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李情

責任編輯:李情

核稿編輯:張紹敏

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林珮蓁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喜歡日文卻讀公衛系,我想給自己第二次選擇

「媽,我想要學日文!」林珮蓁總被朋友說是「理性行動派」,因著在欣賞的日籍吉他手直播中,聽到有臺灣粉絲 call in 互動,珮蓁便萌生學習日文的念頭,這一學,便深深栽進日本文化,開啟了前所未見的世界。然而,珮蓁沒有打算將這份對日文的喜歡限縮於職涯,而是選擇領域多元的公共衛生學系,想提前給未來的自己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大學期間,公衛帶領她走進學術研究,感受如拼拼圖般的趣味。現在,有著日文專長與公衛專業的珮蓁,對於未來雖有迷茫,仍保持一步步踏實走、想嘗試就去試的行動力,在跨領域專業中,成為思考靈活,並保有彈性的人。

南臺灣陽光熱情的醫學院

「這裡的運動風氣盛行,同學如陽光般熱情!」珮蓁高中時曾參與過高醫運醫營,與學長姐互動、感受校園風氣後,高雄醫學大學從此在她心中種下專業的形象。高醫所在位置交通方便,附近有熱河商圈與吉林夜市。校內宿舍為四人小套房,亦有舉辦「高醫書院」活動,讓大一住宿的新生能夠互相認識。珮蓁曾參與廚藝活動,與各系同學一起做燉飯、煮濃湯、互相交流。她也推薦高醫人一定要加入 2 個社群——二手物交流平台「趣蚤高醫」以及租屋資訊分享平台「租屋高醫」。除此之外,珮蓁也推薦創客基地舉辦的各類工作坊,能免費學習影片剪輯與設計相關軟體,這些資源皆在學校信箱 Webmail 中,建議同學可以善用!

大家的健康都跟公共衛生有關!

「公共衛生是馬路清潔還是垃圾分類?」「念公衛是不是找不到工作?」面對大眾常見的質疑,珮蓁回應,公衛系之前確實常常被當作臺大他系的跳板,卻在 110 學年度成為臺大最多人報考的科系,而公衛師法也在 109 年 5 月通過。觀察政府與學生的反應,可以看出公衛已日益受到重視。「醫生一次可以救一個人,若做好公共衛生,可以拯救一群人。」公共衛生關注「群體的健康」,學習發現問題、尋找原因,並提出改善、控制的方案,因此預防醫學、風險評估、政策推動、健康傳播,皆是公衛人的職責所在。由於公衛特別注重「預防醫學」,經常與醫生、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合作,展開三階段、五層級的合作模式(想更了解「三段五級」,請點選影片「科系」按鈕觀看)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核心領域

公共衛生的範疇多元,大學可區分為三大領域。「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會了解疾病的症狀、地理分布等等,並進行資料分析;「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學習空氣品質、飲用水、食品安全等議題,與你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衛生行政與醫院管理」則學習評估衛生政策以及醫院內部的管理(如績效、評鑑等等)。

在高醫公衛系,沒有分班、分組,同學可以自由選課,大一、大二多為基礎導論並認識統計方法,大三、大四開始分流並製作專題,關注實務與議題應用。另外,公衛系也有開設學程與微學程,提供同學更有系統性的學習選擇,並於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進行必修實習課程,安排同學至國內各學術、衛生、環保與醫療單位學習(疫情底下的公衛人,扮演哪些角色?具體舉例請點選影片「科系」按鈕觀看)。

公衛帶給我什麼?又有哪些未來出路?

「因為學了公衛,讓我面對疫情時更勇敢。」珮蓁因為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知道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免除了很多對於未知的恐懼,也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健康品質。疫情期間,系上也請同學協助衛福部做問卷調查,更將防疫概念傳遞給民眾。

「因為公衛領域很廣,系上老師建議繼續攻讀研究所,將專業學得更專業。」珮蓁以三大領域說明未來方向,「流病生統」可考慮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所,並有機會到中研院等研究單位擔任統計分析師;「環職衛」可以考慮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所,可於企業界擔任環境工程師或職業衛生管理師;「衛政醫管」可以考慮健康政策與管理所,並在醫療院所或政府單位服務。每個領域皆有相關的證照,系上也會邀請系友分享高普考經驗,甚至補助考照報名費,珮蓁認為證照雖然並非必需品,但可以增加優勢。

這兩門實務課程介紹給你

「公共衛生實務研討」這門課為集大成的必修課,學期初需先選擇老師以及研究主題,接著開始閱讀中英文文獻,了解此研究的背景脈絡,接著設計實驗、運用儀器測量並分析數據,大量運用「生物統計學」的知識,最後將結果以海報視覺化呈現,並搭配口頭報告展演,是一堂非常扎實且有成就感的課程。另一門「環境化學實驗」則是透過實驗操作,將理論變為具體。舉例來說,水可以依照鎂離子和鈣離子的比例,被區分為硬水或軟水,這門課程便運用滴定的實驗方式,觀察水的顏色變化來區別。在課程中,珮蓁發現自己著迷於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並透過實際操作找到答案的過程,於是漸漸走入了「環境衛生」的領域。

研究的基礎:閱讀文獻!

若對實務操作有興趣,除了課程的「實驗課」,在高醫公衛還有「加實驗室」的選項,加實驗室並非課程,而是跟著系上的教授做研究。在大一必修的「公共衛生導論」中,每位老師會依據主題輪流上課,若對老師研究的領域有興趣,四年期間皆能自發性地寄信給老師,主動爭取加實驗室的機會。

「這怎麼可能看得懂!」最初,珮蓁看著厚厚一疊的英文文獻,她一字一句慢慢查閱,既費時又沒有成就感。後來,她漸漸抓到閱讀文獻的技巧,「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譯成中文,只要『有感覺』就好。」遇到專有名詞時,只要粗略地知道概念與功能,便能達到溝通的目標。現在的珮蓁已經不害怕閱讀文獻,也漸漸培養了對研究的興趣,想要走上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更深刻的實驗室的生活分享,請點選影片「這堂必上」按鈕觀看)。

我在長崎大學交換,參與論壇、滑雪體驗通通來

高中因著喜歡的吉他手而打開學習日文的世界,珮蓁更希望實際到日本體驗當地生活,於是參與 ICCPJ 國際夏令營志工,更在大三時申請到長崎大學環境科學部交換。「在日本,很常聽到『我們一起來做吧』這句話。」日本當地生活化的上課方式,更加滋長了珮蓁對環境衛生的興趣。

「踏上旅程就要比別人努力更多!」課堂之外,她積極透入當地的志工活動、社團、語言交流會,甚至主動爭取代表長崎大學參與學生志工論壇。過程中,她用日文做簡報、口頭報告、參與討論,日文儼然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份。除此之外,不會滑雪的她也在學習一週後便帶領日本小學生滑雪,又在行動派的瘋狂事蹟中添加一筆。

豐富的經驗是直覺的沃土,一點點感覺就去做吧

「大學很自由,有很多資源,要好好珍惜。」她積極把握日本交換機會、認真投入實驗研究,參與系排、管樂社、到環安室工讀⋯⋯,不過,在充實的生活之下,珮蓁跟大家一樣,仍會迷茫。「迷茫不代表我們要停下腳步,反而可以去嘗試每一件有興趣的事,一定會在之中『感覺』到什麼。」珮蓁至今仍在不斷在嘗試中,感受著每一個此時此刻,因為她相信「豐富的經驗是直覺的沃土」。在講座的最後,她提醒大家,不用自己畫一個框框將自己侷限住,永遠保持彈性,發揮行動力,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

【推薦觀看】高醫公衛系校友告訴你:畢業後我如何從全球最大醫材公司跨入 CRO 產業,擔任統計程式設計師?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