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108課綱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RomoloTavani @ Canva Pro

「填志願思考單」免費下載中!注意 5 權重、4 步驟、3 檢視點

成績出爐,你決定好志願排序了嗎?有人以科系的「熱門」程度為指標;有人糾結於「選校」或「選系」;有人嘗試在父母期待與自身興趣之間取得平衡⋯⋯到底要如何選填志願,才不至於後悔?
2021-02-26
以下是幾位學長姐上大學才發現自己踩到的地雷:

# 當時聽說這個系出路很好,結果等我出社會時已經不紅了

# 我的高中數學不錯,以為讀數學系很適合,結果完全是兩回事

# 想說進去了再轉系,結果發現名額開放得很少,最後只能重考

⋯⋯

苦讀三年書,最後卻得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志願選填,該如何避免踩雷?IOH 推出全新「填志願思考單」,即日起可免費下載使用。透過 5 個權重、4 個步驟、3 個檢視點,陪你一起分析最適合自己的科系!(下載連結附於本文末)

志願選填 Step 1. 認識自己、找到嚮往成為的模樣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

Q. 你覺得自己擅長什麼?有哪些人格特質和身旁朋友不太一樣?

Q. 有沒有誰的工作樣貌 / 價值觀 / 生活 / 影響力,是你所嚮往的 Role Model?

如果你腦中浮現很多想法,可以再進一步想像,你希望 10 年後的自己,每天醒來時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仍毫無概念,可以先簡單列出想要在大學實現的目標(例如玩社團、出國交換、實習等等)。

以南華應社系的筱雅學姐為例,她身為獨生女,從小就扮演父母的溝通橋樑,雖然高中成績吊車尾,卻時常受到貴人幫助,也希望能回饋他人。筱雅的 Role Model 是給人正向、溫暖形象的 YouTuber 蔡阿嘎,因為蔡阿嘎畢業於東吳社工系,使筱雅開始留意這項專業,最後也就此踏上了幫助別人、療癒自我的社工之路。(>>> 筱雅學姊的完整求學經歷分享

以大同電機系的孟凡學長為例,他從小的課業表現並不亮眼,卻在修理水電的過程中萌生興趣,開始靠著網路自學組裝電腦、撰寫 C 語言。他心中並沒有嚮往成為的 Role Model,卻對於人工智慧棋手 AlphaGo 戰勝韓國棋王的新聞印象非常深刻,期待自己能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因此鎖定了兼具硬體、軟體專業的電機系。(>>> 孟凡學長的完整求學經歷分享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嚮往的模樣也不會和他人相同,想參考更多學長姐們的選擇經歷,可以聽聽他們在 IOH 講座中的「自我介紹」!

志願選填 Step 2. 思考各個面向的「權重」

一般來說,同學們最在意的主要會有這 5 大面向:

【個人興趣特質】你的能力與意願(性向測驗、興趣測驗與科系的吻合度)

【科系領域喜好】該領域所學/專長訓練/課程規劃

【職涯出路發展】產業前景/是否具備執照/是否要續讀碩士

【學校知名度/資源】校系品牌/獎學金/跨領域/國際交換/食衣住行

【符合家人期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的難關都不一樣)

對不同人來說,各個面向的「重要度」都不一樣,因此在評估時,應賦予的「權重」也不相同。

以下舉兩位同學的考量為例:

A 同學:「進入頂大是我的首要目標,再來我會比較在意科系所學及職涯出路,最後才會考慮家人的期待和自身興趣。」

對 A 同學來說,他考慮的權重配置可能為:【學校】佔 30%;【科系領域】與【未來出路】分別佔了 20%;【家人期待】與【個人興趣特質】則各佔 15%。

B 同學:「我很清楚自己想投注於哪個專業,再來會考慮學校知名度,興趣和出路也只是參考,家人則是完全尊重我的選擇。」

對 B 同學來說,他考慮的權重配置可能為:【科系領域】佔 50%;【學校】佔 30%;【個人興趣特質】與【未來出路】分別各佔 10%,【家人期待】則是 0%。

如何配置權重並沒有標準答案,也可以在思考的過程中持續調整,當你有系統地釐清「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才有立基點能說服別人尊重你的選擇。

志願選填 Step 3. 針對你想讀的校系做功課

有同學以為英文不錯就適合讀外文系,上大學才發現外文系的課程大多在探討小說、詩詞和戲劇;也有同學認為常當朋友的「垃圾桶」就適合讀心理系,但心理系和心輔系不一樣,最講求邏輯分析,還得讀生物和化學!

想釐清校系迷思,推薦大家可以這樣使用 IOH 的資源:

# 講座章節按鈕:

透過點選講座影片下方的按鈕,你可以快速跳到相對應的章節尋找資訊。

# 探索 18 學群:

如果你還難以直接鎖定特定科系,或想要探索不同領域的可能性,可以進入 18 學群頁面,你能觀看學群介紹影片、了解其核心能力與發展取向,並瀏覽 IOH 精選的該學群學長姐&教授分享。

# 相似科系比較:

如果你心中已經有目標科系,建議你再多多比較相似的其他科系,檢視所學是否真如你的理解。

填志願先搞懂:常見的科技業工程師有哪些?理工科系大盤點

填志願先搞懂:商管熱門科系怎麼選?跨領域跟數位轉型正夯!

IOH 也特別整理了「XX 系在幹嘛」、「我適合念 XX 系嗎」、「XX 系這堂必上」小短片,讓你快速比較各系的核心重點:

>>> 企管系 vs 財管系 vs 資管系 vs 國企系

>>> 電機系 vs 資工系 vs 機械系 vs 材料系

>>> 生科系 vs 生醫系 vs 醫科系 vs 生物系

>>> 心理系 vs 社工系 vs 社會系 vs 輔諮系

>>> 物治系 vs 職治系 vs 呼治系 vs 語治系

>>> 教育系 vs 幼教系 vs 特教系 vs 教程

>>> 法律系 vs 政治系 vs 政治經濟系

>>> 外文系 vs 日文系 vs 韓文系 vs 法文系

除了 IOH 的平台資源之外,也可以在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ColleGo!)快速了解各系課程地圖,以及在 Google 搜尋科系的領域趨勢及實際工作的樣貌。特別要提醒同學們,別輕易依賴單一的資訊來源就決定了你的未來!

志願選填 Step 4. 善用填志願思考單來記錄、分析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眼花撩亂了?別擔心,這時就是填志願思考單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加總分數後,你確定自己的理想志願了嗎?別忘了這 3 大檢視點

檢視點 1:你對科系有多少理解是「憑感覺」?

你花了多少時間搜集資料?科系所學、未來發展絕不能單憑臆測,在了解科系的同時,你也能更認識自己,多聽聽學長姐們求學路上的挫折與收穫,可以減少你走上冤枉路、踩到大地雷的機會!

檢視點 2:選校 vs 選系,你的原因是?

「我會選系,好不容易從高中解脫,不想要再讀自己沒興趣的科目。」

「我當初選校,卻太小看轉系的難度了,最後失敗只好重考。」

「我會選校,因為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以拿到更好的資源為主。」

⋯⋯

許多學長姐們都曾糾結於此,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你是否有想清楚自己選校、選系的目的為何,並真心願意投入其中?看看更多學長姐們的故事吧~

>>> 上不了第一志願,雙主修成為平衡現實與理想的解方

>>> 休學、轉學、重考研究所,我堅持奔向夢想

>>> 感謝轉系失敗,讓我重新檢視對本科的熱忱

檢視點 3:如何與家人來場成熟的溝通?
建議同學們,在爭取填志願的主導權前先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讓父母放心的人?」要知道,在享受做決定的權利時,也不能忽略自己有「負責任」的義務。

不妨帶著你準備好的思考單,與家人共同討論你將來想要成為的模樣。當家人發現你已經謹慎思考、規劃過自己的大學生活,常常就能從指導你的角色轉為「加油部隊」。

接下來就交給你好好做功課囉!

透過 5 大面向的權重設定、4 個思考步驟、3 個檢視點,能協助你排序自己在意的面向、有系統地完成資料搜索、並且審慎檢視結果。然而,思考單只是輔助你的工具,並不是萬靈丹,若你在過程中仍有想要請教學長姐的疑惑之處,很歡迎你到 Facebook「大學科系與升學經驗交流平台」提出你的疑問!

IOH 平台上已有超過 1,500 支講座,從學士、碩博士、教授、工作到海外求學、僑外生來台經驗分享,希望你能透過他們的真心話,遇見未來想要成為的自己。

>>> 立即免費下載「填志願思考單」:我要在電腦上填寫我想要印出來填寫

作者 張紹敏

曾把自己丟到荷蘭生活一年的中壢人。喜歡到處搜集晚霞、觀察人類、研究哲學、自由寫作。每一次腦袋卡關就要出走,最常出沒的藏匿處是蘭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