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Photo Credits: 徐伯均

追隨別人眼中的第一志願,是在浪費你的分數!史丹佛學霸犀利回應

很多人覺得,先把分數考高了,才能有更多選擇權,也才有資格談選擇,但現實情況常是,拿到好成績後,反倒在「你考這麼高,不填 XX 系多浪費」的各方勸說下,草率決定了未來四年。
2019-04-09

2003 年的夏天,徐伯均和其他十一萬名考生一樣,面對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大學科系的選擇。以全國二類榜首之姿,按照熱門的校系排名,他理應去讀臺大電機系,但他最終選擇了自己真正感興趣、實際了解的清大材料系。十五年後,徐伯均先後到了史丹佛大學材料系攻讀博士班,目前任教於杜克大學材料系,談及當年的選擇,他說自己從未後悔過:

「大多數人選擇科系的基本假設,是最低錄取分數越高,這個科系越好。但這就好比去超市買水果,你看看自己有多少錢,然後買了最貴的那個,不管那是芭樂還是奇異果。結果,對奇異果過敏的人要吃奇異果四年,牙齒不好的人芭樂一口都吃不下去。」

徐伯均坦言,自己之所以這樣選,也有些幸運的成份在;第一是他很早就對材料產生興趣,第二是他當時有機會聆聽到清大材料系教授的介紹,深入了解了材料系所學與系所資源。(推薦閱讀:看看徐伯均從史丹佛到杜克大學的心路歷程

 

實際進入材料系後的發現

「當然,材料系不太可能跟我原本想像的 100% 一樣,也有進去以後才發現有些課原來是這樣子,但一個學科裡一定有你喜歡的和你不喜歡的部分,這些都是比較來的。」

徐伯均指出,由於理工科系的大學部訓練是由淺入深的安排,同學在低年級除了接受理工基礎知識,還要廣泛修習該科系常見領域課程,直至高年級才能選擇自己想鑽研的領域。

舉材料系來說,即便你打從一開始就對高分子材料比較感興趣,仍需修過物理冶金、半導體物理、結晶繞射等領域必修。

「但我會建議同學,別太先入為主認為,因為我對這些科目不感興趣,就覺得學它沒用,大學是在幫你打基礎的時候,這些入門知識到最後都會相輔相成、派上用場。」

他舉自己從大學到現在的研究主題為例,涉獵的材料從無機材料、金屬到高分子,所以將來的路真的很難說,倘若一開始沒學好,往後還是逃不掉要還債的時候。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以後又不一定會走學術,就不用學得那麼多吧?」徐伯均對此的看法是,若是當工程師,你的工作也就是在解決問題,凡是有助於你解決問題的學問,不都該學嗎?哪有在分什麼領域的?

即便各個領域的科技日新月異,但這些入門知識、公式通常是不變的。它好比是你的內功,讓你在面對變化時,能更快發現關鍵,為問題找到新的突破口。

當然,大學生活不只有讀書,把握青春時光,和身邊的朋友一起籌辦營隊、或爭取出國交流機會,也是另一種學習,「年輕嘛!就是會不太去想目的性、不論好處壞處,為了一些『有或沒有也無關緊要』的事情努力,很單純地想把它做好,從過程中得到成就感。」

但徐伯均也提及,在大學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然重要,可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課題是,做好時間管理。

「有時候,我回想起大學,還是會覺得有段時間是空掉了,你以為是放鬆,其實是廢掉了。倘若當時更懂得時間管理,自己是可以把課內外事務都兼顧得更好,人的潛力其實是非常大的,你能做的事情遠比想像中的多。」

(推薦閱讀:大學理論知識與業界脫軌?臺大鄭榮和教授:大學教育不會跟不上時代,而是你自己不想跟上時代

 

是誰決定了你的第一志願?

「我的經驗未必完全適用於你,但我想,仔細去了解每一個選項,是做出決定前在自然不過的道理。」

對於面臨生涯抉擇的考生,徐伯均衷心建議學弟妹能經過充分的資料搜集、比較之後,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現在大家有更多網路資源可以參考,所以我不太相信你會沒辦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說你不知道這個系在幹嘛,這不合理嘛!你有這些資訊,其實就沒有什麼藉口只按照分數門檻去填。」

「在臺灣既有升學體制下,你考多少分數,就是有多少選擇權,你今天有選擇權了,怎麼還把自己綁在一個完全不了解的東西上,你有這麼多選擇權,你反而浪費了?」

徐伯均提及,或許父母有其考量,但當下的熱門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後,誰能保證是同樣的景況?而大眾眼中的熱門也未必符合你的興趣與長才啊!

「有條有理地把這個科系如何吸引你,而你覺得他未來會怎麼樣發展、以及相關出路都列出來,用這些和爸媽進行理性的溝通,我相信是能得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作者 林立麗

IOH 編輯團隊一員,畢業於台大生傳系,雙主修經濟學系,在學期間產生對社會學、傳播學、行銷與設計等領域學問的熱情,曾擔任台大農推會農業多媒體訓練課程教學助理、UDN 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台大場講者,期盼能以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為社會作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