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108課綱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上了大學,別太快決定自己的未來——專訪臺大歷史系羅士傑教授

高中生面臨志願選填,不免會思考大學能提供怎樣的未來四年,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那應該要如何培養專業能力,或是兼顧深度與廣度的學習?選填志願時若只考慮未來薪資發展,又會有什麼盲點?本次 IOH 特別採訪臺大歷史系 Roger 羅士傑教授,談談他對大學教育的觀點及對同學們的期許。
2018-03-14

不要再把大學教育往下拉了!大學是專精教育

「大學是學很高深的東西,你願意去鑽,把它做到很可以突破,可能你有個夢想,但你的夢想不是說天天玩機械就想得出來,你必須還要對人有關懷,這兩個部分是放在一起的。」

談起大學教育的意義,Roger 認為大學不該僅僅是職業教育,不是讀了什麼科系,未來就一定會從事什麼職業,大學是個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有機會嘗試各式各樣的事情,並且精進自己的知識深度。

「大學是專精教育,假如大學不夠先進,假如我們講的東西跟這個社會上其他人在麥當勞講的話一樣,那這是可悲的事情,這大學不值得尊敬。」

Roger 認為在大學可以學到很深的知識,而學生應該要找到自己最喜愛的事情,才有動力為此付出絕大多數的力氣,並且不斷突破自我極限。他引述賈伯斯的話,每天早上起來,要去工作前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感到開心,如果不願意為了工作付出全力,那這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上了大學,別輕易把自己交給學校

Roger 曾經在美國教過四年書,回來臺灣後在臺大任教,對於兩地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思考差異有深刻感受,他在臺大通識課堂上和各個科系的同學聊起選擇科系的初衷,許多人都是因為「分數到了」,或是覺得「還可以」就進來了,但根本從沒慎重思考過自己想要做什麼。反觀在美國的學生,多數十分清楚自己念大學的目標,就算志向尚未明確,也會多方嘗試。

「臺灣學生感覺進入大學後,就把自己交給學校了。」Roger 比較兩地的學生,認為美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比較會主動思考要如何深入挖掘背後原因,甚至是去改變學校,反觀臺灣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就變得很被動,不去積極思考自己要什麼,或是要如何做得更好,而是按部就班地走完四年。(推薦閱讀:好大學就像高級自助餐,由你自己設計菜單

 

讓人知道你要什麼,對抗也是種溝通方式

在選填志願的時刻,高中生與家長免不了需要溝通對未來的選擇,Roger 曾經到北一女演講,一位學生在演講後來找他,表示自己喜歡讀歷史,但和父母親的期待不合,最後這位學生仍是進入了臺大法律系,Roger 談起這件事深感惋惜。「我覺得很可惜,她那麼快就把自己的人生交出去了。」

當父母與孩子的想法不同時,Roger 認為孩子要更主動積極的和父母溝通,而不是因為覺得「我很愛我爸媽,他們也很愛我」,就輕易的妥協了。甚至在必要時候,「一定程度的對抗也是種溝通的方式」,因為你要讓人家知道你想要什麼。

「你們要相信我,你們從小認識我到現在,知道我所有的能力,知道我所有的缺點優點,那我們來面對我的優點跟缺點,一起思考讀這個系可以幫助我什麼。」Roger 以自己為例,他和父母彼此間有信任基礎,因此他做的決定也多不會受到干涉。「我會跟他說你不用擔心,了不起我就去開租書店,了不起我就去當代課老師,了不起我就去做什麼,但是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出國讀書。」

Roger 建議與其被動的接受結果,不如自己主動去找好資料,想清楚後再說服父母支持自己的選擇。(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選志願:爸媽們先聽孩子怎麼說,然後放過自己吧!

 

大學生最缺乏的能力

「現在的學生就是意見非常多,勇於思考,但是死不讀書,真正讀過原典的沒幾個,導致我們的意見很容易被操作,因為大家都不思考根本的問題,比方說我到底要幹什麼?或是我人活著要做什麼?我怎麼追求快樂?這種東西沒有人去思考,所以我們都常常被帶風向啊!」

談起現在學生的特質,Roger 掩飾不住內心的焦急,他觀察臉書上學生們的動態,發現每當有重大議題發生時,許多人都很踴躍發表意見,分析時事,但危險的是,勇於思考與表達的人,可能知識基底打的不夠紮實,反而造成錯誤資訊流通的又快又遠。

「當然現在大家天天都在讀臉書,這沒問題啊,但是網路是知識流傳,每一個知識都必須被檢驗嘛,那哪些知識、哪些問題是可以被留下來的?」Roger 認為閱讀與思考同等重要,要去讀頭腦比自己好的書,嘗試與書中對話,嘗試去反駁書中言論,思考別人說的話,而非照單全收。(推薦閱讀:文史哲學群都在學什麼?這些科系教你的是思辨力

 

臺獨大老史明,一句話當頭棒喝

在大學時期,Roger 系上曾經邀請臺獨大老史明演講,彼時臺灣民主尚未成熟,許多人怕被貼標籤,不敢前往聽講座,但 Roger 和同學們一起去聽演講,會後史明和同學們聊天,問及大家平時都讀些什麼書,Roger 立刻說了一串臺灣文學作家的名字,沒想到史明不屑一顧。「當時史明跟我們說:『你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讀世界文學名著嗎?』」

同學們頓時啞然,Roger 百思不得其解,史明不是臺獨的嗎?為什麼聽到念臺灣文學沒有表示認同?幾年後 Roger 到美國念博士,不再研究臺灣史,而是轉攻中國史,他終於漸漸懂了史明為什麼這麼說。「我當時心想『天啊!你不愛臺灣嗎?』我的第一個反應真的是這樣。可是後來回想,史明是對的,只有在大學才有空讀世界文學名著。」 

在消費主義社會中,人文學科更要思考根本的問題

「我們對成功者的定義是真的很狹隘,我們不把一個人的快樂當成功,我們把他當神經病。」

臺灣的產業結構是以理工人才較具明確優勢,在消費主義的社會中,人文學科無法提供立即的產出,也因此不被社會眼光看好,但 Roger 認為,人文學科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推薦閱讀:既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哪有「什麼科系比較好」這種蠢問題?

「錢真的很重要,這是事實啊!但我們現在真的是在討論絕對有錢跟絕對沒錢嗎?」其實最核心的問題不在於錢,而是我們如何讓自己生活安定,如何找到一個人生目標,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相當有意義,但我們卻越來越少去探討這個問題,只看見表面上金錢能換到的東西。

除去薪資水平的考量,Roger 一語道破人文學科更重要的使命,思考最根本的問題,並且對於社會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式,才是人文學科更應該要沉住氣做的事。(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選科系:別再戰文理組了!你該認清社會的真實

 

好的大學給你各種探索的可能性

「假如說你對臺灣民主運動有興趣,大學就是有人專門研究這個東西,可能這個社會不超過十個人研究這個東西,可是我們就可以告訴你這是怎麼回事;假如你對量子力學有興趣,就是有人去專研,可是量子力學不可能拿到社會上去賺得到錢。」

當今世代的選擇比過去多元,但社會仍有一股傳統力量在設限年輕人,告訴他什麼不能做,什麼才是更好、更賺錢、更有未來的選擇,但 Roger 認為,一間好的大學應該要提供足夠資源,擋下一般社會對於知識的分類與理解,讓學生對任何有興趣的事物都有機會去深掘。(推薦閱讀:葉丙成:撇除排名,你真的知道自己追求著什麼嗎?

 

在大學,別太快確立志向

「如果說我大學有什麼後悔的,就是太快決定要讀歷史系。」Roger 會選擇讀歷史系是源自於從小對二二八事件的興趣,小時候和家中長輩辯論二二八,長輩畢竟有過親身經歷,Roger 辯論不過,就拿出課本秀給他們看,想要證明自己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我外公是很安靜的人,然後他看我這樣就看不過去,他就把我按住,然後露出那個目光就是,唉,但願上帝原諒你的無知,那個對我來說是啟蒙。」

外公的一個眼神,讓 Roger 從此埋入歷史學,但從現在回望過去,他希望自己在大學期間可以更多方嘗試,讀一些法律或是經濟學,不要還沒試過就先拒絕了,因為大學是人生中極少數擁有很大的自由,失敗成本又低的階段。

「大學就兩件事,第一:認識自己,第二:建立跟別人的連結。你過去十幾年有沒有機會好好認識自己的能耐是什麼?還是你只知道成績而已?」透過跨系修課,透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大學其實能開拓一個人無限的可能性。(推薦閱讀:在大學,我想成為_____

 

多方嘗試、為自己做決定

「假如你覺得你的生活非常輕鬆,那是因為有很多人幫你扛住你應該要扛的責任,所以你不用思考很多事情,但其實每天是需要自己做很多決定的。」學生時代看似不需要扛太多責任、做太多決定,但其實自己是可以主動做出許多選擇並負責的,Roger 列出四點大學生活的目標。

「第一,嘗試那些你不想要的東西,不要一開始就拒絕;第二,培養運動習慣;第三,交很多可以坐在一起講話的朋友,而不是臉友;第四,測試出自己的極限。」

他建議無論志向多麼明確,都還是要保留多方嘗試的可能,與其限縮自己,不如逼自己超越極限。此外,多交一些能夠談話的朋友,不僅能夠與人建立連結,更有助於培養多元觀點,如果過去十幾年你只懂得注重成績,那麼大學就是認識自己、廣交朋友的最佳時機了。(推薦閱讀:八件大學生必知,學長姊卻忘了告訴你的事

 

受訪者簡介

Shih-Chieh Lo 羅士傑,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現職為臺灣大學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晚清到民國史(未來將延伸至 1949 年迄今)、民間宗教與地方政治、19 世紀至 20 世紀地方社會研究。 

作者 陳彥妏

Yen-wen Chen 陳彥妏,生於彰化,國小畢業後赴台中求學,2016 年畢業於曉明女中,以指考分發進入台大法律系。初入法律系發現法律系就像傳聞一樣必須念很多書,但不願讓念書成為不認真思考及生活的理由,先是不會打排球所以加入系排學習,後來參加遠距課輔,透過視訊教國中生英文。自認求學路上得到太多資源,願能將自己的幸運發揮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