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在高雄醫學大學就讀公共衛生學系的經驗分享
【推薦觀看】最新錄製之同校系講座: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 林珮蓁
過癮的大學生活
「儘管戴著牙套,我還是喜歡盡情大笑,因為這就是我的人生態度!」總保持著滿滿正面能量的孫令宜熱衷於嘗試生命裡任何的新鮮事物,在高雄醫學大學的四年,她從新鮮人變成帶領同儕的公共衛生系學會長、陪伴孩子的隊輔,也是醫院人力資源處的實習生,不同的角色轉換讓她在遼闊的公共衛生學問摸索出了自己的路,令宜認為對生活的熱情就該如太陽般的奮力燃燒,以開放的心胸擁抱各種機會。
管很大的公共衛生學系
令宜認為公共衛生是一門關於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科學與藝術,在課程規劃上,大一除了微積分、英文等共同科目,還會有系上教授輪番授課的「公共衛生導論」,帶領同學認識公衛各個研究領域的博大精深,同學更會接觸到「解剖」課程,認識人體的奧秘;大二會有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衛生行政、環境衛生與人口統計等課程,其中「生物統計」將介紹如何解讀問卷得出的數據,是一門讓令宜收穫良多的課。
五花八門的三年級課程
在大三的SAS實務為「生物統計」理論的延伸課程,此外更有介紹疾病史的「流行病學」、由各科別醫生授課的「醫學概論」、討論一二代健保的「健康保險」、為勞工安全把關的「作業環境測定」,其中「衛生教育」是三年級的重點課程,同學將分為小組,完成各種衛生教育宣導方案,令宜也分享到自己當時選定的是「國際衛生」主題,在假設衛教對象為南非15到24歲年輕人的情況下,設計愛滋病宣導防治教案與海報,並上台實際演練。
公衛人的整體思維
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公衛系的學生會進入醫院、衛生單位或中央研究院實習,令宜認為大四課程為考驗同學對公衛核心的掌握能力,學習如何以更整體的思維去分析事件,整合過去所學於「專題討論」。令宜也舉登革熱為例,當疫情爆發時,公衛人會先經過致病原、潛伏期、臨床症狀、病例地理分布等層面的分析,最後提出對應的防治措施與衛教宣導。
當神在創造公衛人的時候
所以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公共衛生系呢?令宜認為公衛人多半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且關心任何社會動態,擅於接收各方資料,更懂得整合資料為有意義的資訊,並根據資訊做出判斷決策。系上未來出路方面,無論是考取疾管局、健保局單位公職、成為保障勞工作業環境的工業安全衛生師與進入學術界都是不錯選擇,令宜則建議學弟妹由於未來發展的領域很廣,故最好在求學期間就摸索出個人的興趣偏好,擇其所愛,愛其所選。
離開校園也想持續學習的興趣
令宜用「永遠記得的味道」來形容她對「解剖」的回憶,她認為這堂課不只帶領了自己探索人體深層構造,更重要的學會感恩珍惜,謝謝無語良師的奉獻;令宜也在求學期間發現個人對語言的興趣,而跑去修習「英文演說與溝通」、「英文寫作與修辭」,因此變得更敢於開口說英文,甚至能以流暢的英文完成論文寫作。
靜不下來的大學生活
「大學四年,我是個停不下來的人,像個陀螺一樣!幾乎所有活動都有參與。」透過練舞、演戲、主持、系隊的機會,讓令宜展現全新的自己,也發現系上的臥虎藏龍。三年級接任系學會長的經驗則使她體認到溝通與領導的重要性:「話語有時會在人與人之間旅行,難免產生誤會,所以我總秉持著『既說之,則詳之』」。
學以致用的藝術
社團與實習也是令宜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康輔性質的欣欣社中,她不只協辦給高中生的大學生活體驗營,也參與針對偏遠地區孩童的科學醫學知識育樂營,過程中她發現只是簡單的陪伴也能帶給孩子很大的快樂,反思著知足常樂的道理;到大同醫院人資處的實習經驗則使令宜感受到學以致用的藝術,因為當時發放的實習生滿意度問卷,她溫故知新了「生物統計」與「SAS實務」,更加磨練在問卷設計與解讀資料的能力。
我要我信我能
「人脈是最好的資源,交流是最大的寶藏。」因各校系聯合舉辦的POST2015,讓令宜有機會與醫學、藥學、獸醫、牙醫各系的夥伴一同以世界咖啡館的形式,在短期間內腦力激盪出醫療資源分配的提案建議,如此難得的團隊合作經歷使她深深感受到”Networking”的重要與強大影響。「一路走來,我心中的熊熊烈火還是會持續燃燒下去!」令宜堅定地總結自己的大學生活,也鼓勵學子都能抱持永不熄滅的熱情,迎接生活中的大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