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高職升學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別讓主修決定你是誰!啾啾鞋:本科不是最強,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鏡頭前的他總是理性又不失幽默地聊著一些乍看生硬的內容,主題從書評、時事到超邊緣冷知識,再複雜的科學原理,經由他深入淺出的解說,總讓人越聽越入神,不由得嘖嘖稱奇。
2018-02-05

他,是台灣知名的知識型 Youtuber 啾啾鞋,本名謝任杰,畢業於中央化學系,在大學期間便經營起自己的 YouTube 頻道,從一開始玩票性質到畢業後全心投入,啾啾鞋歷經不少摸索,才找到現今的方向。

結合他理工背景的冷知識科學影片,鮮明的頻道風格累積出高人氣,光是訂閱數就突破百萬。(推薦閱讀:歷史系畢業就是去教書?蕭宇辰用臺灣吧走出教育新格局)不過,聽他頭頭是道分析科學原理,你可能很難想像──他當初是誤打誤撞考上化學系,而大二課業的失利竟是他踏入 Youtuber 生涯的契機。

大學最寶貴的學習不只有系上的知識

「你在高中時,整天都埋在書裡面,根本沒辦法抬頭看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但大學的開放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思考模式,你會開始想說:『我是不是真的適合唸這個系?我未來要從事相關的工作嗎?還是有別種可能?』」

啾啾鞋是經由指考分發到化學系,他當時選填志願,大致是將二類組科系按分數填下來,對於化學系所學、出路只有著粗略的想像,也不確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讀化學系。

「我大一時滿單純的,會覺得我唸什麼科系就做什麼工作,大學畢業就往上考台清交研究所,然後進台積電工作,年薪破百萬,我有朋友就是走這個路線。但在大二成績下滑後,我發覺自己找不到繼續讀研究所的動機。」

當時最讓啾啾鞋頭痛的莫過於理論課,他就算花再多心力,課業表現仍不見起色:「特別是純理科,唸到後來會進入一個脫離真實世界的狀態,你會發現自己學的東西,算了一大堆奇怪的符號、一大堆量子力學後,這些都和現實生活裡的東西不太一樣,內心很容易產生:『那我學這個東西是要幹嘛?』的疑問。」

「既然知道自己沒有興趣,不想繼續鑽研下去,我的想法是──那就去找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出路吧!」為此,啾啾鞋修了不少學校的創意創業相關課程。

聆聽創業前輩的經驗,他發現很多人現在所做的事,跟過去大學所學不見得有關,結果人生反倒比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更為精彩。另一門影響他很深的課則是「創意發想」,對於他後來構思影片點子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轉而做原創內容?是因為我不服氣也不認輸

「起初做網路翻譯是為了好玩,就我覺得這很好笑,所以很想給大家看。」啾啾鞋在大二下開始經營 YouTube 頻道,內容是翻譯外國影片,John Cena 惡作劇電話便是他前期的代表作。

在搜找有趣、有爆紅潛力的影片中,啾啾鞋見識到外國 Youtuber 創作生態之繁榮,內容從惡搞的 Smosh 到知識型的 CrashCourse,主題無奇不有。

反觀,台灣當時是以遊戲實況為主,創作多樣性相當侷限,這刺激了他做原創內容的念頭。另一方面,他也有感於自己原本的網路名氣是由「撿別人的創作」而來,和他本身沒有太大的關聯。

「很多國外 Youtuber 也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最後還不是把內容做起來了?所以我應該也能做到吧!」憑著一股不服氣與傻勁,啾啾鞋將過去的翻譯作品全數移除,展現破釜沉舟的決心,並開始陸續上傳自己的新影片。結果就是訂閱數狂掉,以及一連串的撞牆期。

不論是電腦軟體教學、遊戲實況,還是開箱、閒聊天、冷梗影片,啾啾鞋能試的都試了,頻道表現仍是沒有好轉,甚至招來網友「怎麼都不上傳新翻譯影片」的冷言冷語。直到上傳「給大一新鮮人的八個建議」影片,才意外獲得廣大迴響。(推薦閱讀:準大學生必看!IOH 大學新鮮人特輯

 

到頭來,還是化學幫了我一把

「我是很偶然做到那部影片,才比較抓到觀眾喜歡看我做怎麼樣的內容,才開始往這個方向做。」從這支影片衍生出了後來的「啾來聊聊」系列,但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各個影片內容連結性太低了,整體風格不夠明確,成了頻道的成長瓶頸。於是他開始思考「我希望大家一想到啾啾鞋,會聯想到什麼?」

沒想到,他過去的化學背景,竟是讓自己差異化的關鍵。

「YouTube 上幾乎沒有理工科的人,因為理工科學生從碩班一畢業,多半可以拿到科技業的職缺,他不需要來做 Youtuber 風險這麼大的工作。」

啾啾鞋於是發想做科學影片,不過,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科學影片早就不新奇,它更沒有一般娛樂性質影片那樣吸引人眼球,所以自己該如何勝出?「要吸引觀眾就是要有爆點,所以我結合『冷知識』,它有著意想不到的元素,能吸引人觀看跟分享。」

為了製作出大眾好理解的科學影片,啾啾鞋往往會花上 10 到 20 小時在閱讀文獻與設計講稿。這看似很吃重的事前準備,其實是他在大學時就習以為常的事。

「我大學時有門必修是『書報討論』,學生必須去找正規的學術論文,把它整理成簡報後,報告給教授、同學聽,這間接訓練了我怎麼找資料、如何閱讀論文的能力,有點像我後來做影片的流程,對現在工作是挺有幫助的。」

這也顯示了社會對「大學所學、所用」的誤解,一般人常會覺得讀化學系的人肯定能一眼判斷任何化學物質,如數家珍其名稱、用途,或者是能輕易利用手邊的材料合成出厲害的物質,但實則不然,他們同樣是需要上網去找資料,化學系的訓練只是讓他更能快速搜尋資料、更會辨認資料真偽,進而做出判斷。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其他科系,大學教育最珍貴的不在於背誦細瑣僵化的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些能力才是可以一輩子帶著走的,更不會是要侷限在特定行業才得以發揮的。

 

所以如果我選錯了科系,該怎麼辦?

「不一定是唸什麼科系就得做什麼,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影響,因為畢竟你花了四年去學習它,就算你將來不是從事和它完全相關的行業,但這四年的部分所學還是可能派得上用場。」啾啾鞋有感而發地說。

如果同學對自身科系感到迷惘,啾啾鞋建議要不是再多花點時間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該科系,不然就是趁大學這段自由度最高、責任又最小的時候,多方嘗試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說不定哪天真的會成為你的職業也不一定。

「即便你在興趣方面沒有很厲害,在本科專長也不是最強的,你可以試著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看看能不能玩出新的花樣。像我論化學當然不會比念完碩博班的人還要強,做影片也比不上專業影片相關科系出身的,但是我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屬於我自己創造出的獨特價值。」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啾啾鞋提醒學子在聆聽任何人的經驗時(包括他自己的分享),都應抱持著懷疑的心態,考量到「倖存者偏差」,或許對方過去的決策一點也不精明,只不過是因為他後來幸運獲得一些成功,大家才回過頭說:「他以前做的決定好像很厲害」。

「有一個比喻是,你不要去問青蛙:『你當初是怎麼活過蝌蚪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啊,但他可以跟你分享得頭頭是道。你要自己去想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可複製的,還是他的成功很大多數是偶然,不管聽任何人的分享都是這樣子。」

不論是經過自己縝密思考過的判斷,還是一時莽撞胡亂出此下策,關於每個選擇後續的影響,沒有人能未卜先知,既然結果誰也說不準,誰也沒把握,或許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放寬心胸,盡可能做好事前調查。

即使我們永遠所知有限,時時刻刻都好像還沒準備好、總是在不知所措著,但似乎也時時刻刻都可以開始,信步向前。(推薦閱讀:Power 錕教授:年輕人只要心裡保有「自己」,哪裡怕闖不出一條路?

重點是,做出選擇後,就用心檢視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條路,如果選錯了,沒關係,人生還是有轉圜的餘地,你願意主動出擊,就可能有再次選擇的空間,怕的是你只顧著灰心喪志、顧影自憐,任由大學這段可以盡情嘗試、盡情失敗的時光溜走,就無疑是自己主動棄械投降啊。(推薦影片:聽聽啾啾鞋對 IOH 的看法

 

>>>「填志願思考單」免費下載中!帶你從 5 權重、4 步驟、3 檢視點找到適合科系!

作者 林立麗

IOH 編輯團隊一員,畢業於台大生傳系,雙主修經濟學系,在學期間產生對社會學、傳播學、行銷與設計等領域學問的熱情,曾擔任台大農推會農業多媒體訓練課程教學助理、UDN 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台大場講者,期盼能以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為社會作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