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108課綱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https://bit.ly/3eQRZIP

為何臺灣孩子無法獨立思考?留美 18 年的她一針見血道出差異

大部分臺灣學生從小的人生目標就被侷限在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成績的壓力總是籠罩在頭上,其餘的事都被父母決定好了。相反的,美國父母更尊重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透過課外活動去接觸社會不同層面的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耕耘,而不是爭相在同一條賽道上奔跑。
2017-11-17

Jessica 國中即隨家人到美國生活,在國外讀書與工作加總起來有 18 年的光陰。她大學讀的是 UC Berkeley 的建築系,畢業後在舊金山工作了三年,再到 MIT 讀建築碩士。求學期間,Jessica 還曾在上海、巴黎、印度亞美達巴德(Ahmedabad)等多個城市工作、實習過。

豐富的海外經歷沒有讓她忘本,反而因為看見了美國與臺灣兩地不同的教育現況,而回國加入 IOH 團隊,期待能為臺灣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更多臺灣學子不會因為缺乏適當資源而不敢做夢。本次專訪,她娓娓道來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經歷,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給學生一些啟發。

讀建築,是我從高中開始的堅持

Jessica 從小就很喜歡手作與畫畫,可以待在房間裡做手工藝一整個下午也樂此不疲。這樣子的興趣持續到了高中,因為高中一次分組作業,Jessica 認識了享譽盛名的華人建築師貝聿銘,開啟了她對建築的想像 ,也讓她發現了自己對建築的興趣。

高中的時候也是有做些性向測驗啊!我還記得我差一分就到建築,我還回去把答案改掉,硬擠到建築。

回想到當時孩子氣的堅持,Jessica 笑得很開心。秉持著對建築的興趣, 她在升大學時申請上了 UC Berkeley 建築系。

UC Berkeley 不以培養建築專才為目標的建築系

UC Berkeley 的教育是要培養你的思考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和獨立性思考。

建築系學生在第二年下學期才會正式接觸系上的專業課程,前面一年半的時間都是通識課程。而專業課程中還分了八大領域,學生被要求必須修不同領域的課程,像是建築歷史、建築結構、建築理論、人文社會科學等等,探索建築不同的面向,並非直接選定一個領域往下鑽研。

儘管建築系是個發展方向明確的科系,但 Jessica 認為大學帶給她的成長,並非專業知識的提升,而是內在思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片來源:https://bit.ly/2ZsRX3s)

你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的領域,在這個廣度中探索自己的興趣之後,畢業就可以選擇繼續往深度發展。

建築系內八大領域所展現的多元可能,加上學校選課的彈性,Jessica 身邊 70 % 的同儕畢業後往建築以外的領域發展,將建築系的所學與其他專業結合;留下來的人,也因為見識到建築的不同面貌,更加確定自己的志向。

即使是專業課程,其重點也不在於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Jessica 笑說,當年她畢業時,還是不太會用 AutoCAD 繪圖軟體。

但當她一畢業,開始在舊金山大型建築事務所 HOK 工作時,她發現 UC Berkeley 畢業的人,雖然在技術方面沒有像建築職業學校的學生那樣精熟,但都能在需要大量思考的設計類職務一展長才。

科系與未來出路,只是一條單向道嗎?

臺灣學生在選擇科系的時候,會想「我現在選擇這個科系,以後的職業選擇好嗎?」我覺得這阻斷、混淆了自己原本的初衷。

Jessica 在美國感受到「放任學生探索」的心態與臺灣注重「職業保障」的觀念非常不同。許多人在選擇科系時,會認為科系與職業是一條單向道,選了什麼科系畢業後必定只有那條路可以走,而不敢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但是未來出路不明確的主修,最後在志願卡填上與自己意願相背的科系。

大多數的人,甚至連自己喜歡的領域也答不上來。從小,孩子的目標就是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成績的壓力總是籠罩在頭上;學生能夠想像的「成功」,就是下次段考贏過隔壁的人。

多少人是收到大考成績單,盯著空白的志願卡時,才開始茫然地問自己這個為時已晚的問題「我到底喜歡什麼?」但在美國呢? 

在美國,成績好並不一定很酷!

臺灣有所謂「明星學校」的概念,可是在美國沒有啊!我也不知道全美國或加州第一的高中在哪裡,那邊沒有那樣子的排名制度。

聊到美國的學習氛圍,Jessica 笑了笑說「非常不一樣!」當她在舊金山灣區讀高中時,大家都想讓自己看起來很「酷」,所以就算她當時成績不錯,她並不會以此自豪,反而更加努力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不想讓自己在別人眼中只是一個會讀書的書呆子。

當你關注的焦點不一樣了,你會發現「成績」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你的全部。

將視角拉出課本知識,美國學生花更多心力培養自己的特色與興趣,或是透過志工活動、打工去接觸社會不同層面的人,培養人際關係以及社交能力。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耕耘,而不是爭相在同一條賽道上奔跑。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排名的存在,因為一個人的成就,本來就不是能用幾個數字就決定的。

而當地學生不將成績當成首要目標,其實跟大學入學制度也有關係。美國高中生雖然也會需要在申請時繳交能力測驗的成績,但那只是一項參考,各校也不會訂出錄取分數的下限。

決定錄取與否的關鍵是學生的自傳,學校想知道的是——學生的價值觀是什麼?學生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圖片來源:https://bit.ly/3ifNycO)

Jessica 舉了她的同學為例,當年有位同學在 SAT(美國高中能力測驗)中只拿了 900 分(滿分 1600),成績並不突出,最後卻被 UC Berkeley 錄取,因為他的家庭經濟能力有限,但是在逆境中成長發展出了對社會不同的觀點。

美國大學想要看到的,並非只是一個用功讀書的學生,而是能透過參與生活、認真生活而發展出個人特質的人。

此外,Jessica 也提到自己在高中時期的活動經歷,深深影響了她往後看世界的角度。甫上高中時,Jessica 曾經因為與家人間觀念上的磨擦,覺得自己無法被了解,而陷入長達兩年的低潮。「當時我甚至常常想著,如果我就這樣消失在世界上,好像也沒有人在乎。」

後來,因為一位好友的緣故,她開始參加志工活動,除了去掃街淨灘、發放愛心便當給街友之外,也去長照中心陪伴年長者。

原本 Jessica 只是抱持著單純幫朋友的忙的心態, 但是這份志工活動讓她看見社會中不同階層、不同面向的人們的喜怒哀樂與真實生活狀況。她發現當眼光只放在自己周遭時,很容易將某種情緒不斷渲染、放大,而讓自己陷在裡面,但是若看見自己在更大的社會脈絡之中的角色,便會發現自己的煩惱其實很渺小。Jessica 就是因為這樣而走出低潮。

所以,Jessica 鼓勵學生多多參與活動,擴大自己的生活圈。跟不同於自己成長環境的人們接觸之後,能夠對人生形成不同的觀點,也才能以更高一層的角度來理解自己。

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更大的座標系統之中,世界,也會因此而擴大許多。(推薦閱讀:如何讓大學生活不後悔?多希望我在上大學前,能知道這些事

我們不追求「對的答案」,更要求學生的創意

今天老師出一份作業,大家不是追求「對的答案」,而是想辦法 think outside the box。

美國教師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課堂上常有許多動手實驗或是需要發想的作業。學生們會爭相尋找前人沒踩過的路,而非遵循著制定好的規範。就算最後結果不如預期,還是能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讚賞,課程變得更加有趣。

(圖片來源:https://bit.ly/31zaKNa)

Jessica 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堂化學課上,老師請他們做關於化學反應的專題,要求學生自行排列組合眾多不同的化學反應,做出一個會動的成品。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學生除了需要活用課堂知識、親自動手操作,還要能夠跟組員互相合作,使得這份作業具挑戰性、又非常好玩。即便化學反應失敗,老師還是會因為學生的創意而給高分。

當你專注在學習跟發想時,就不會太執著於正確答案了。

正是因為這些力求創新的努力,學生在與學科互動的過程中不再是死板的背誦或記憶,而能夠享受將知識應用的成果,甚至自動自發地往下鑽研,許多人就因此找到自己的興趣。

美國學生力求創意的特質,也展現在生涯規劃上

她觀察到,美國父母從很小就很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決定每餐吃什麼, Jessica 甚至聽聞有父母詢問五歲小孩是否要變性。

雖然給予自主決定的空間也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這樣子的作法讓他們從小就學會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承擔後果。

有一個網路上的影片讓 Jessica 印象深刻,在雨中,孩子們開心地在雨中踩水窪,濺起的水弄髒了衣服。父母見狀,並沒有發飆,而是從「為什麼你要踩水窪呢?」開始,以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孩子,讓他們了解到當下快樂的舉動是有代價的,會為自己與他人帶來不便。

片中父母的反應跟 Jessica 原本預想的截然不同,她原本以為父母會馬上阻止,直接對小孩訓話,而非與孩子問答、進行對話,她認為這恰恰反映了東、西方的家庭教育差異。

同樣是教導小孩尊重他人,一方會傾向站在權威的、經驗擁有者的角度直接將正確的觀念灌輸給孩子;另一方則會將身子低下,用孩子的視角跟孩子溝通,引導他們走過行為背後的邏輯。

雖然後者需要花費的心力會大於前者,但是孩子因此從小事開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而非凡事依賴父母的指點作為準則。

再加上美國家長通常在孩子滿 18 歲後就會停止經濟支援,所以學生很早就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因為這樣,在面對重大人生決定時,他們能有更多經驗來幫助他們做出審慎思量後的決定。

儒家思想是否變成孩子獨立的阻礙?

我到國外都很害怕跟老師講話,因為從小被教育儒家思想、服從、合群的觀念,後來真的花了很多時間來矯正這些滲透到血液裡的本能行為。

反觀臺灣的教育,Jessica 認為儒家傳統文化的薰陶讓學生難以跳脫禮教的束縛,她用「受創」來形容儒家思想教育出來的學生。同時,儒家思想強調禮教,對於人際關係常有嚴格的規範。父母與孩子之間,更是有許多的責任與義務。

儒家思想有長幼尊卑的觀念,那其實在國外,如果你念西方哲學好了,像是盧梭等人就會提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些事情。

位階的觀念根植心中,孩子難以跳脫對父母的依賴父母,父母也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決定有一定的掌控權力,演變成爭執的原因,同時造成了孩子「父母都幫我決定好了,我自己想也沒用」的態度,自動放棄了獨立思考、自己規劃未來的機會。

每個人都應該要很認真地去 play 自己的人生

回溯自己的成長經歷,「Serious Play」是 Jessica 想送給年輕學子的話。當人們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多時候都是在「認真玩」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因為一當遇上自己喜歡的事物,所有為它付出的努力,都會變成一種享受。

這種想盡辦法做到最好,並且樂此不疲的狀態有時是可遇不可求的,前提是要先明瞭自己的熱情所在。因此,Jessica 鼓勵大家:「透過探索、嘗試和失敗來找到最喜歡的自己吧!」看看 Jessica 在 IOH 的工作經驗分享影片

受訪者簡介

 Jessica Lee 李佳潔,在臺灣高雄出生長大,國一隨家人移民至美國加州,在美國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的郊區度過國中與高中教育。2002 年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建築系。2006 年畢業後,在舊金山一所大型建築事務所 Hellmuth, Obata + Kassabaum, HOK 工作近三年。

於 2009 年秋季,開始在 MIT 就讀建築碩士學位,因家裡經濟因素,休學一年至中國上海工作。畢業後因喜歡過去上海的設計事務所與團隊,再次回到上海如恩設計研究室工作。2015 年 5 月離職並在同年 7 月回歸 IOH 團隊。

作者 施靜樺

文字使我愉悅。打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