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必修 /108課綱 /求職準備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https://reurl.cc/qdXxL0

如何成為老師?公費生、師培生是什麼?一次搞懂教育學群大哉問!

「我要當老師!」這句話伴隨多少人的童年,而現在的你,是否還有當年那個勇氣、重新找回你的教育夢呢 ?
2020-06-03

老師,是帶領學生領略新知的引路人,更握有能力去改變一個生命。現在的你也許腦中浮現了那個曾經影響你的臉龐,其實每年有許多高三生決定在大學投入教育學群,希望成為像過去影響他們的老師一樣。然而,一位老師並不是只要上台寫板書、帶班就好,更多技能和準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就讓我們一起來解密吧 !

面對「教育學群」,你可能會問⋯⋯

#1 教育學群主要有哪些科系?

(同場加映-相似科系比較:教育系 vs 幼教系 vs 特教系 vs 教程,聽聽學長姐比較科系所學差異,怎樣特質的人比較適合念呢?

#2 為什麼許多人畢業於國文系、數學系等「學科」,還是可以當老師 ?

除了上述科系,其他科系的同學若想當老師,通常每間大學也會設立「師資培育中心」,通過甄試後便可開始修習「教育學程」,成為「師培生」。但因爲同時兼具師培生、本科生兩種身份,同學若要畢業,會需要修完相當可觀的學分。

#3 教育學群出來只能當老師嗎 ?

絕對不是 ! 教育學群課程所涵蓋的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教育評量等等,能運用在不同產業中。例如,一般企業裡也需要教育訓練人員,政府也需要熟悉教育、能協助制定政策的專業人才。

隨著電子化趨勢,教育產業也越來越興盛,所以從事線上教具開發、教材設計也是一途。另外,目前正夯的 Youtuber 也可以看到許多教學型影片(例如臺灣吧、阿滴英文等等),大家若有興趣,也能在網路上經營教學影片,造福更多受眾。

雖然教育學群出來絕對不只能當老師,但不得不說,大多數人進入教育學群就是為了當老師。教育學群( 包含教育學程 )與「老師」的確密不可分!

想成為一位老師,你可能會問⋯⋯

#1 成為一位老師有哪些必經之路?

Step 1. 成為師培生、修完教育學程:每個人需要的時間不一致,但最少需要一年。

Step 2. 考教師檢定 ( 筆試 ):考試範圍即教程的上課內容,合格後才能到國高中實習。

Step 3. 半年實習:學習行政端、教學端、導師端的三大訓練。

Step 4. 考教師甄試( 面試 ):通過後才能成為正式老師,並向心有所屬的學校提出申請。

#2  教育學程到底在學些什麼,會不會很難 ?

教育學程可進一步細分為 (1) 專業課程 (2) 專門課程。

(1)「專業課程」是每個師培生都要修的課程,課程內容是每一位老師都必須具備的知識,例如班級經營、輔導學生等能力。專業課程又可以再細分為基礎課程、方法課程、實踐課程。

基礎課程—學習傳統「理論」、「學說」基礎。

方法課程—學習「教學方法」,訓練如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實踐課程—實際演練、撰寫教案等等。

以我所就讀的交通大學師培中心為例,以下是我們開設的專業課程:

( 2 ) 「專門課程」則會因為不同科系而有不同必修,例如未來要當英文老師,就要去修外文系的文學課。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學校、每個系的要求課程不同,建議大家上自己學校的師培官網查清楚 !(同場加映—我們都想當老師!看看這些同學都怎麼走教育路

#3 大家都在說少子化,我還要當老師嗎 ?

臺灣在 2015 年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更雪上加霜的是,根據臺師大師資培育學院院長劉美慧所述:「因為年金改革的問題,所以願意退休的老師、可以退休的老師人數就減少,也會讓畢業的學生進不去 」。要成為正式老師,的確越來越難 ! 如果就現實面考量,同學確實必須三思。

但我想反問你的是:「如果去做其他職業,你會比較快樂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會」,那就代表你對當老師有極大的熱情,那何不為自己的夢想拚搏一次看看呢 ? 

若說有什麼小秘訣提升學校錄取你的機會,我會說:把自己變成「π 型人」吧 ! 去雙主修、培養其他特殊能力,試想看看,如果今天一位老師能同時教國文和物理,又有帶科展的經驗,能替學校省成本、又大受學生喜愛,相信不會太久,你一定能被看見。

還有那些理不清的名詞⋯⋯

#1 「公費生」是什麼 ? 

公費生是「由政府出錢培養的老師」,四年的學費全免,條件是畢業後會被分發到偏鄉服務。而公費生制度又分為甲案和乙案,甲案公費生是在大學選填志願時就已申請,需達到當年錄取分數門檻;乙案公費生則是在入學後,除了要達到學期成績平均 80 分以上(或班排前 30%)之外,還須繳交自傳、通過面試與教學演練,才有資格。(推薦講座—公費師資生已經夠忙,她如何申請交換、擔任青年大使,大學三年踏遍 18 國?

#2 教育大學、師範大學的差別在哪 ? 

教育大學是以培育國小老師、幼教老師為主;而師範大學是培育中學老師為主,目前臺灣共有三間,分別是臺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及高雄師範大學。

師培生學長的真心話

身為一位師培生,我在開始修習師培課程後,發現跟想像中的有蠻大一段差距的。

舉例來說,學校教的內容有些會太過理論,考試方式也趨於制式化、不夠活用,要運用到教學現場是有一定難度的,我開始思考自己花了大把錢、額外去修教程,真的是值得的嗎?

而身邊學長姐實習後,決定不當老師的也不在少數,原因是「行政端的業務澆熄了他們對教育的熱忱」,跑公文、處理學校大小事,並不是他們原本預期的「上台寫板書、多花時間跟學生相處」。還有一些人,因為現實、資深前輩的僵化想法,讓他們最初想翻轉教育體制、創新教學的抱負漸漸消失。

老實說,你問我有沒有懷疑過為什麼要修教程,我的答案是「有」。但你問我有沒有想放棄過,我會說:從來沒有!

即便面對少子化、不斷改變的新課綱,甚至碰到不講理的家長,都可能磨掉對教育的熱情,但如何持續保有熱忱,並同時調整教學方針,是成為一位老師必然的課題。無論是什麼理由,是想看見孩子臉上的笑容、想成為那個曾經改變你的老師、或單純對這個學群有憧憬,想告訴大家,選擇前好好三思,但選了,就別後悔吧!我想鼓勵 10 年後的我,記得當初的初衷,也鼓勵十年後的你們!(推薦講座—從「美秀集團」貝斯手到英文老師,彭珮慈:教育就是一種藝術創作

作者 李峻瑋

其實很溫暖的厭世老師。喜歡文字、音樂、旅行和吃。就算常認為世界是一灘爛泥,還是努力生活著。

核稿編輯 張紹敏

曾把自己丟到荷蘭生活一年的中壢人。喜歡到處搜集晚霞、觀察人類、研究哲學、自由寫作。每一次腦袋卡關就要出走,最常出沒的藏匿處是蘭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