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廖玟怡

核稿編輯:Bella Huang

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施敏媛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升上大學,我才重新定義讀書的意義

「我是一個很怕輸的人,很怕自己跟不上別人。」為符合家人的期待,施敏媛在求學階段,抓緊「努力讀書才有好未來」的鐵律,奮力追逐明星校系的光環。內心以大傳系作為第一志願的她,卻因成績不足以考上最好的大學,才回過頭來審視其他的文組科系。「那時候我告訴我自己,上了大學,不要再讀不喜歡的書了。」基於對外文的興趣,加上確認過交大的學習資源也能讓她學習到大眾傳播的知識,敏媛於是進入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就讀。

「進入交大,我慢慢發現,讀書可以幫助我們得到想要的未來。」不願錯過跨領域學習的機會,她在校內選修了金融科技、程式語言,行銷及傳播課程,參與搭僑計畫,到上海交大交換,並進入企業實習。揮別過去因成績而不斷自我否定的自己,敏媛自信地說「讀書可以是為了我們自己!什麼是你想學的,那就是你的第一志願!」

國立交通大學

「我來到了一個自己作夢都沒有想過的地方!」敏媛坦言過去成績平平的她,沒有想過可以考上交大,但就讀理工科大學裡的外文系,身旁也不時冒出「文組生是否適合唸交大 ?」的質疑;對此,敏媛強調,交大多元的學習資源,就是文組生在交大的優勢。以跨校資源來說,交大與清大、陽明、中央大學成立臺聯大系統,學生可跨校修課,共享館藏與校車資源。校內的圖書館及語言中心提供托福、GRE 的官方書籍與考古題,供學生準備留學使用。交大亦推行「跨領域學分學程」,在畢業門檻的 128 學分中,選修特定領域達 30 學分,便會於畢業證書上註記為「第二專長」;敏媛也提醒學弟妹,務必在大一、大二提前做好規劃,免得想修卻來不及。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有別於國、高中學習英文單字與文法,大學的外文系更著重語言的內涵、文化的底蘊,透過「文學」探討歷史與文化,以「語言學」分析發音與文法規則。「交大外文系是一個因應市場需求,又不失原有的優雅的科系。」敏媛指出,交大外文的排課方式相當彈性,重視文學、語言學及英語基本能力的訓練,同時鼓勵培養第二專長,開設漢語學分學程等跨域學程,並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簽訂 2+2 的雙聯學位,申請的學生得以在大學四年內同時拿到兩校學位。從交大外文畢業後,將會獲得溝通與說故事的能力,掌握職場中的「文化意識」,學會傾聽與理解;因此,根據就業的情況,從學校老師、教授、翻譯人員,到語言治療師,都能找到交大外文畢業的學長姐,而敏媛則是規劃未來進入外商公司,從事傳播相關的工作。

比起聽說讀寫的訓練,外文系要從讀文學裡找到樂趣!

「我發現自己喜歡的作品,甚至會開始讚嘆作者的寫作風格!」敏媛笑說起初不是太喜歡讀文學,卻逐漸發現文學的有趣之處,並透過文學內容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感受到作者生平對作品的影響。她以〈科學怪人〉為例,分析作者 Mary Shelly 的處境及對於工業革命的反思;她更由〈羅密歐與茱麗葉〉,分析 Shakespeare 在文字上的渲染力。敏媛也推薦學弟妹,若對於外文系有興趣,可以先藉由網站 SparkNotes 了解文學分析的重點,檢視自己對文學的喜愛程度,再做選擇。(想了解更詳細的文學課程內容,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交大外文的核心領域 

除了上述的文學課程之外,外文系的核心領域還包括語言學、英文訓練及第二外語。「語言學」著重認識發音構造與文法規則,探討不同階層的慣用發音,並藉此分析社會現象課程,開設語言學概論、音韻學及句法學等課程;「英文訓練」著重於精進英文能力,課程包括觀光英文與實用翻譯⋯⋯。就讀交大外文系,還必須選擇一種語言作為第二外語,完成四學期,共八學分的課程;敏媛也提醒學弟妹,若系上沒有開設你想選修的第二外語,也可以到語言中心完成選課。此外,由於外文系在大四並沒有必修學分,適合學生安排出國交換、實習或完成雙主修學分。

我推薦的紮實訓練課程

「別以為你很會寫,你進得來是因為你的問題還有救!」敏媛笑著引述「高級寫作」課程中教授對同學們的警告,以說明文章寫作所需要的嚴謹程度。課堂中,教授會帶著同學們從頭學習寫作,每一份作業都是由教授親自批改,是磨練實力的大好機會。「傳達技巧工作坊」則以全英文進行,課程安排不少演講、上台報告與口頭分享的機會,教授曾經要求同學模擬「航空公司」的提案,扮演公關公司進行客群與市場分析,再以英文做出完整報告。「影像合成」課程主要在學習操作 Adobe Photoshop,學生需完成符合指定主題的作品,而這些課堂中累積的成果都可應用於實習或求職,讓敏媛大喊「會這些軟體真的很有用」!

在交大,我從課外活動中找到自信

「因為好奇,我找到愈來愈多的機會,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 ! 」大學期間,敏媛加入模擬聯合國社團,在針對國際議題的辯論中,試圖找到解決方案,並訓練自己的思辨能力;她一路學習擔任外交官、副主席及社長等不同角色,最終得以參與最大規模的「臺灣模擬聯合國」。此外,敏媛也利用學校資源,到上海交大進行暑期交換,與當地學生一同思考上海外灘的規劃,完成建築分組課程;這趟實地的走訪,讓敏媛放下既有的成見,以開放的心態交流,也找到觀看世界的另一種角度。

走出交大,讓我更堅定探索世界的心

除了交大提供的短期交換資源,敏媛把握政府所提供的「海外搭僑計畫」,深入美國橙縣拜訪駐外僑胞,了解到海外華人的奮鬥史;在馬不停蹄的行程裡,她不只見識到海外華人奮鬥的成果,更意識到「愛臺灣」的重要性。「我投遞實習不只為了刷履歷,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有所感動。」敏媛也在大二開始尋找校外實習,因而進入 IOH ,成為實習生的一員;她在工作坊裡聽見來自不同講者的人生故事,帶著故事走進高中、職演講,甚至投入專欄寫作,將自己的學習歷程分享給眾多高中學子們。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對於敏媛來說,妥善使用交大跨領域的學習資源,是她一圓傳播夢的方式。也許未來的道路仍不明確,但她感謝自己一路以來的每個決定,促使自己踏上了正確的道路。「我們真的無法預測未來,我們可以把握的是現在這個時刻,所以就去做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吧!」揮別小時候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努力的模樣,敏媛轉而創造出更精彩的每個當下,她想對五年後的自己說,要堅持自己,也要柔軟地去配合這個世界!

【推薦觀看】外語科系比較: 外文系 vs 日文系 vs 韓文系 vs 法文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