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暨南國際大學 管理學院院長 陳建良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暨大教授說給你聽系列: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陳建良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科學、工程學與經濟學,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學科

經濟學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和我們的生活直接相關,一般人不理解經濟學的理論,但用經濟學的模型來解釋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合理且具有啟發性的。這個學科對學生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曾說過,有三個學科必須要了解、在未來最有潛力,分別是科學、工程學與經濟學,許多工程師沒有經濟學訓練,所以即便看得懂數據、能快速做分析,卻不容易理解數據背後的經濟意義,若能融合上述三者,會帶來很大的力量。暨大的蘇玉龍校長曾在幾個場合說過,希望所有暨大學生都將經濟學作為必修科目之一。在美國,商學院沒有分得那麼細,整個商學院就如同經濟系,只要和商學、管理學相關的課程,都涵蓋在經濟的範圍內。我很鼓勵同學們在大學時將經濟學做為選修科目之一,我在暨大十多年來,每年都開通識課「從經濟學看世界」,希望大家都能夠體會經濟學的奧妙之處、戴上經濟學的眼鏡去看這個世界。

暨南國際大學的校風與資源

暨大有媲美西方國家的優美校園之外,我們和在地的連結很深,有許多與地方相關的教育部計畫,也大概是全國把「大學社會企業責任」做得最好的學校之一。我們是國內唯一大學校名有「國際」二字者,暨大也是海外聯招的主辦學校,不管是僑教任務或與東南亞國家的各種連結,都造就了暨大與其他學校不同之處。 

我們在高教深耕中,有一部份希望能針對弱勢的高中同學辦理營隊,向他們介紹一般大學中所有科系的差異,增進同學對科系資訊的了解。在我看來,對弱勢同學最主要的協助是同學進了大學之後,有各種獎助學金、工讀金乃至於不同的補助。但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其實這樣的招生政策背後是希望讓不同的學生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學習,「多樣化」是主要考量。正因如此,今年管院學士班就開了一個名額給技優甄審、一個名額給體育保送生,現在也陸續招收外籍生,尤其是緬甸,讓學習環境越來越多樣化、國際化,同學們的眼光也會更為開闊。

管理學院核心訓練目標

我們現在有六個系,國企、經濟、財金、資管、觀光還有從 108 學年度開始招生的院學士班,也就是不分系,把管院這幾個系的共同必修做聯集。另外,從 108 學年度開始,我們把「程式設計」訂為全院必修,未來的世界中,程式設計的能力是人人必備的,你寫程式可能寫不過工程師,但你要知道程式可以做什麼事情、可以去哪裡找到資源來協助你解決問題。我們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培養面對未來世界的工作能力,根據麥肯錫(McKinsey)公司 2015 年做的報告,1990 年代出生的世代,未來的工作有 65% 是現今尚未出現的,如果要前瞻未來,需要培養面對未知世界的學習能力。管院除了用不分系學士班來帶動各科系的跨域學習,我們也和科技學院的資工系合作,提供基礎的資訊工程課程讓我們的同學選擇。現在有很多工作上的技能,學校並不會教,例如虛擬貨幣、區塊鏈這些最先進的技術,因此我們還會請業界老師來開課。

管理學院學士班與課程規劃

同學進大學之前,其實沒有太多了解,我們希望能讓同學在進到大學後,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探索興趣。學士班基本上是打破系所的疆界,讓同學在進大學時不用立刻決定志向。在美國讀書,大部分的大學都是大一大二不分系,讓你先選有興趣的課程,第三年才決定自己想用哪個系做為主修畢業。西方國家的大學中,學生有超過一個主修、副修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過去 20 年來,暨大管院學生選擇輔系或雙主修者不超過 20 個,雖然我們有輔系、雙主修的制度,但過去對學生並不夠友善,因此在設計新的管院不分系學士班時,對於主修、副修學分、選課路徑有更多彈性,希望能幫助學生累積學習新東西、跨領域的概念。未來若其他學院也開設大一大二不分系學士班,就會更接近西方的做法。

管院學士班的課程是院裡五系共同必修的聯集,第一年會安排各系的核心必修,如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此外,管院學士班學習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在大一安排一整年的生涯規劃與探索課程,請四到五位老師來帶這門課,幫助學生透過定期見面、交換意見來找尋自己的興趣,甚至幫他們規劃未來修課的路徑。第二年開始,同學們就可以從三個不同主修中選擇,包含資管、財金與經濟、管理與國際企業相關的主要學程,我們希望同學在學士班畢業時至少可以帶著一個主修、一個副修離開。

除了一年級開始的生涯探索、二年級開始的不同學程,我們也設計了實作課程,院裡現在多數系所都有專題報告的課程,每個系的時程不一樣,但皆有實作項目作為畢業門檻。不分系的學士班中有 3 學期、9 學分的實作課,份量比其他科系多,希望同學能在學校中真正面對問題、與老師密切聯繫、共同找出解答,也可以在不同主修、學院、業界中找到答案,讓同學在畢業時擁有找到問題、找到工具、找到解答的能力。如果未來的工作環境、技能仍然不明,就得知道怎麼學習新知。這不只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老師做準備,老師們常常待在固定的教學環境中,希望透過這樣的制度教學相長。

建立國際觀與海外交流機會

暨大管院現在有約 300 坪的新空間,希望能整理為老師與學生們學習、生活、討論、研究的空間,我希望提供給學生的環境具有國際標準,不光是在教材、師資上,還有你身處的環境。舉個例子,我在美國唸書時,學校捨得買很高級的家具設置在圖書館中,認為就是要給學生好的設備,學生才能具有學習的動力。另外,我也希望學生具有國際化的眼界,能擁有普世的價值觀,而非屬於某些族群的觀點。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 2018 年就把「國際競爭力」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國際競爭力指的不是就業力的比較,而是學生有國際觀、能體察世界、包容想法的能力。搭配我們的海外學習、實習以及來臺求學的外籍生,給定這樣的學習環境,希望同學也能用國際人、地球村的概念來看待未來的世界。

我認為國際觀是一個面對全球的觀點,擁有在自己狹隘的地區、空間中看不到的想法,「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是這個意思。雖然現在知識獲取的方式變得非常多元、便利,有很多方式能獲取國際觀,但在我來看,「行萬里路」還是不容易被取代的,所以我很鼓勵同學多去不同地方看看。暨大管院在過去兩年來用計畫案的經費送了 74 個學生到越南實習,人數乘上實習天數,總數超過 1,700 天,我們的目的是讓同學到不同國家體會他們的生活、環境、風土人情,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新加坡有一個雙文化獎學金,大約有 1% 的學生可以在高中時到海外進行 6 個月的學習,他們送的是高一生,也就是讓學生在很年輕的時候去到世界不同的地方遊歷,唯有身歷其境,才能有真正的感受。

以暨大為例,國際處每年都有編經費給同學們出國交換、實習、志願服務等等,院裡也會有一些支持海外活動的經費,例如我們今年會送兩位大一同學到越南的合作公司實習,另外我們也和越南的傅爾布萊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簽約,這所學校背後是美國國務院與哈佛大學,是越南第一所外國大學,有一半的老師是從美國來的,我們也安排學生和傅爾布萊特大學、胡志明市經濟大學的學生進行會議,讓他們共同交流彼此如何看待國家的經濟政策、大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我們 7、8 月份會各送 16 個學生到越南,相信對我們的學生會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管理學院學士班強調「做中學」,雙專長的好處是?

我在念大學時,只要把課本的東西念好、考完試就結束了,但到了博士班,我們的訓練是要把資料的經濟意涵說清楚、寫成報告,「做中學」比較像是看到問題、找資源、把解答找出來。例如我們和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的「埔基計畫」,其中一個項目是搜集長期照護中的受照顧者與主要照顧者的背景資料,我們會帶著平板電腦,使用中研院調查工作研究室開發的問卷軟體,進一步用電腦程式分析資料,同學做完之後就能應用在實務工作上。暨南大學和臺緬海外科研中心合作,我們去緬甸替他們做工商調查,同學也可以利用實習的機會,帶著臺灣開發出來的問卷軟體,到不同國家搜集資料、將資料處理成大家能看得懂、能找出問題與解答的研究報告,這就是從做中學的真正意涵,擁有相關經歷的同學到了工作面試時,也不會止於紙上談兵。

有人說擁有雙專長的人不比單一專長的專精,我如果認為修習兩個專長就沒有專業,這樣就嚴重了。西方國家中採取大一大二不分系,他們對於主科的要求其實不像臺灣這麼多,在臺灣要念完經濟系,必修 50 學分以上,但我問過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經濟系系主任,他們系上的必修只有 30 學分。現在的社會與過去不同,假設有兩個學生帶著成績單到我面前,一個只有經濟主修,另一個在經濟之外還有資料處理的副修,我感興趣的、想用的可能是有主修加上副修的同學。當然,每個人學習的路徑不同,修一個主修畢業沒有問題,但未來的世界如此未知,如果同學有更前瞻的想法、希望能更適應變化,我會建議同學多看看其他可能性。

學生未來應該以薪水為依據來選擇工作嗎?

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成本與效益的分析,從工作的角度來看,你付出的勞力、忍受工作的壓力就是成本,得到的報酬就是效益。工作的報酬不只是貨幣所得,還包含你的非貨幣所得,例如成就感,用你的報酬減掉成本,就是你得到的經濟剩餘。一般人不會這樣看事情,很多人抱怨工作,但我們追求的其實不是最容易的工作,也不是薪水最高的工作,而是要看你的付出與效益之間的差距。當工作的薪水很高,成本卻遠高於報酬,這就是不可行的,反過來說,有些工作的薪水沒有特別高、付出的勞力也很高,但成就感卻遠大於成本,那就是吸引人的工作。所以從經濟的眼光來看,薪水高低其實不重要,把理想與工資加總才是重點。我都會鼓勵我的學生極大化他的經濟剩餘,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這個社會就會往最好的方向邁進。

當家長和小孩對校系的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教授會怎麼建議?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擁有充分訊息才能夠做出好的決策,因此不該去跟小朋友說哪個科系不好,而是搜集更多小朋友得不到的資料來和他討論。在我來看,不是誰去說服誰的問題,而是取得更充分的資訊,才能做有效率的判斷。我認為,應該要設法協助年輕人找到他的比較利益,比較利益就是能花較少投入、產出又比別人好的事物。找到年輕人的比較利益、做什麼最厲害才對,而不是從系所的觀點來看,這樣比較有建設性,對個人和社會都是好的。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