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張紹敏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楊孟儒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高雄醫學大學醫放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屏東男孩闖都市,成為醫生的第二雙眼

「我和多數臺灣學生一樣,高中時很努力讀書,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目前在高醫附院心導管室擔任放射師的楊孟儒,回想起自己的求學歷程,仍記得當初選填志願的心情。

來自屏東的他,從小缺乏探索志向的機會,但因為姐姐從事營養師一職,讓他對醫藥衛生學群有所嚮往。放榜時,孟儒唯一錄取的志願是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最初懷著忐忑的心、盤算著轉系退路,四年下來,他卻越來越熱衷所學;最終從一個像是「路人」的小大一,成為能守護病人的醫事放射師,透過影像專業,扮演醫師不可或缺的第二雙眼睛。這一路,他怎麼走?

我眼中的高雄醫學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是南臺灣最早成立的私立醫學院,校內著名的史懷哲大道、創辦人杜聰明醫師大道,都時時提醒學生繼續傳承行醫的精神。目前高醫自營的醫院包含高醫附院、岡山醫院;另有委託管理的大同醫院、小港醫院、旗津醫院等,就業機會相當豐沛。

高醫位處高雄市中心,北有巨蛋和瑞豐夜市,南有新崛江商圈。學校提供大一新生入住新館宿舍,也設有接駁車往返捷運後驛站,加上校園運動風氣興盛,同學所處的環境活力十足。

「大學不只是張文憑,還是要由你來創造自己的收穫。」孟儒特別提醒,高醫有許多值得把握的特殊資源,例如開設各類軟、硬實力課程的「創客基地」;或是提供藝文活動與獎助學金的「高教深耕計畫」;以及與中山大學合作的「攻頂聯盟」,讓同學在修課、產學合作上,有更多交流機會。

放射師只會按按鈕?認識放射三大科

許多人對放射師的理解,不外乎請病人「吸氣、閉氣、不要呼吸」,然後按下拍攝按鈕。但事實上,放射師除了要懂影像重組的技術、儀器的機械原理,還肩負治療計畫的規劃者。由於放射師的工作與輻射為伍,因此身上總是佩戴著「膠片佩章」,目的就是記錄自己接受的輻射值,保持在安全範圍之內。

進入臨床工作,主要有三大科別——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放射診斷科」如大眾常見的 X 光片、電腦斷層,也另有不少特殊攝影,例如消化道攝影、乳房攝影、血管攝影等,經常需要搬移病人、輪值大小夜班;「放射腫瘤科」主要是透過直線加速器、從不同角度來治療病人體內的癌細胞,會長期接觸同一位病人,也無須輪班;而「核子醫學科」則是透過施打放射性藥物進入人體,追蹤發炎或是癌細胞的治療情形。

孟儒觀察到,這三科經常彼此合作,若以腫瘤治療為例,得先透過電腦斷層了解腫瘤分佈,組織切片以判斷良性或惡性,接著製作模具、制定治療計畫、放射治療,最後持續進行術後追蹤⋯⋯,過程中都涉及不同科別的團隊。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四年課程

高醫醫放系的大一課程和其他醫學院科系大致相同,除了奠定基礎的普通生物、普通物理、醫學英文,還有協助同學適性探索的生涯規劃課;大二加入進階的基礎醫學(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並學習如何取得影像、藉由程式運算提升影像品質(如:醫學影像原理、影像儲傳系統);大三則更靠近臨床,學習三大科的技術和操作程序、儀器保養知識,並進入臨床見習;大四著重臨床實習,除了南部的醫院,臺中榮總、林口長庚醫院、臺大醫院等等,都是同學能選擇的實習地點。

綜觀大學四年,孟儒也有幾點建議給學弟妹們:大一課程較輕鬆,不妨先修後續課程或培養第二專長;大二課程相對繁重,讀書與玩樂的分配很重要;大三課程與職場工作的連結最緊密;大四是展望未來的關鍵時期,也要順利取得證照。

我適合醫放系嗎?未來有哪些出路?

近年高醫醫放系的男女比約為 35:65,在臨床上,男放射師的力氣較大,善於搬移病人,但只有女放射師才能做婦科檢查,能執行的業務範圍較大。孟儒認為,放射師的優劣關鍵不在於性別,而是良好的學理基礎、應用能力與抗壓能力,加上專業日新月異,終生學習也是放射師不能少的特質。

「讀完四年的醫放系,它給我的東西都是可以帶著走的。」孟儒肯定地說。在高醫,除了有專屬的系圖書館、X 光實驗室,也有教授各自的主題式實驗室(如:磁振造影、生醫工程、醫學物理等等),更設置「4+1」學程,讓同學在大四就能修讀碩一課程,只需多花一年即可取得碩士,提早進入職場。若對海外交流有興趣,也可以把握高醫與日本茨城縣立醫療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全科醫院等單位的見習或實習合作。

在未來出路方面,除了進入臨床擔任醫事放射師,也可以成為輻射防護師、醫學物理師;或通過考試在海關單位、行政院原能會擔任公務人員;也可以從事業務工作,銷售醫材或儀器。

這些課認真上,國考、臨床都需要!

在眾多課程中,孟儒首推必修的「解剖學」,透過向大體老師學習,對臨床工作有很大的助益,從發現病灶、臨床擺位到制定治療計畫,都需要熟悉人體的解剖知識。而「牙科技術學」也是相當實用的選修課,授課老師多為臨床上的放射師,在了解基礎的牙齒構造、牙科儀器之外,也會學習如何固定底片、穿脫鉛衣等實用的臨床操作技巧,讓實習及就業更快進入狀況。

另外,「放射物理學」這門必修課,仔細介紹了放射師在「按下按鈕」的瞬間,發生了哪些大小事,包含輻射從何而來、如何與物質作用、怎麼量測輻射等等。藉由這門課,孟儒也能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人人喊怕」的輻射。事實上,輻射已大量應用於你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協助食物滅菌延長保存、檢查產品、消毒醫療用品、測定地下水源、核能發電⋯⋯等等,若能正確應用,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

從實習、考照到職場

從升大四的 7 月開始至隔年 1 月中,有為期 28 週的實習。實習結束後,隔年 7 月底為國考,9 月中榜示,順利通過者在 10 月中即可進入醫院,擔任合格的醫事放射師。

「實習對我來說是一段自我探索的時間,那時候的我非常沒有自信心。」孟儒坦言,實習階段開始要適應早八晚五的上班生活、與病人溝通,在新的職場環境很具挑戰性,所幸在學長姐鼓勵下,一步步培養起對工作的信心,也確認自己要繼續踏上放射師的道路。

順利通過國考後,孟儒先是跟著巡迴健檢車,在全臺各地環島服務,有時一個早上就要照完 300 位病患,相當耗費體力。隨後,他進入高醫附院心導管室工作,與醫師、護理師合作,共同面對病人的突發狀況。

孟儒提醒同學們,在大學畢業後,若能考取輻射防護師或就讀碩士、增加臨床工作經驗都可以提升面試的優勢,而在心導管室的醫事放射師若是願意多跟刀、或擔任業務一職,也有機會創造百萬年薪。(更多國考小技巧,請點選「考證照到職場」按鈕觀看)

排球教我的事:帶著信念,追隨熱情

在課業與臨床之外,孟儒最大的重心就是他的排球人生。從高中到大學,他在系上的排球隊找到如同家一樣的歸屬感,也被選為隊長,從單純聽人指揮的球員,蛻變成帶領團隊進步的領導者。

大二時,孟儒被選為全國放射相關科系的重要賽事——「大放盃」的負責人,對他更是一大肯定。然而,因為身兼球員與工作人員,孟儒在賽事當下無法妥善處理突發狀況,發生難以挽回的殘局,他感悟道:「雖然有好的開始,沒有好的結局,但仍然是很難忘的體驗。」跌了疼痛的一跤,孟儒深刻學習到如何保持開放的心態,聆聽不同意見。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還是會讀醫放系

如今,孟儒不再是那個埋頭苦讀、對未來沒有想法的高中生,大學四年,他體會到課業不是唯一,接觸不同的專長和興趣,都能幫助自己成長。他建議學弟妹們,面對生涯抉擇的十字路口,不要懷抱名校迷思,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並在夢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和家人理性地訴說自己的想法,才有機會成就自己嚮往的模樣。「再一次選擇,我還是會讀高醫醫放系,因為我很珍惜路上所遇見的人事物。當個能自我肯定的人吧!我知道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我會把遺憾化成進步的能量,持續精進。」帶著堅定的心志,孟儒將繼續踏上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