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必修 /108課綱 /求職準備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Photo Credit: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臉書

談《貓的孩子》中的親子:為何我們都愛對方愛得無能為力?

在《貓的孩子》中,主角阿衍因為要滿足家族對他滿級分的期許,行為逐漸失序脫軌。
2018-07-16

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第一位的媽媽

每當看見小圓媽故作堅強吃飯的畫面,我整顆心就像被緊緊地揪住,一部分是聯想到自己的母親,另一部分是覺得這根本是大多數女性邁入婚姻後血淋淋的縮影。

在婚前,她也曾是別人家疼惜的掌上明珠、受眾人追求的對象,在婚後,她要和過往斷得一乾二凈,被抹去「自我」的存在,只准認命扮演丈夫的好太太、家族的好媳婦、社會眼中的好媽媽,親戚朋友理所當然地對她報以厚望,時不時地予取予求。

很少人會認真關心她內在的感受、需求是什麼,她是如此孤立無援,甚至連她本身都習慣忽略自己的心聲,不停滿足他人的期待、做著超過個人所能負荷的事,藉此肯定「自己活著」的價值,然而,日積月累的壓力終會潰堤,最後傷害到的往往是,最無力反抗的孩子。

你爸打我是因為我沒有把你教好,為什麼你就是不知道問題在哪?…. 我付出那麼多,可不可以請你也加把勁?你拚個滿級分嘛!你明明做得到,如果你有滿級分,爸爸就會讓我養貓,爸爸也就會回家吃晚餐了啊。

看著母親的處境,阿衍內心歉疚不已,也在整個家族對「學歷」狂熱崇拜的催眠下,為了考上滿級分而不擇手段,私以為如此就能重新獲得母親的愛。(上集回顧:評《媽媽的遙控器》:你希望孩子背負著你的期待,而帶著遺憾地走完一生嗎?

爸媽,你們是愛我?還是愛我的成績?

許多人會主張愛應是無條件的付出、要不求回報,但既然愛是建立在一段雙方的關係上,為何就不能談條件?該看的是條件合不合理、雙方同不同意吧?

我不認為把「成績」當作愛的條件是合理的,因為我們都清楚現下的升學體制不盡完美,甚至可以說是充滿缺陷,無法讓每個孩子都在其中發揮所長,所以何必從眾地用單一標準去品頭論足孩子的價值呢?

「我知道你很辛苦,但你有想過我的感覺嗎?你知道我多為你著想嗎?為什麼你都只看到你自己!你都不知道,在你們看不到的時候,我有多努力想要變成你想要變成的樣子。憑什麼你們都看,你們自己想要的?」

「你幹什麼?你有什麼資格?我的一生都被你毀了,我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拿什麼回報我?」

鍾欣凌所飾演的小圓媽,將一名母親所受的社會壓力、以及對孩子情感上的矛盾詮釋得令人頻頻拭淚(Photo Credit: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臉書)

特別是對於朝夕相處的家人,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迷思,覺得對方理應體察自己的情緒,理當識相地按照我們期待的劇本演出,可是我們都是普通人啊!每天同樣不得不獨自面對著各種人生難題、承擔壓力,同樣會情緒低落、失去能量,同樣有血有肉,我們憑什麼要求對方應該處處退讓,配合自己呢?

在情緒勒索裡,能折磨你的只有你愛的人,你能折磨的只有愛你的人。

所以,何不各退一步?讓我們多給彼此一點彈性,允許彼此不一定要表現到最好、最完美才是值得被愛的;承認彼此都會有能力所不及的時候、總會有做不到的事情,先學著把自己的需求照顧好,而不要總是硬擠出力氣愛對方,多靜下來體察自己壓力的來源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了解到自己原來在不自覺中受到什麼框架所束縛、因著什麼被影響時,我們或許就能在關係中更自由一些,也更有選擇,能去做不一樣的事,脫離情緒勒索的迴圈。

攤開彼此內心傷痕的過程,是讓人害怕、猶疑的,但它也讓我們看見彼此最真實的狀態,是如此的脆弱又不安。當再次面對衝突時,或許就不會再單方面的頤指氣使,或許更能了解彼此當下的心情,不再愛得無能為力。

先讓自己活得像個人,才有餘裕溫柔待人,讓彼此真正享受當下相處的時刻,而不是用恐懼、責罵來驅使彼此前進,不再滿懷歉疚地面對自己所愛的人。

我們可不可以先學會一件事,不要一直說對不起。

不再用你來拼湊自己,也不因你而隨便切割自己,我想或許這才會是一段理想成熟的關係,是親子間一輩子的功課。

(Photo Credit: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臉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由五部各自獨立的故事所組成,於 7 月 7 日起每週六晚上 9 點於公視播映,並可同步在 Netflix 上收看(Photo Credit: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臉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簡介

公視繼《危險心靈》十年後再推出教育主題戲劇,改編作家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敏銳觀察力深深望進每個家庭的情感深淵,看見一個又一個孩子被考試捲入難以抽身的漩渦,父母的愛竟是孩子掙脫不去的魔咒。

原著經改編後成為五個獨立的故事(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以魔幻而強烈的視覺風格包裝,加入微科幻元素,明快敘事節奏,是台灣少見的獨立影集。

作者 林立麗

IOH 編輯團隊一員,畢業於台大生傳系,雙主修經濟學系,在學期間產生對社會學、傳播學、行銷與設計等領域學問的熱情,曾擔任台大農推會農業多媒體訓練課程教學助理、UDN 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台大場講者,期盼能以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為社會作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