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講座由國立陽明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李欣怡、吳宜芳、史璧華、周奕瑞、廖玟怡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陽明大學 護理系 許爾琪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陽明大學護理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只看你願不願意付諸行動

許爾琪在高中時因為參加台大陽明聯合物治營,而對物理治療領域產生興趣,所以起初進入陽明大學護理系就讀時,也猶豫過是否該轉系,於是選擇加入和物治相關的社團——運動貼紮社,才從社課中發覺自己似乎沒有喜歡物治到非轉系不可的程度,還有部分原因是,在經過系上訓練後,爾琪深刻體認到護理是一生受用的專業,不只畢業即就業、未來發展多元,學習護理技術又能照顧親朋好友、利己利人,而她也從實習照護病人之中,得以不斷反思生命的意義,獲得許多心靈上的成長。

不過,歷經大三密集的實習,每天生活就是往返於醫院、學校、家裡的無限迴圈,讓爾琪內心油然產生出國看看的渴望,因此在大四前往芬蘭交換,這是她第一次獨自離鄉背井求學、生活,旅途中所接觸的人事物不僅給予她很多衝擊,更促使自己思考更多生涯規劃的可能性,所以透過個人經驗分享,爾琪最想傳達給學弟妹的是「行動」的重要性:「請做一個勇敢的人,不要害怕嘗試!試著試著不一定會成功,但肯定會更了解自己。」

陽明大學簡介

陽明大學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唭哩岸山腳,由於校園建築都在山坡地上,故學校特別為學生爭取從石牌捷運站直達校園的公車班次,有些人常會疑問:「陽明大學不是處於市中心,生活會不會有些不便?」但校園周邊其實有著石牌夜市、天母商圈、榮總,生活機能富足,另外,陽明大學更是全台唯一一所國立醫學大學,學費便宜,並以研究風氣盛行著稱,陽明大學也與清大、交大、中央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四校學生不僅能跨校選課、借書,還享有特別的出國交換申請機會,對於想出國交流的學弟妹,爾琪則特別推薦學校的學海飛颺獎學金。

陽明大學護理系課程規劃

陽明大學護理系大一、大二課程為基礎護理、醫學、科學課程與通識,其中「護理導論」是帶學生廣泛認識所學與相關出路;「人類發展」是探究人在各個年齡階層該有的發展與困境;「健康評估」目的為奠定學生的基本護理技術,有助於將來實習;「解剖學」是認識人體各個肌肉、骨骼、神經、血管位置,在其實驗課中,學生能藉由不同的大體老師去了解實際人體的差異,考試採跑台形式,學生必須在短短 30 秒完成答題;至於「生物統計學」則是往後從事護理研究必備的工具性知識。  

在大三,學生除了接觸護理專業課程,也會展開在醫院的內、外、婦、兒科實習以及綜合實習一, 到了大四,除了進行綜合實習二, 也會踏出臨床,接觸社區、精神、 行政護理,比較特別的是在「社區護理」中,學生將面對一般大眾,去設想健康促進、疾病預防的措施。

陽明大學護理系實習是如何進行的?

陽明大學護理系合作的實習單位包括台北榮總、陽明宜蘭附設醫院、亞東醫院、台大醫院、部立桃園醫院,而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都會先經過一個月的密集課程訓練,去強化學理知識、了解在醫院服務可能遇到的各個問題,接著通過 OSCE 臨床技能測驗,才能正式展開實習。關於各年級的實習,大二下的「基礎護理實習」是由老師帶領同學去熟練基礎護理技術,是一週兩天,為期一個月,師生比為 1:7。

大三的「內外科實習」詳細科別由老師隨機安排,一週三天,各科為期一個月,師生比為 1:6;「婦科實習」則是學生輪流至產房、產後、婦科病房實習,一週兩天,各科為期兩週, 師生比為 1:6; 「兒科實習」是分成內、外科, 一週三天,各科為期一個月,師生比為 1:6。 

在升大四暑假的「綜合實習一」是由老師開出實習單位後再由學生自選,實習為一週五天,長達一個月,此實習不同於以往的是,並非由老師帶領,是讓學生跟著臨床護理師學習,由於護理師平日工作繁重,故爾琪建議學弟妹在實習中務必主動向護理師請教、積極爭取實作機會,必定能從中有更多的收穫。學生在此時還能選修「手術室實習」,是一週五天,為期兩週,同樣是跟著臨床護理師學習。

到了大四的「綜合實習二」同樣是學生自選單位,實習是一週三天,為期七週,通常學生在此階段要照顧的病人數會比「綜合實習一」更多;而在「行政實習」中,學生將是留在綜合實習二的單位,跟據自己日前在單位的觀察,去撰寫專案報告,設法解決醫院內的問題,此實習是一週三天,為期三週 。回顧實習中的點點滴滴,爾琪笑談雖然要寫個案報告、反思心得並不是件輕鬆的事,但過程中的腦力激盪真的會讓自己獲益良多。

護專、大學護理系有何差異?

許多人常會好奇護專與大學護理系的差別,事實上,護專是國中畢業後即可考取,為五年學制,所學著重基礎科學、基礎醫學、護理專業等臨床所需知識,而「生物統計」則被列為選修,但大學護理系課程除了上述臨床知識,必修還包括生物統計、護理行政、護理研究、健康政策。 不過,爾琪也補充,護專畢業生若想補足研究相關知識,可以再去考取二技來進修,至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讀護理呢?爾琪認為比起耐心與細心,擁有好的抗壓性、反應敏捷等特質會更能應付臨床中的各種突發狀況。 

讀護理系畢業就只能當護理師嗎?

爾琪解釋從護理系畢業後首要是先通過護理師國考,一般人接著會進入醫院工作兩年,後續的發展可分為進階護理、社區、研究三個方向,「進階護理」有考取專科護理師、麻醉護理師、資訊護理師、或者朝行政發展,晉升護理長、主任、督導,以上除麻醉護理師會需要輪三班之外,其餘都既不用輪三班又能週休二日。

往社區發展的工作單位有衛生所、疾管局、健康中心,其工作性質也是不用輪三班且享有週休二日;至於朝研究方向,多是從事公共衛生、精神護理、社區護理相關主題。

護理師的工作就只是在量血壓、發藥、打電腦?

事實上,護理師不僅是負責紀錄病人的生命徵象(如體溫、心跳、呼吸、血壓、疼痛),更要從中判讀數值是否異常,並要發揮見微知著的洞察力,讓異常在惡化前,去設想改善方法。而護理師發藥其實並非大眾想像中的簡單,因為在發藥前必須仔細考量藥物的副作用與使用禁忌,著實是一門學問。

至於為何護理師時常在做電腦紀錄?因為護理是連貫性照護,為了讓交班的護理師都能快速了解病人狀況,護理紀錄就顯得相當重要,這份紀錄同樣也能提供醫師參考,而當產生醫療糾紛時,護理紀錄更能作為還原真相的證據。一般來說,護理紀錄就是詳實陳述病人的狀況,紀錄方式依醫院不同,以榮總護理紀錄為例,是遵守 SOAPIE 的形式,代表除了寫主、客觀的描述,還要紀錄下評估、計畫、措施、評值等內容。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未來出路?

許多人也常好奇,為何現在台灣醫療生態留不住護理人才?爾琪指出,護理師輪三班、很難請假、高壓的工作性質,以及醫院中的學姊制、部分民眾對護理專業的不尊重,都是讓許多護理系學生對臨床工作感到卻步的原因。她對自身往後的生涯規劃是,先進入臨床工作幾年,再朝研究方向發展,她也建議學弟妹能評估個人特質去選擇未來出路。

印象深刻的課程 

「護理研究」 旨在了解文獻查證、研究設計、研究執行、研究結果、分析、討論等研究流程,學生還會分組完成研究計畫提案,爾琪當時的提案是「以寶可夢作為介入措施,增加中年代謝症候群者身體活動量」,雖然提案最後沒有付諸實測,卻讓爾琪燃起做研究的興趣;「健康政策」則是帶學生從不同面向分析相關議題,例如從旅外國人返台享用健保議題來探討是否會造成健保濫用現況。

主動發聲,成為自己想要看見的改變

爾琪在大二接任系學會長,負責系上內外溝通、監督各項活動進度與凝聚團體向心力,從中她最難忘的是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社團評鑑,因為在當時觀察到外校社團在財務上優秀的管理模式,促使她去推動系學會章程修改,讓系學會運作變得更加透明,能順利推動這些改革也讓爾琪深感,不論擔任什麼樣的角色,其實只要自己願意表達想法、實際付諸行動,都能對周遭產生正向影響力。

去芬蘭交換的所思所感

在大四上學期,爾琪前往芬蘭交換,在學校方面,她最印象深刻的是芬蘭自由奔放的教育模式, 幾乎所有課程都採取「翻轉教室」,甚至課程合作實習的幼稚園單位都給予學生很大的設計教案自由度,但爾琪也從中反思到,太過自由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讓學生難以得到最真實的意見回饋而澆熄了進步的動力:「其實不論教育模式為何,你的收穫都取決於付出,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主動爭取機會。」

在生活方面,爾琪則因為要獨自開伙而愛上下廚,也從和各國學生交流中獲得很多的啟發,在結束交換後,爾琪透過 Workaway 來到德國打工換宿,因而有機會聆聽到更多和自己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的故事,使她進一步反思未來生涯規劃:「原來生命有那麼多種不同的途徑!過去的我只是因為本身的成長背景,而以為一生成長的路線只有一種。」欲知更多爾琪從海外交流的所思所感,可至她的部落格 CHICHI’s wonderland 觀看。

唯一確認錯誤的方法就是你先做了,才會得到答案

回顧在陽明大學護理系的成長,爾琪不僅從實習中,養成扎實的護理技能、變得更善於人際溝通,如今的她也擔任導師研究助理,透過文獻蒐集、數據分析,而更懂得主動找尋答案、從多方角度做客觀思考。在講座最後,她勉勵學弟妹別畏於犯錯而不敢嘗試,其實每次的嘗試都是幫助自己重新定位:「很多時候,夢想的樣子不是一開始就清晰可見,唯有不斷勇敢嘗試後,你才會更加了解自己,每次嘗試的結果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肯定能讓了解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

【推薦觀看】披上白袍的責任,你真的清楚嗎?先看看在醫院的實際工作樣貌分享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