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108課綱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在大學英文面試裡不敢答話?讓台大外文系教授教你溝通之道

許多外文相關科系在二階申請中,都會要求同學進行英文面試,不過,同學光用中文介紹自己都覺得傷透腦筋了,遑論用英文應答?到底教授在英文面試中想測試申請者的哪些能力?又有哪些行為是英文面試的大忌呢?
2017-03-24

透過台大外文系陳重仁教授在面試場上的觀察,你將掌握面試的五大重點:

1. 英文面試不只是測試語言能力,更考驗臨場反應
2. 平日多表達想法,面試時才不會淪為「只會簡答」
3. 面試是雙向的互動,你要積極回答,教授才問得下去
4. 考古題不會是你準備的主力重點,僅是幫助你安心
5. 外文系面試、筆試準備是相輔相成的,多訓練聽力也能幫助你練習口說

為什麼我的發言馬上被打斷了?面試不是要你背講稿

對語言掌握得夠不夠熟練是第一個評斷標準,而且我們是問開放式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所以從同學回答問題的角度,我們可以了解到他能不能靈活地處理問題。

陳教授指出英文面試不僅是測試語言能力,更是觀察同學實際使用語言的情況跟反應,所以若同學是有「背」而來,一味說自己準備好的「講稿」,這種情況並非教授所樂見的。

「我們聽得出來你在背東西,大部分的老師都不會喜歡這樣子。」而這種「背稿」的學生通常很快會被教授打斷,因為這並非面試的本意。(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面試:自我介紹也是考驗你的臨場反應

「你該準備,但不表示要『背東西』,不表示『題目一出來,你就要按照背好的東西來直接回答』,這麼做只會使你被定型,分數當然不可能會太好,因為這不是你的臨場反應。」

 

在沉默的面試場上,我所看見臺灣教育的隱憂

學生面試最常見的缺點是講完一句話就沒了,我們的學生沒辦法用複雜的語言來完整表述想法,常常是講完一段簡單的句子後,就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這並不是受限於語言能力,而是長久以來,缺乏在表達能力上的訓練。

陳教授認為同學簡答的習慣和一直以來的學習經驗脫不了關係,因為從小到大都習於接受旁人的安排,少有發表自己主見的機會,到了面試場上,自然對「表達」感到不適應。

「大多數臺灣學生都被訓練成不講話,一定要別人問,你才回話,在高中教學場域的學習模式幾乎是如此,大家不太習慣主動搭話或跟老師接話。」同學在面試中表現得很被動是相當不利的,因為這使得教授無法深入認識你,自然不會對你留下印象,還不如你積極主動地發言。

「在面試場上,我鼓勵同學主動多講一些話,或老師問話時,你不是簡單的 Yes、No 就結束了,你必須想辦法為自己說的東西,加上例子、加上形容表述,加上自己的判斷,讓你的回答盡量完整生動。」

畢竟,教授也是根據你的回答,才決定要不要繼續問你嘛!

面試不是對立的情況,不是『我問你答,你被拷問』。它是在對話、是流動的,所以你有越多的投入(input),教授的回應自然是正向的,這能誘使你有更好的表現。

陳教授提到許多人把面試想得太恐怖,以為老師是刻意刁難、想考倒學生,但面試其實是雙方互動的過程,老師不過是順著同學的回答進一步提問。

「如果你回答得很乾的話,教授也會不知道該問你什麼,所以你後續收到的問題(follow up question)更不會是個好題目,相反地,如果你能主動積極地營造,讓對方好接話,讓對方覺得:『這個學生很有意思!我想多問他。』,他下一個問題就會是更有趣、讓你更好發揮的問題。」

 

考古題只是基本盤,不是你準備的全部

老師通常是憑同學的第一印象發問,想問什麼就問了,所以考古題僅是參考,你未必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對於許多同學費盡心思上網查面試題庫,頻繁演練自我介紹、申請動機,陳教授則覺得保持平常心就好,別過度準備,過度準備只會讓自己顯得不太自然。「在任何科系,你都可能被問到類似的問題,而這些都只是開場,它不會是你要準備的主力重點,它只能讓你安心,覺得自己有準備了。」

「外文系面試好比是語言成果的展現,所以你真的不用緊張,該緊張是平日練習的時候,實際上場時,就讓自己放輕鬆,因為任何考題都有可能出來,不妨當作是在聊天,表現自己最擅長的一面。」 

準備面試與筆試可以是相輔相成的

聽力和口說是一體的,你在訓練聽力的時候,也是在學習怎麼說。

陳教授建議同學若找不到練習口說的對象,可以先從訓練聽力下手,因為聆聽的過程能幫助自己模擬未來可能遇到的對話情境,故找出適合個人語文程度、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源,接著每天聽,從中去模仿、練習對話,肯定能讓自己的聽、說同時進步。至於在準備外文系筆試的其他方面,陳教授則覺得要靠理解而非死背。

「關於筆試準備,你要多理解,而不是去記文法或刻意背很多單字。你是順著脈絡去理解題意。你如果養成每日的閱讀習慣,在理解上便不至於有太大的問題。」 

沒有經過多方碰觸,你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及早理解科系所學是比較好的,而不是到高三要考試了才開始想。

臺灣高中生受舊有升學體制所限制,往往很晚才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導致在進入大學後,才驚覺自己並不適合該科系。對此,陳教授建議同學除了提早查詢系所官網來認識其課程所學之外,也能從日常生活、大眾媒體中,找出自己的角色典範(role model),進而去了解他過往的學習歷程,說不定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再者,以開放的心胸去接觸不同的領域,因為沒有什麼學習是白費的,它都能成為滋養你生命的養分。「大學的學習是沒有框的風景,它讓你自己去探索,雖然還是有固定要學的東西,但你擁有的彈性和自由很大。」

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陳教授勉勵學子不該受限於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敢於嘗試身邊的任何機會。只要顧好自己的核心能力,你在社會上的競爭力自然不會太差,剩下的就是培養好自己的信心、膽識,哪裡怕什麼未來的挑戰與變化!

記住,到了大學階段,請你充分把握住學習資源,這將使你對人生的視野變得非常不同。(推薦閱讀:那麼多強者都沒讀大學,我為什麼要念?

 

受訪者簡介

Chung-Jen Chen 陳重仁教授,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曾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與通識教育中心任教職,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獲 2007 年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碩博士論文獎,研究領域為文學與文化理論、當代英國小說、十九世紀英國小說,以及文學與醫學跨領域研究。

作者 林立麗

IOH 編輯團隊一員,畢業於台大生傳系,雙主修經濟學系,在學期間產生對社會學、傳播學、行銷與設計等領域學問的熱情,曾擔任台大農推會農業多媒體訓練課程教學助理、UDN 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台大場講者,期盼能以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為社會作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