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的經驗分享
弟弟口中的森林雨林
陳宥綸 Sarah 來自充滿古蹟、美食和慢活的臺南,以免試入學進入光華女中,在綜合高中找尋自己的方向,雖然個性內向害羞,但是堅持自己理想。目前就讀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大葉大學是所位於半山腰上的綠色學校,校園內有多處上坡,若是不喜歡走路,還有貼心的遊園車可以搭乘,而 Sarah 也分享她最喜歡的校園祕密角落——圖書館視聽室,以及陪伴她晚歸時、越夜越美麗的星空。
深入了解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
造藝系常被許多人誤會成美容美髮或是服裝設計,Sarah 將詳細地介紹造藝系分為雕塑、工藝、繪畫三大領域,在三大領域中又細分為九大工房。這次講座她也感謝造藝系所有人提供各組別的作品,讓她能更全面、更完善地介紹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給大家認識。
雕塑組分為木雕、石雕、雕塑和裝置藝術。在瀰漫著濃濃木頭香氣的木雕教室中,有吉田敦老師帶來的日式創意、技術和想法;而石雕則結合不同素材,為石材注入一絲柔軟,在進入石材工房前,還需穿上特殊的工作服,來避免像施工一樣帶來的粉塵和噪音;泥塑則有不同的表現手法,透過精準的塑型,翻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立體作品;如果你具有天馬行空的想法,那千萬不能錯過裝置藝術,在細讀作品後,才能真正理解裝置藝術的價值與精神。
工藝組分為金工、陶藝、漆工、編織。敲敲打打的金工課,利用各種金屬來表現深層的對話,以紅銅與黃銅為主,帶出金屬延展柔軟的一面;在陶藝課中使用拉胚機練習,運用不同的釉色打破陶土既有印象;透過層層堆疊而成的漆工,其反覆動作是甜蜜的負擔,且上漆還得看天候,透過打磨讓作品從粗糙到發亮;編織所運用的不只是線與線,而是各種素材,纖維和纖維的編織,像是紙、竹子、甚至頭髮都可以是編織的材料。
繪畫組相當多元,包含油畫、水彩畫、水墨畫、膠彩畫、粉彩畫、插畫和版畫。繪畫可以使用各種媒材,繪畫的表現方法也有許多種,寫實亦或者是抽象。Sarah分享在課程上的設計,是引導大家思考「什麼是藝術」,她認為藝術就是設計、想法、創意,先有想法,再選擇以什麼手法去呈現,而系上老師以引導式教學,而非告訴學生該怎麼作,藉以培養學生建立起獨立思考,引導出更多想法、迸出新點子。
從探索開始的學習
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也提供相當多的資源,像是藝術家演講,比起自己親身經歷,從別人身上得到學習經驗的速度要來得更快;學校也有多元而豐富的展覽,每個月、甚至每兩星期,就會有新的展覽,為大葉大學帶來看展的藝術風氣。Sarah 也介紹系上繪畫組畢業的校友黃薇(Jamie Wei Huang),她曾為女神卡卡(Lady Gaga)設計服裝,也曾回到母校演講。而 Sarah 也想分享在造藝系不管學什麼,只是表現方式不同,因此在大一、大二時會探索不同材質和特性,找尋適合自己的工房;升上大三前,會透過「工房面試」找到自己的歸屬和方向。在造藝系兩年中,Sarah 認為「造形基礎」是她創意想法的起點,即使是簡單的圓形和正方形,透過不同的排列方式就能帶來不同的效果;「媒材探索與應用」則為試探工房前的前哨戰,像是學習金工、陶藝的基本課程,先有初步的認識,這對未來選擇工房有很大的幫助;而訓練立體的實作「基本雕塑」,將現有的物品做出一比一的實品,強調實作的重要。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的課程注重純手工,也因為是手工,而你永遠無法掌握作品的走向,但結果往往會有意外驚喜的美。
追尋自己想要的
除了系上專業以外,Sarah 也盡可能地多元學習,舉凡領導管理、創意思考和舉辦活動她皆有涉獵,像是在國際語言中心協助英語戲劇、唱歌比賽、英語週、Global Cafe 等活動,在生活中推廣各國文化,也在大葉語言學習導航中心(LLNC),設計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英文;進而組織大葉英語志工團(DEVA),透過團隊合作、創意發想,提供完善的英語教學服務,讓她體會從「被服務者」到「服務者」的心境轉變,也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她參加大葉親善大使團,擔任行銷學校品牌及維持校園形象的一員,培養專業態度,並完成校內外各項大型活動;同時,她也在培訓課程中,學習基本彩妝、美姿美儀、瑜伽和國標舞,與社交生活接軌,藉由國際禮儀來提升個人素養。
追求完美,近乎苛求
即使大葉大學造型與藝術學系課業繁重、課外活動眾多,Sarah 努力有效地運用時間,她也將擔任大葉英語團和親善大使團的團長,她希望未來能發揮一己之力,讓整個團體更加完美,誠如她的座右銘「追求完美,近乎苛求」,這些夢想和目標帶給她滿滿的動力,儘管有時疲倦,但她會繼續堅持並且用笑容讓世界更美好。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Q1. 大葉大學對你來說最特別的地方?
Q2. 你覺得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讓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Q3. 你會建議哪一種特質的學生來就讀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