,且英文能力也變得十分重要。在台灣讀大學,能遇見志同道合、都一起創業的朋友是嘉樂最大的收穫,最後,他也勉勵學子在大學時期最重要的是沉澱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去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

【推薦觀看】設計美術科系比較:工設系 vs 媒設系 vs 設計系 vs 美術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