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張詩敏

將心態歸零,前往加拿大紐芬蘭大學交換,我找到了嶄新的自己

就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張詩敏,於大四時,透過教育部的學海飛颺計畫,前往加拿大的紐芬蘭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她將在本篇專訪中分享在加拿大求學時感受到的文化差異與所見所聞。
2015-07-28

臺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總是強調名校、熱門科系的重要性,可是真的有人能證明就讀名校就等於擁有璀璨的未來嗎?依照社會期待選擇未來,那還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詩敏帶著這些困惑,前往加拿大交換一年,放下分數的枷鎖,她發現——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才是該追尋的目標。

加拿大的課表安排:少量多餐

在加拿大交換期間,我注意到他們在課程的安排上,不會有同一門課連續上課三小時的情況。學校會將這三小時拆成三天,每天一小時,讓學生能夠頻繁地接觸這門科目。

不同於臺灣經常一堂課連續上兩到三個小時,在加拿大交換期間,詩敏發覺加拿大的課程時間安排上更為彈性,一堂課通常一次上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一週內會上兩到三天。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在一週內會重複碰到同一門課程兩到三次,而學生要做的就是充分理解教授每天在這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內所教導的內容。

加拿大的學生從小就在探索自己的興趣,並藉由興趣了解自己

初到加拿大時,詩敏驚訝於當地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方向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在學習方面,加拿大與臺灣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加拿大的學生在大學以前的課業並不繁重,學生有許多時間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更多時間思考未來,並藉由課外活動挖掘興趣,描繪出未來職業與大學學習領域的輪廓。

(圖片來源:https://bit.ly/2NL9E8Z)

但是臺灣的學生在大學以前,都忙著提高大學入學考試的分數,在選填志願的時刻,又經常依著社會期待選擇不那麼喜歡的科系。我們不習慣為自己發聲、為自己做選擇,利用家政課考數學,利用體育課複習化學,我們卻沒有將時間挪用於思考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自己。

放下分數的枷鎖,我才知道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

在臺灣,學生往往被分數綑綁,我們的教育制度無法讓我們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在臺灣,我們習慣以考試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考試大多採取紙筆測驗的形式,學生被教導利用解題公式,套入題目,就可以得到分數的思維模式。

也就是說,我們習慣了不需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靠著解題公式就能得分;更不用說我們根本不明白老師的出題目的,也無須思考這些學科與我們生活有什麼關聯。

這些教育的盲點在求學的早期階段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一把時間拉長,問題就一一浮現。臺灣的學生在面對「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等問題時,腦中的藍圖是空白的;再者,就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卻找無既定公式可解。

因為人生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始終無法憑著「知道」就能夠「達到」。

海外求學勢必得與孤單共處,但這正是心靈成長的時刻

在陌生的國度,我的挫折、孤單、對家鄉的想念,都必須自己吞下。但是,與其被孤單吞噬,我選擇盡情地體驗國外的一切。

 

如同許多在外求學的朋友,詩敏坦承,一開始到加拿大時,即便想與他人做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都因為語言的不流利,經常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適應當地生活並不困難,最難的是在適應的過程中,所有的挫折、眼淚與喜悅都沒有人可以分享。

canadaPhoto Credit:張詩敏

但也因為有許多獨處的時刻,詩敏在夜深人靜時,經常反覆地與自我對話,將課堂接觸到的知識、眼睛捕捉的風景、與外國人對談所得到的反思,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她因此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專注地體驗加拿大的生活。

嘗試一切,才是不辜負自己的最佳證明

我們不該在這麼寬廣的世界中自我設限,自己能做到的永遠比想像的還要多。

出國一趟,她用歸零的心態,努力吸收課堂上的知識、文化中的衝擊,她才發現到另一個更有勇氣,也更有自信的自己。詩敏相信,只要盡力去體驗眼前看見的種種,將勇氣化為實踐,就不會辜負踏出國門的自己。

講者介紹

Shih-Ming Chang 張詩敏,畢業於暨南國際大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學系。大四時,透過交換計畫,前往加拿大紐芬蘭大學交換一學年,目前就讀於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作者 黃玉婷

IOH rocks!

核稿編輯 Bella Huang

主修中國哲學,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人生而在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