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高職升學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Photo Credit:https://reurl.cc/9zgZQY

不知該如何選填志願?政大學姊的三步驟,助你釐清思緒

國中時,老師說考上好高中就能盡情玩社團;踏入高中後,又説考上好大學才能「由你玩四年」。你懵懵懂懂地聽著,糊糊塗塗地唸著書,直到站在志願選填的路口,才發現這全是一場夢。因為你從來都是照著別人的指示前進,從未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
2020-02-20

面對「志願選填」你感到徬徨、不知所措嗎?別慌,現在開始思考也為時未晚!接下來我將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選填志願的三大步驟。

大學是什麼?能吃嗎?

若提到大學,你是不是心中默默浮現「大學即職業訓練所」的錯誤認知?實際上,大學更像個「供學生探索自我的場域」,旨在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好回答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的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裡?

大學生活,並不只是培訓工作技能而已。在大學裡,你能享用的學習資源十分豐富,除了系上的必修課程與外系課程,學校通常也提供國際交換、移地教學、跨校修課、線上教學平台等學習媒介;社團、競賽、演講、實習也都能讓你獲得更多知識,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

而這四年的種種經驗,再經過個人的消化與沈澱,自我價值觀的輪廓將逐漸明朗,在這之後,要知道自己想從事怎樣的職業,也只是水到渠成罷了。

如果你目前對於自己該做什麼工作感到毫無頭緒,而不知道該選哪個科系的話,請不要緊張,這是很正常的!

你現階段要做的,僅是三件事,第一,盡可能釐清自己,第二,找出與自我理想相符的校系,第三,深入研究校系與思考。完成這些任務後,你便能更簡單地找出適合的校系。

第一步:盡可能釐清自己

想想你的性格、興趣和專長分別是什麼?
之所以把「釐清自己」放在第一步驟,是因為所有選擇到頭來都出自於你內心最深層的渴望,而你的性格、興趣和專長會影響你怎麼去實現理想。

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我最渴望的是影響力,我希望能把自己相信的價值、經歷分享出去,成為推動社會向前進的力量之一。而我的性格不甚安定,永遠都在追求新的事物,因此工作內容變動不大的公務人員就絕不會是我的選項。

在興趣與專長方面,我喜歡寫東西,想法豐富,善於表達與溝通。將興趣與性格合併考量,我認為自己適合從事用不同形式在進行「溝通」的行業,例如廣告、公關、教育從業人員、文字工作者,甚至是演藝人員。

若你對於如何釐清自我仍有著疑惑,建議可以藉由觀察自己「從小到大喜歡做的事」、「日常所做的事」,以及「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找出自己的興趣及專長。

至於要對自己的性格有更深的認識,除了獨自閉門思考外,更可藉由網路上的人格測驗工具(如:十六型人格測驗),或詢問身邊親友對於自己的印象,來捕捉一些自己遺漏掉的地方,以做到最全面的觀察。(同場加映:點此測驗適合你的科系

工作對你來說是為了賺錢,還是實踐理想?

這個問題或許對整日埋首於書堆中的你來說有點難,但現實是你在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就要踏入社會、投入工作,而當你追求的人生目標不同,你選擇工作的標準就會不同。

若你對「賺錢、未來發展」的看重大過於「實踐理想」,在考量時,便更需重視市場趨勢與職場現狀,包含起薪、升職與加薪速度⋯⋯,再反推有哪些工作既能達到你的標準,同時符合個人特質與專長。

若你更看重的是「實踐理想」,那麼要思索的是你關注哪些議題,是環保?教育?又或者是人權議題?釐清之後,再思索你想要藉由怎樣的方式去實踐理想,需要具備哪些專業技能才能幫助你去達成目標。

志向不明確怎麼辦?刪去法是你的好朋友
說實在的,高中畢業時就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少之又少,「刪去法」在這時便能派上用場。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高中時我讀的是三類組,但高三的物理和化學簡直快把我逼瘋,就算花時間背熟了公式、寫了練習題,考試時還是腦子一片空白。

另一方面,因為高三開始進入實驗室,實驗過程中的寫預報、做實驗,寫結報都讓我感到十分不耐,這才發現自己對於實驗或研究是排斥的,所以我在指考時毅然決然地轉考一類組。

倘若你的興趣或專長橫跨不同類組,那麼「綜合型大學」對你來說可能是個比較好的選項,讓你可以不用轉學,也依舊能靠轉系、雙主修、輔系或跨系修課等方式,往自己有興趣的專業領域前進。

現在很多大學也設有「不分系」與「學院學士班」,學生在大一、大二時會先修習基礎課程,廣泛地去探索各個系的課程,再自行選擇主修領域。(延伸閱讀:不用急!大學探索後再決定主修

第二步:聚焦與自我理想相符的校系

若志向明確,便可開始利用網路資源,將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整理成一份清單,為選填志願的下一步做準備。然而,全國大專院校的科系加起來有好幾千個,建議學弟妹們優先將自己能力所及或分數落點附近的學校挑出來,再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掃過,從中揀選,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志向尚未明確但已經略有方向的同學,除了建議採納「不分系」與「學院學士班」的選項外,亦可以選擇所學內容較為廣泛的科系;入學後再藉由輔系、雙主修、轉系、學分學程、跨系修課,甚至運用校外的競賽、實習⋯⋯,再去專精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以個人經驗為例,最初我在選填志願時,父母明確地希望我選擇商學院,我雖然並不排斥,但清楚自己並不擅長數學、性格較躁,不適合讀統計系和會計系。但我也不清楚商學院還有哪些科系,且這些科系又在學什麼。

於是,我選擇就讀學習範疇涵蓋人資、行銷、財務、資訊、作業管理的政大企管系。透過大學前兩年的課程與社團活動,發現自己志在行銷,大三、大四再修了廣告系的課,實際操作行銷專案,並參與校外實習,累積實務經驗。

而我從這些經歷中體悟到,履歷上的 title 有一定的重要程度,但實際累積的經驗才更為重要。(推薦閱讀:啾啾鞋:本科不是最強,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第三步:深入研究與思考

為了避免在校系選擇上「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列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校系後,務必要好好去了解這個科系在學些什麼。

首先,你必須檢視該科系的課程規劃,預先得知大學四年會學到什麼,而這些專業能力又會通往哪些職業,驗證是否與自己的想像相符。

其他需要留心的項目,還包含各項學校資源(獎學金、國際交換、實習、產學合作、雙主修、輔系制度)、系上資源(硬體設備、師資、五年一貫、雙聯學位),可依據個人需求做檢視。

如果你很看重實作能力,就可以仔細去看系上的設備如何、是否有產學合作的機會;如果你嚮往去國外交換,便可搜尋該校或該科系海外交換的名額、有哪些合作學校,以及申請條件等等。

做完全面的調查後,問題還是回歸到——哪個校系是你想讀也能夠讀的?除了個人的理想,最終做抉擇時,還是必須納入學校的地點、家庭、經濟狀況等現實因素,權衡之下你便會產出最終的志願清單。(推薦閱讀:填志願沒考慮這五件事,小心後悔!

大學讀什麼校系很重要,卻也很不重要

看到這裡,不知道原本對於填志願手足無措的你,是否有稍微安心一點?或是更清楚接下來能怎麼做?如果有的話,恭喜你!如果沒有,也別慌!或許是以上的方法不適合你,建議你不妨多和身邊的朋友、師長聊聊,因為他們能直接了解你的狀況、給你更貼切的建議。

但如果你用盡方法後,心態上仍舊十分焦躁,請告訴自己——大學讀什麼校系很重要,卻也很不重要!

選擇校系,決定的是你未來四年所身處的學習環境、它會成為未來雇主認識你的其中一項指標,而這些或多或少影響了你大學生活與第一份工作的樣貌。但不重要的是,只要你擁有積極的心態,就算沒上理想科系,或日後發現自己選錯科系,你還是能藉由各種學習管道,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那條路。(推薦閱讀:成大蘇文鈺教授:幹嘛怕選錯系?該怕的是不夠投入喜歡的事

最後,學姊還是要鼓勵大家,相信多一點,努力多一點,未來都將會是豐富燦爛的樣子!

作者 陳冠蓉

Rhonda 陳冠蓉,為 IOH 第十屆行銷組實習生,2016 年自北一女中三類組畢業,藉由指考(登記分發)進入政大企管系,並於 2020 年畢業,之後會如何發展猶未可知。是個悲觀的理想主義者,認為「人生不過是種選擇」,雖然常對人生感到無力,卻又拼命地用自己的方式實驗著、奮鬥著。

核稿編輯 Bella Huang

主修中國哲學,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人生而在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