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不需要爸媽陪考?注意 2021 年新規定!
有些考生會選擇和學校同學們一起去考場,而家長若要陪考,應和孩子達成共識,溝通好當天的行程,例如孩子在中場休息時間想在考生休息區還是考場內念書,事前也一定要確認清楚各科考試時間。然而,有鑒於新冠肺炎疫情,2021 年將不開放家長陪考,且考生需全面配戴口罩,若未配戴卻強行入場,將被取消資格。但針對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及突發傷病的考生,可以申請 1 位親友陪考唷!
「前一天看考場」遠比你想像中的重要
利用考試前開放的時段,可以看看考場,確定當天的行動路線。考生們或許會擔心,看考場會浪費寶貴的讀書時間,但其實確認了考場環境和路線,還能有效減輕對陌生環境的焦慮感。
到了考場,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座位與准考證號碼相同,將桌椅擦拭乾淨,拿紙片墊在不正的桌腳或椅腳下面,避免桌椅動來動去。考生也可以坐在位置上感受考試的情景,適應大考氛圍。
此外,也要確認廁所和茶水間的位置,別讓突如其來的生理需求搞砸了考試心情,並且和爸媽約好當天考完試要在哪裡見面。如果中午需要外食,家長可以事先看好附近的店家,訂好餐點,切記別讓考生吃得太油膩或太飽。
有哪些必帶應試物品?最常見的違規扣分情形是?
考試前一天早點休息,當天早點出門,避免塞車、找不到停車位等突發狀況,必帶的應試物品可別漏掉。
考試隨身物品
■ 考試通知:上頭有姓名、應試號碼、身份證號、考區、試場和注意事項。若不小心遺失,可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
■ 有效身分證件正本:有效身分證件正本如身分證、健保卡、居留證、護照、駕照、身心障礙證明⋯⋯,供監考人員查驗
■ 手錶:手錶不可有計算、記憶、通訊、拍攝、錄影等功能,且記得關閉鬧鈴功能
■ 文具:多帶一份,有備無患。若需要帶文具盒,必須要是透明的才能帶入考場
其他物品
■ 薄外套:若對溫度較為敏感,可攜帶外套加強保暖
■ 雨具:根據氣象預報,決定是否要攜帶
■ 衛生紙
■ 藥品:多帶個小護士總不會錯的
■ 高熱量、有飽足感的小點心:中場休息時間迅速補充體力
考生的手機或穿戴式裝置,最好先交給陪考家長,千萬不要帶進考場。以上物品中最需注意的就是「有效身分證件正本」的定義,學生證、無照片健保卡、證件影本都屬於無效證件。若容易受到外在聲音干擾,可以攜帶耳塞,但使用前必須向監試人員報備過。
作為陪考者,該怎麼打發時間?
等待中的家長、老師若不是忙著訂便當,就是在滑手機打發時間。既然等待時間是如此漫長,不妨可以趁這段時間看看 IOH 網站上的學長姐科系介紹的影片,為之後和孩子討論科系作參考!(立即前往IOH 全台各校系總覽一探究竟)
IOH 也陸續推出一系列的教授介紹科系影片與校友工作經驗談,幫助大家在選填志願時有更多元的觀點。
不要問孩子「剛剛考得怎麼樣」,也別急著對答案
第一天考試結束,請家長們絕對不要問孩子「考得怎麼樣」。雖是關心,但往往會造成壓力,萬一表現不好,還可能影響到第二天應考心情,導致狀況不佳。也建議考生們第一天考完,不要急著對答案,一來是會影響心情,二來是補習班的參考答案也不一定準,只會讓自己心更慌,還不如專心準備隔天考科。
第一天的考試成績已成定局,家長要做的是——幫助考生穩住心情。如果孩子感到焦慮,別跟著他一起緊張;萬一孩子說自己考不好,也別急著責難,家長要比考生更知道,考過的試已成定局,現在能做的就是將眼前的任務盡力做到最好。
當好不容易撐過大考,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大致算一下分數落點,討論相應對策。在升學的過程中,考生往往會有許多迷惘與焦慮的情緒,此時家長的陪伴會是孩子的最大後盾。(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選志願:爸媽們先聽孩子怎麼說,然後放過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