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必修 /108課綱 /求職準備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https://unsplash.com/photos/Q1p7bh3SHj8

大電資時代來臨!想躋身全球最熱門職業「數據科學家」,要讀什麼科系?

資訊科技發展之快,直接影響到職業型態,更擴及大學端的人才培育。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0 年的報告,未來最熱門的十種職業中,第一名就是數據科學家。若想跟上大電資時代的列車,可以讀什麼科系?
2021-07-30

「大數據」、「人工智慧」可以說是近幾年最熱門的關鍵字,觀察 2020 年的大學放榜結果,電機系、資工系、電子系的分數持續上調,中字輩大學電機系分數首度贏過臺大理學院科系,顯示學生開始選系不選校,看重的不再是校名,而是電資領域未來的就業市場和薪資水平。

先搞清楚,大家在談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指的是什麼?

大數據一直都存在我們身邊,只是過往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近期因為 IOT 和感測器(Sensor)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有了很多機器可以記錄這些資訊。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程的張賢宗教授表示,數據一直都存在,包含影像、講話的聲音、溫度都是機器可蒐集的資訊範圍。

而「大數據」的特性有以下兩點,一是數據量非常大,二是成長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處理大數據的演算法便要足以應付快速成長的龐大資料,自然屬於比較困難的技術。

至於「人工智慧」的定義,在過去只要是能透過程式、電腦、機器來模擬人類解決問題、回答問題的能力,就可以稱為「人工智慧」。但現今大家在談的「人工智慧」則聚焦於深度學習,包含影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等等。

全球新興職業,前五名都與資訊科技有關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 2020 年 10 月的最新報告指出,未來就業市場需求最高、最具發展性的職業,第一名就是數據分析師及科學家(Data Analysts and Scientists),第二至第五名依序為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專家(AI and Machine Learning Specialists)、大數據專家(Big Data Specialists)、數位行銷專家(Digital Marketing and Strategy Specialists)、流程自動化專家(Process Automation Specialists),而這前五名都與資訊科技密不可分。

(Source : Future of Jobs Survey 2020, World Economic Forum)

為了補足逐年增高的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人才需求,美國、歐盟、臺灣都已經從教育著手。以全球最熱門的職業——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為例,其工作內容必須面對龐雜的資料,從中發掘問題,再透過程式語言、演算法、數學模型、人工智慧的專業,設計出解決方案;而這樣的訓練,在大學主要會於資訊工程學系,或是才剛開始成立的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出現。

當人工智慧從傳統的資工系裡分流

其實在工學院裡面,資工系本來也是從電機系裡分出來的一個小的 subset,剛開始大家也有一樣的想法,就是資工系可以從電機系裡面分出來,它會不會取代電機系?

張賢宗教授表示,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推進,就如同過去資工系從電機系獨立成為新科系,現在也已經到了人工智慧從電機系、資工系分流出來的時間點。

(Photo Credit:https://unsplash.com/photos/zbLW0FG8XU8)

而由於人工智慧與電機系、資工系專精的方向不同,並不會有取代原本科系的可能,張賢宗教授分析道,「人工智慧聚焦於軟體或資料的處理上,資工系著重軟、硬體的整合,或是成立一個系統,加上有非常完整的產業鍊,而電機系就是更重視在硬體上面。」

延續數據分析師及數據科學家的例子,針對程式語言、演算法、人工智慧的整套訓練在資工系和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裡都有規劃,但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所學的深度比起資工系更為專精,而資工系會將部分心力放在硬體知識的學習。

人工智慧獨立為新科系,到底在學些什麼?

目前國內設置人工智慧學系(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的大學有長庚大學、逢甲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等六間學校,自 109 學年度長庚大學率全國之先、獨立科系後,其他學校也於 110 學年度跟進,開始招生。

(Photo Credit:https://unsplash.com/photos/U3sOwViXhkY)

談及人工智慧獨立為新科系的課程內容,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程主任張賢宗教授表示,該系將課程規劃為「智慧醫療」與「智慧製造」兩大範疇。

前者結合醫學院的專業,開設與體學、DNA、生物計算、精準醫療相關的課程,後者則借重工學院內電機系、機械系的資源,開設機械手臂、工業 4.0 的課程,同時也納入管理學院的資源,教導大數據和資訊的管理技術。

以大學四年來看,大一為奠定數學、物理、程式語言基礎的階段,課程包含微積分、離散數學、程式語言、普通物理⋯⋯,大二便開始接觸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等人工智慧的專業課程,大三、大四進階到「智慧醫療」、「智慧製造」領域的專業選修課程,學生也需參與業界實習和專題研究。

從人工智慧系畢業後,和電機系、資工系畢業生從事的工作、產業類似嗎?

人工智慧的畢業生會像資工系畢業生一樣,他們就是解決產業問題的人,畢業以後,到各個公司都沒問題!

由於人工智慧的專業在於從大數據的處理與分析,找到問題並解決之,且大部分的公司都將面臨資料化、數位轉型的趨勢,因此,不論是科技業、金融業、傳統產業,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人工智慧系的畢業生未來可從事的工作更為多元。

(Photo Credit:https://unsplash.com/photos/Agx5_TLsIf4)

與資工系和電機系相比,資工系畢業生除了軟體的研發,由於在校期間亦學習通訊、5G 網路的專業,還可擔任資料分析、MIS 部門等職務。雖說資料分析即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但在分析能力上,人工智慧系學生所受的訓練還是會比傳統資工系來得更為深入。

一般公司如果想要找 MIS、資料分析,也比較不會去找電機系的學生;相同的,如果是做半導體設計的人,也比較不會去找資工或人工智慧專業的人。

張賢宗教授表示,電機系、資工系與人工智慧系畢業生的出路,大致還是依照軟、硬體的差異做區分;側重硬體範疇的電機系,可進行晶片研發、透過機電控制機械手臂,目前最熱門的出路正是半導體產業。

說到底,電資領域哪個科系薪水最高?

現在半導體很紅,半導體產業的薪水也比較高。目前可知半導體業的薪水都會比軟體公司還多,也很缺人才。

作為電機系畢業生的主要出路之一,半導體產業於近兩、三年來對人才的需求持續攀升,已經超越臺灣大專院校所培訓出來的學生數量,半導體業也開出年薪百萬的薪資吸引更多人投入。

而根據張賢宗教授的觀察,資工系和人工智慧系的學生在找工作時並不難,但會依據公司性質的不同而有薪水上的差異,大抵來說,這類型的職缺都可以在年資滿兩年時達到年薪接近百萬的水平。

想搭上「大電資」列車,你得有以下幾個特質

若正在思考自己是否適合就讀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或是未來想成為數據科學家,張賢宗教授表示,首要相關的就是要對資訊科技有足夠的興趣,有了興趣,再來檢視數學、物理、英文的成績是否合格。「我常跟學生說 Computer Science 最重要的兩個學科就是數學跟英文,所以數學跟英文成績當然要比別人稍微好一點,這很重要!」

(Photo Credit:https://unsplash.com/photos/1K6IQsQbizI)

數據科學家、人工智慧的相關職業,比較需要邏輯的能力。如果你在性向測驗發現自己的邏輯能力特別好,也非常喜歡分析事情、找出一件事情的原因、解決方法,我覺得會非常適合。

在邏輯能力之外,考量到人工智慧尚在發展的階段,未來勢必需要隨著科技的演進,不斷學習新知;因此,抱有好奇心、喜歡學習新的事物,也是踏入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很重要的人格特質。

但如果對於硬體、軟體、人工智慧的興趣尚不明確,張賢宗教授則建議那不如先選擇資工系。「想讀電資領域,但還很茫然的話,我覺得資工系是還不錯的選擇,因為資工的學習範圍廣,兩邊都可以跳。」

若我不是讀電資的料,也要跟著學寫程式嗎?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對資訊科技、大數據、人工智慧懷抱興趣與天賦,那將來是否人人都必須具備 Coding 的能力呢?

(Photo Credit:https://unsplash.com/photos/BfrQnKBulYQ)
你要把一個程式學得很精熟、很深,那當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可以這樣想像,我們都要會講中文,可是你就要讀中文系嗎?不見得!

即便不是就讀資訊科技的相關科系,自學程式也蔚為風潮,不論是學生、在職者、轉職者似乎都面臨「是否要學寫程式」的問題,但張賢宗教授倒是認為,學寫程式還是要看個人將來的工作是否有此需要,若工作內容只有很少量的資料需要處理,學習簡單的程式語言,如 Python、Office 就夠用了。

他也提到,目前網路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善用 Google 大神,也可以找到高手們已經寫好的程式語言,下載下來就可以做使用;因此,比起跟風學寫程式,會讀懂程式語言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反而還比較實用。

受訪者簡介:

張賢宗,長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亦擔任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專長為中文自然語言分析、網頁大數據分析,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和他一樣,擁有強大的程式撰寫能力與豐富的好奇心。

作者 Bella Huang

主修中國哲學,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人生而在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