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的經驗分享
咦,她為什麼無時無刻都要戴頭巾?
高中那年接觸到奶奶的印尼看護,是林芯瑜對東南亞萌生興趣的起點。為了瞭解更多,芯瑜便報名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舉辦的夏令營。夏令營中的各種體驗不僅解開了芯瑜對東南亞的疑惑,更為她敞開一扇通往東南亞世界的大門。除了對東南亞著迷,在「新南向政策」下的產業發展願景亦是芯瑜的考量點之一,期盼著進入東南亞系之後,能提供自己更多元、更寬廣的跑道去闖蕩。她帶著這一路上積累的養分,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一個在東南亞商業領域發光發熱,闖蕩出一片天的人!
認識我眼中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說到暨南大學,芯瑜表示多數人首要聯想到的是「時時能聽到蟲鳴鳥叫、位處偏僻的山中」。乍聽之下交通不便,但學校提供每半小時一班的校車,停駐據點從校園內至山下的埔里鎮都有。在校園生活方面,芯瑜建議同學依照影片中的「暨大生存法則」分析,便能更清楚了解最適合自己的暨大生活方式。此外,暨大人引以為傲的「特產」包含交響樂團伴奏的櫻花祭、校內大型的春季健走活動、特色運動課程(船艇課、射箭課、高爾夫球課等等)。除此之外,學校也提供各式資源,如獎助學金、海外交流機會、志工計畫,芯瑜建議同學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並至學校生輔組及國際處網站查詢更詳細的申請細節。
暨大東南亞系,在做什麼呢?
不少人會有「新住民才能就讀東南亞系」的迷思,但芯瑜解釋,系上學生的組成比例以臺灣人居多,新二代次之,也有些許外籍生就讀。除此之外,芯瑜更分享了常見的東南亞迷思與成見,為大家闢謠(精彩的解說請點選「科系」按鈕觀看)。針對想選擇東南亞相關學系的同學,芯瑜建議要了解相似科系的差異,包含入學管道、語言修習門數、科系發展重點等,這些都會導致授課內容有所差異!
暨大東南亞系特色和資源
暨大東南亞系為全臺第一個成立的東南亞學系,也是暨大的重點特色科系,因此師資充足、人脈網絡廣泛,更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班體系。芯瑜認為對於語言有興趣、喜歡認識異國文化、對學術研究有興趣、有包容心者,皆適合就讀東南亞學系,其中「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尤為適合。在系上資源方面,「東協廣場南方時驗室」會辦理免費講座及文化體驗課程給大眾參與;而在歷年學長姊從事海外志工的過程中,也累積了許多海外合作的對象與機構;系上廚房更是東南亞系獨有的資源,成為烹調料理抑或是外籍生思鄉、交友的好去處。
暨大東南亞系四年課程安排
東南亞系的學生於四年間主要會接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書報討論」、「東南亞區域發展」、「研究設計與方法」四大領域。其中,「書報討論」安排了不同的東南亞議題及講者分享;「東南亞區域發展」讓同學可以從歷史、社會、經濟等層面了解東南亞;「研究設計與方法」則為後期的田野調查奠定基礎。
若以時間軸來介紹,芯瑜認為大一是打好基礎的一年,同學需從「泰、緬、越、印」四種語言中至少擇一修讀,並自「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中擇一研讀;大二時,延續大一的語言學習並修習進階理論;大三、大四的必選則可以聚焦於自己有興趣的國家鑽研,並透過選修來加深其他次領域的知識。
深入東南亞,這堂必上
「緬甸:民族衝突歷史與軌跡」這門課中探討緬甸人與不同民族及鄰國發生衝突的脈絡。藉由 12 堂密集的讀書會、討論、課前閱讀與心得書寫,建立了芯瑜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她在媒體識讀與批判思考上的能力。「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這門課也是以讀書會進行,藉由相關書籍和紀錄片,使同學得以深入比較臺灣和越南的狀況,更使她具備了「入境隨俗」的思維,了解進入臺商應具備何種能力與心態。選修課「東南亞音樂文化與實作」是東南亞系獨有的課程,除了能了解「甘美朗」(源自印尼的民族音樂)的背景知識,還會讓同學實際打奏歌曲,也能更深入體會印尼峇里島和爪哇地區的宗教信仰與風土民情。
年齡不是我逃避的理由,我雖然 17 歲,那又如何?
17 歲那年的「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營」是芯瑜最刻骨銘心的回憶,亦是她的成年禮。芯瑜從百人甄選中脫穎而出,獲選代表國家出隊。芯瑜坦言,這個活動並非大家所想像的「出國玩」那般輕鬆,出隊前的事前調查、拜訪 NGO 與社會企業、心得報告撰寫,這些準備事項使人一刻都不得閒。再者,對當時的芯瑜來說,論年紀、資歷都難以和團隊成員匹敵,是十分吃力的事。
過程中,最令芯瑜印象深刻的便是撰寫新聞稿及拍攝。由於先前從未接觸過相關領域,芯瑜的成果不如預期,甚至讓教授對她大失所望。回憶起這段挫敗,她說:「被教授罵是促使我改變的轉捩點之一,我開始學會承擔責任。」擦乾淚水後,芯瑜重振精神,學習自己缺失的技能、正視自己的問題。
正視自己的不足,闖蕩不卻步
這份「正視不足」的勇氣,帶領芯瑜到了馬來西亞吉打州及越南沙巴闖蕩。當時,她擔任馬來西亞吉打州的圖書館志工,學習如何從 0 開始策展,體驗前所未有的經驗。為了更貼近越南,芯瑜前往越南沙巴擔任英文教學志工,試圖在服務的過程中認識當地並精進越語。而這趟越南行使芯瑜更加確定自己對越南的熱愛,並決心朝著越南持續發展。(更詳細的海外學習歷程,請點選「國際經驗」按鈕觀看)
東南亞系教會我:要如水一般柔軟
芯瑜認為,東南亞系帶給她的是如水一般柔軟、在各種環境下生存的能力。涵蓋「東南亞」的國際觀、批判性思考、多元文化視野、跨文化溝通,這些都是芯瑜得以在這塊領域如魚得水的最佳助力。她期許自己能帶著這些技能努力打拚、不負初衷,成為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內發光發熱的人。「希望在一年後、五年後、甚至更多年後,回頭看自己 21 歲錄的影片時,我能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