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高雄呂媽媽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孩子 記得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噢 放膽去逐夢吧」

講座由高雄醫學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林立麗、林佑珊、 鄭祐銓、謝采穎、辛丞鈞 協助 責任編輯:潘怡格 核稿編輯:林立麗

高雄醫學大學 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所 高毓澤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所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誤打誤撞到意外愛上

在台東長大的高毓澤,自嘉南藥理大學醫藥化學系畢業後,選擇進入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攻讀碩博士,你可能很難想像他最一開始的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設計師,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交集,背後卻是一段關於徬徨、失落、恐懼的故事。從小就讀美術班的毓澤,高中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術科,沒辦法兼顧學科成績,導致學測時沒有推甄上自己的第一志願工業設計系,一度遭到別人質疑的他,曾對自己很沒有信心,甚至失去未來的方向。大學誤打誤撞進入醫藥化學系後,也多把心力放在課外活動上,因為當時的毓澤只想快速進入職場,但誰也沒想到他竟一路念到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所博士班,重新找回自信心,也更加認同自己。

我不想只是進藥廠當機械手臂

「難道我的未來只有這樣嗎?」暑假到藥廠實習的經驗,成為毓澤選擇繼續升學的轉捩點,因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他發現大學畢業後能做的似乎很有限,自己就像是機器手臂一樣,工作沒什麼挑戰性,開始萌生繼續攻讀碩士的念頭,在考量學科內容、地理位置、家庭因素後,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所成為他當時最合適的選擇。

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分成無機、有機兩組,無機組的課程內容涵蓋無機、分析、計算、材料、生物等不同的化學領域,而毓澤所屬的有機組則多在做有機、天然物、藥物相關的合成實驗,其必修課程有典範學習、生命科技核心技術與理論、特別演講等,而「書報討論」是讓他比較印象深刻的課程,因為需要將自己所整理的論文,以英文簡報給大家聽,同時解釋專業知識的問題,使他的語文及表達能力都有非常大的進步。

扮演藥物供應鏈的上游

「我們的任務是找到新的化學結構使其變成藥物,或是將原有的藥物修飾得更有效與穩定」,毓澤表示大眾常常搞混藥物研發人員與藥師的工作範疇,他形容自己就像是扮演藥物供應鏈的上游,提供藥品給下游的藥師在臨床上使用。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所畢業出路包含新藥開發人員、製藥現場人員、分析人員等,而值得一提的是”Reviewer”這個職業,毓澤表示國外的學名藥在引進台灣時,礙於法律的規範通常需要“Reviewer”來協助調整藥物的製程。

用超商哲學選擇研究室

毓澤的研究主題與抗癌藥物的合成有關,探討藥物的生物活性,並對其做結構修飾後,努力將它合成出來,他以四驅車為比喻,說明修飾藥物結構的概念與目的:「明明四驅車就已經有四個輪子了,為什麼還要額外加這麼多東西呢?當然就是要讓車子跑得更快更穩阿。」另外,關於實驗室的選擇,毓澤說就好像是去超商購物一樣,一開始先「看」老師的研究領域有沒有興趣,這部分可以從系網站做基本的調查,再來就是「問」學長姐的經驗,或是直接約時間拜訪老師,最後是從談話間「感覺」實驗室的研究風氣以及老師的個性,不過毓澤也提醒:「別人口中的好不一定就適合你,最重要的還是擇你所愛」。

第101次的成功勝過前100次的失敗

「從失敗中找到成就感」,是毓澤讀研究所最大的收穫之一,因為研究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實驗一定會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一次的成功,而參與藥物化學研討會、業界實習、擔任助教,都是精進自己研究內容的方式,因為你可以從別人的觀點與研究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優勢,而毓澤也強調「自律」是讀研究所應有的心態,因為不管是研究或是生活上都要獨立自主。雖然毓澤這幾年的求學經驗看似跌跌撞撞,但跨領域的學習讓他體悟到:「不管你在哪裡,只要抱持熱情的心態,一定都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有很多收穫」,勉勵學弟妹不要害怕嘗試,保持對未來的無限想像,並積極面對挑戰。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