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廖玟怡

責任編輯:廖玟怡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郭芝訊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結合最愛的心理諮商與幼兒教育,我想開設無所限制的幼兒園

「叩!叩!叩!故事門請打開!」郭芝訊有著非比常人的活力,天生愛管事的性格,讓她選擇以心理諮商作為第一志願,又因為糟糕的英文成績,只好忍痛刪除所有要求英文成績的科系,以繁星申請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芝訊坦言,自己一開始不太認識幼教,但做中學的多元課程,加上自身對心理學課程的喜歡,意外找到對幼教的熱情,甚至因為被「小孩萌到」,決定以幼教作為畢生志業,期許自己能與幼兒共同成長,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她夢想著開設一間無所限制的幼兒園,讓各種類型的幼兒都能快樂成長。

我眼中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中教大是一所高中般的大學!」中教大為師專轉型,學生都非常認真於學習,相較於全國僅三至四成的幼兒教檢通過率,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的通過率高達九成。為了讓幼教系學生在備課時有足夠豐富的資源,圖書館有不少經典童書及繪本,芝訊直說「圖書館是備課的好去處」。而系上每年的荳荳劇公演,在校內的「豪華演藝廳」舉行,是中教大同學成發的必搶之地。

芝訊更善用學校的海外資源,藉機到美國爾灣小時代中文學校實習,並申請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獲得生活費用的補助;她也提醒學弟妹,可隨時留意校內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教育部資訊,可以節省不少申請上的麻煩。

幼教系輕鬆又沒專業力?從點點上學去看幼教系學什麼!

「幼教老師不就整天都在吃點心、午休、玩耍嗎?」面對大眾對於幼教系的誤解,芝訊以幼兒園學生點點的一天,指出幼教老師與大眾的不同,幼兒園老師需深層思考小朋友的心理狀況、發展階段,調整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與教學模式。因此在大一到大四的課程設計中,主要可分為照料小孩發展與觀察的「教保」,以及設計課程的「幼教」,畢業學分數依據是否為「師資生」劃分,非師資生著重在「保育」,未來可擔任幼兒園的教保員,師資生則必須兼顧兩者。

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的四年課程

大一課程的目的在認識幼兒,課程包含幼兒教保概論、幼兒發展、幼兒文學及教育心理學⋯⋯;大二延伸至基礎理論,開設幼兒教育、幼兒健康與安全及教學原理等課程;大三是課程繁重的一年,強調實作與理論的結合;大四有為期兩週的教育實習,學生須整合過去三年所學,將理論應用於教學實務現場。

四年的選修課程中,系上會就學生填寫的「修課意願單」規劃課程安排,芝訊建議學弟妹務必先了解上課方式與內容,再進行選課。畢業門檻除了修滿學分外,語文能力、英文能力、電腦操作,甚至是體操訓練都是幼教系「小白本」的檢核標準,特別是幼教系每年的重要盛事「荳荳劇」,從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都必須參與,這三天的公演更會邀請親朋好友,及附近幼兒園的小朋友前來欣賞。

中教大幼教系的實習怎麼選?

「教育實習非常重要,必須深入第一線,切忌紙上談兵。」芝訊笑說進入教育現場,是打破美好想像的好機會;必須親自面對幼兒園裡「暴走的迅猛龍」,同時也要學會欣賞孩童們「畢卡索式畫作」。在大一、大二,會先初步參訪學校,了解各類型學校的教學理念;大三進入教學現場觀摩,大四有為期兩週的實習,實際走入現場「當老師」。

而畢業後的「大五實習」長達半年,可選擇留在臺中,或是回到家鄉;芝訊分析說明,留在臺中容易取得中教大資源,可從熟悉的學校中選擇,但考量到實習期間沒有薪水,回家鄉得以節省開銷,卻也像賭博,因為你不見得能選到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我適合讀中教大幼教系嗎?未來只能到幼兒園當幼教老師嗎?

「如果看到小孩,一把火會燒起來,千萬不要來!」 芝訊警惕學弟妹,讀幼教需要多才多藝,適合喜歡小孩的同學,同時因為必須經歷教師檢定與教師甄試,也要喜歡讀書;若喜歡畫畫、手作、音樂是一大加分!

在教學現場,一個幼兒教室至少會有兩位老師,團隊合作能力不可少,甚至必須時常跳脫框架,將回收物化腐朽為神奇,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教具。實習完成並通過教師檢定者,可至幼兒園擔任老師;但芝訊也坦言,因為職業倦怠、同事的磨合問題、與家長的溝通困境,有老師因此選擇轉行。即便如此,相關的積木老師、律動老師、教具設計者及兒童劇場者都是可以選擇的出路。

中教大幼教系必上不可的課程

芝訊強調「幼兒發展」這門課相當重要,會學習到幼兒在生理與心理「長大的過程」,有助於幼教老師根據幼兒階段性發展,設計適合的課程。在「早期療育介入概論」課程中,其核心在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幼教老師必須扮演最敏銳的人,以幼兒發展所學為基礎,觀察孩童在肢體及語言的發展狀況;當發現孩童有異狀時,得思考如何結合身邊資源,有效幫助孩童。

而「幼兒學習環境與設計」則以環境作為引導幼兒的提示,讓小朋友身處環境,便能知道如何收拾玩具、坐在相對應的位置,課程考驗老師設計時的美感、動線設計,安全性與多元性也必須考量在內。

從說故事到美國實習,練就幼教現場實戰力

「把說故事變成獎勵,同時也是老師的成就感。」芝訊分享說故事的三種形式,包括朗念、說、說與演,示範三者間的風格差異。在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芝訊發現小孩喜歡重複性的內容,會不厭其煩地聆聽相同的故事,特別是當孩童熟悉劇情,答對老師的提問時,會讓他們非常有成就感,達到刺激語言發展區的功效,同時建立幼兒與老師的連結。(說故事的三種示範,請點選「從說故事培養感情」章節按鈕觀看。)

此外,芝訊在大三暑假前往美國爾灣小時代學校,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實習。在前期因資訊不明確,她為了經費問題吃盡苦頭,更在第一天便遇到爆哭的特殊兒童,「竟然第一天就出師不利 !」讓她感到非常挫敗。但幼教系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讓芝訊與夥伴打破當地制式化的上課模式,使學校願意給予幼教系每年海外實習的名額。

每個人都是一本故事書,在大學裡能做最實際的夢

「有挫折才有故事,不順利又怎樣!不順利才會是精彩的。」高三時,因為英文成績的關係,與心理諮商科系擦身而過,甚至面臨父母對於幼教系出路的疑慮,但芝訊仍舊選擇按照自己的興趣走。

回首四年,芝訊認為,大學是最有本錢做夢的年紀,即便有留白,但每一頁仍有著豐富的色彩,多元的經歷才能成就特別的故事。但芝訊也苦笑著分享大學裡的後悔,特別是不願面對的英文成績,差點讓她無法畢業。回到最初的原點,芝訊始終沒有忘記對心理諮商的喜歡,即便彎彎繞繞,她也要帶著幼兒教育與心理諮商的專長,走入幼兒的世界。

【推薦觀看】教育科系比較: 教育系 vs 幼教系 vs 特教系 vs 教程,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