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時間下午兩點半,視訊鏡頭前的卓亭均,剛剛從工作處趕回家中。她靦腆地笑著,談起她曲折的求學歷程。
亭均高中以前,都是接受台灣的教育,卻因老師誤解而被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之後她到美國就讀高中,在那裡,她看見美國與台灣教育最大的不同——不用成績評斷一個人的價值。
高中畢業後,她先是選擇就讀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的飯店管理。一次機緣下,開啟她對國際議題的興趣,她於是毅然決然地休學,最後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
在美國讀高中,我發現人的價值不能用成績定義
當時的老師把我們的國中塑造成戰場,因為她認為大家以後都是在同一個環境中競爭。
亭均還記得在臺灣念國一時,導師開學第一天就將同學依照國小畢業所領的獎項排名,營造諜對諜的學習氛圍。在這樣高壓的教育環境下,只要有任何追求成績以外的行為,都會被視作壞學生。
她曾因為和同學分享課外讀物,被老師貼上「帶壞班上風氣」的標籤,甚至有家長要求她遠離自己的小孩。「在老師面前我總裝得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我不想讓她知道,自己因為有意的孤立和排擠感到受傷。」
之後一連串的誤會,都讓她決定變本加厲的耍壞,國三那年她瘋狂翹課,最後老師要求她別來學校上課。
剛到美國的高中時,如果沒帶作業或考試考不好,我都習慣向老師道歉,因為總覺得表現不佳會被喜歡的老師討厭。
亭均事事道歉的習慣讓美國的高中老師很疑惑,他們認為無論學生做了什麼事,最重要的是能對自己負責,而非對老師負責;譬如某次期中考,亭均為了準備萬聖節表演而搞砸考試,老師也沒有因此責罵她,這樣的教育思維給了她極大的震撼。
為準備萬聖節音樂表演而放掉期中考當天的樣子(左一)/ Photo Credit: 卓亭均
然而,即使她知道老師無論成績好壞皆一視同仁,「成績優先」的觀念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她始終認為老師較偏愛成績優異的學生。
直到高中畢業那天,在一向只有優異學生才能獲獎的頒獎典禮上,學校將「最傑出學生獎」頒給了她,而這個獎項在她申請大學時加了不少分。「如果我在台灣,可能一輩子都得不了這種獎。」
是興趣驅使人發揮價值,而非天賦
「如果是把興趣當作 motivation,潛能真的超過我想像。」初到美國,亭均曾有著亞洲學生的「傲氣」,像是認為當地學生數學不如亞洲學生。
事實上在美國,真的有可能到高三才學習二元一次方程式,但那是由於美國高中選修課程範圍很廣,學生若對數學沒興趣,就有可能只學基礎課程;假如對英文文學有興趣,有可能在高中時期就修到大學課程。
在美國的高中參加社團(左一)/ Photo Credit: 卓亭均所以她在社區大學念書期間,就遇到許多小學到高中年紀的學生,因為個人興趣,已經開始修大二的專業領域課程。
在臺灣,如果你在小學年紀就修大學課程,可能會上新聞,但這在美國是個常態。
亭均不禁回憶自己剛到美國時,有個室友雖然數學不好,卻非常喜歡數學,她曾覺得既然沒有數學天分,就不應再勉強學習,該去找自己真正的強項,但她的室友選擇堅持下去,最後進入美國頂尖大學攻讀數學博士。
這讓亭均感到非常訝異,也開始反思,在亞洲的教育思維裡,一直都抱持著「天賦至上」的心態,習慣用天賦去定義一個人未來是否會成功,但是如果讓興趣成為動力,能夠發揮的潛能是旁人意想不到的。
從 University of Nevada 休學的契機
在拉斯維加斯念飯店管理時,亭均偶然認識剛果難民社群,也開始接觸到難民議題。當時她參與許多難民議題的討論會,卻多次因為學歷不足,而被前輩質疑自己處理國際議題的能力。
她不想將學歷視為一切,但若未來想往國際組織發展,就不得不去正視自己的學歷。亭均無奈道「雖然我自己不是這樣想,但希望那些在乎學歷的人,願意給我開口的機會。」
為了在國際議題上有發聲的權利,她選擇休學,前往美國社區大學修了一年的課,探索飯店管理外的學術領域。
針對網路上美國社區大學的負面傳聞,譬如「去了之後沒未來」、「充斥亂七八糟的人們」等等,亭均反駁道,並非所有人都能負擔起美國公、私立大學的昂貴學費,即便設有獎學金,能領的人終究是少數,因此不少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會選擇念社區大學。
當時她所在的社區大學,因為鄰近 UCLA ,有不少教授是同時在兩校兼課,再加上社區大學的學生組成多元,有 13 歲的孩童、剛退伍的年輕人、60 幾歲的伯伯,同學多樣的背景都給予她更寬廣的視野,她發現社區大學不如大家所想得糟糕,實際可用的學習資源超乎你的想像。
內向者在美國讀書的生存之道
美國大學重視課堂互動,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會積極闡述自己的想法。回想剛轉進柏克萊加州大學,亭均坦言「當時覺得自己就是內向,根本不可能生存。」
同學爭先恐後發言,內向的她越是想要開口講話,發出的聲音卻都在顫抖。果不其然,她第一學期的成績並不理想。
第二學期開始,即便亭均已熟悉環境,也不斷督促自己開口,仍舊無法在每個課堂上插話。但她開始敢跟助教私下聊天,也透過 E-mail 和教授討論議題,她選擇更改變讀書方法,花費時間研究特定議題,培養獨特觀點,在課堂上抓到時機分享,就能讓教授眼睛為之一亮,這和參與課堂討論是一樣的道理。
「後來我成績都不錯,也常常被教授問要不要當他的研究助理,我想這應該代表自己做對了吧?」(推薦講座:別再說「吃虧當吃補」,在美國要有表達的勇氣!)
大家很嚮往美國電影演的大學生活,就是充滿 Party 啊!我真的很不會這些,但這是大家都覺得對的事情,好像你在美國不這樣生活,就不叫「體驗美國文化」。
(圖片來源:https://bit.ly/3dQrrq2)
在晚宴上身著西裝、晚禮服,交換名片,整夜狂歡的泳池派對……,這是多數人對留學生活的想像,甚至變成每個留學生都「應該做」的事,你該想辦法融入人群,多多與他人攀談、建立人脈。但這一切對不善交際的亭均來說,是無形的壓力與折磨。
剛到美國,她也曾逼迫自己參與社交活動,因為她相信大家說的「外向的人在國外比較吃香」,只要假裝自己外向,就可以建立人脈、不被當成邊緣人。「可是每次跟別人 Social 完,我都覺得好累、假笑到很僵,其實我沒有真的很開心。」
亭均開始接受自己本就內向的事實,甚至還想著大學乾脆不要交朋友。但是她後來發現,不論是在協助教授的研究,或是在參與社區志工活動中,同樣會遇到很多內向的人,「結果我們這個團體也非常大。」她笑談人會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走在一起,所以終究會找到自己的歸屬,不用執著在「一定要特別去交朋友」這件事。
真的只要專注在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遇到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也會跟你變成朋友。
當然,不可否認的,社交人脈會影響工作機會多寡,「我後來找到工作,也都是意外介紹,實在有太多檯面下的工作機會了。」亭均提及有許多工作機會在還沒發布前,就已透過熟人找到適合的人,所以人脈的重要性無可否認。
但她認為不一定要透過晚宴、酒會之類的場合廣交朋友,就像她在做志工時認識的好友,雖然不多,卻都願意給予彼此幫助。(推薦講座:台灣人,你真的懂什麼叫 Networking 嗎?留學英國教我的無所畏懼)
不要政治化?這就是臺灣留學生在國際的處境
在柏克萊加州大學修讀國際發展,亭均每年暑假都有機會到各國參與國際研討會,也因此看見臺灣在國際被邊緣化的處境。
某次她前往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就因為臺灣並非聯合國的會員,而被阻擋在門外,最後她是以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學生證進入聯合國總部。當時她才意識到「臺灣籍」在國際社會最現實的一面。
大家會說不要什麼都政治化,我也沒有想要政治化,但就是會碰到。你看,我一個臺灣護照,不及一張美國的學生證。
之後接觸非營利組織的經驗,更讓亭均感到無奈,過去她從未想過非營利組織如此「政治」,但許多非營利組織正是因為政府協助得以運作,實在無法將兩者切割。
大學校外實習組員合照(右一)/ Photo Credit: 卓亭均最大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回饋社會
我知道自己很幸運,不是每個人說不適合這個教育體制,就有辦法換一個教育體制發展。
家人一直是亭均追求目標背後最大的支柱。她曾在母親的高壓教育下成長,但母親在一場大病後,改變對教育的態度,開始鼓勵她多接觸有興趣的事物。
到美國念書時,亭均看到許多學生擁有極大潛能,卻因為經濟重擔無法繼續升學,自認在求學路上比別人幸運的她,開始有了一股使命感。
「如果不好好讀,去幫我很在乎的人發聲,我會有種虧欠社會太多的感覺。」這也是她為何選擇就讀國際發展、政治的緣故。
對亭均來說,讀書動力不是來自紙上的分數,也不是未來的成就與財富,而是所學對「協助社會」有多大的幫助。
除了那股回報社會的使命感,美國就業市場的多元性,也是她大學多選擇社會科學領域的原因,「美國的就業市場會讓我覺得,不管我讀什麼,出去都有它的重要性。」
在她認識的同學中,有兩位修讀音樂系、語言學系,畢業後都因為專業特長,加上平日對 Coding 的研究,分別進入矽谷的兩家龍頭科技公司。而她在找工作時,除了非營利領域有不少職缺外,其他行業也都很歡迎各領域的人應徵。
問起亭均對未來的規劃,她一開始有些猶豫,最後還是說道「我沒有未來規劃。我是以人生最終想達到的目標作為方向,至於中間做什麼,我比較隨興一點。」她在學習上,偏好各個領域皆探索,或許這樣的學習方式會為人詬病,但她認為專業領域間皆息息相關,不需要特別去區分。
早期東西方知識份子所跨學習領域甚大,譬如許多古希臘哲學家,都是同時包含教育學家、政治學家、藝術家等角色,這都是因為知識領域皆有關聯,「現代教育將各領域間分得太過清楚,這是很不自然的。不管是什麼學科,本質上都有相輔之處,越是相互合作,越能產生新的火花。」
都要出國讀書了,別讓「追求學歷」限縮你的眼界
遇過不少人表明出國是為了洗學歷,我會替大家覺得可惜,這麼好的教育資源,你心裡想的還只是那張畢業證書。
談起想給欲出國的學弟妹什麼建議,亭均有些感慨道,近幾年看到越來越多國際學生,只把美國社區大學當作進入名校的跳板,還為了取得高分,用盡一切手段作弊,導致本地生對國際學生產生敵意,「如果你真的為家鄉感到驕傲,就不該做讓家鄉會覺得丟臉的事。」
甚至到了柏克萊加州大學,亭均身旁還是有許多國際學生把取得畢業證書當作學習動力。「我真的覺得,來到美國,要想辦法看得比那張紙更遠一點。」
能夠到美國學習,就證明比別人擁有更多機會與資源,能夠認識世界各國的人,開闊自己的視野,她卻看到很多留學生在網路上發布充斥刻板印象、種族歧視的文章,這點讓她十分難過。
「很多人會因為你有出國經驗,對你所說的話買帳。」出國是為了開闊視野,很多人卻因此限縮自己眼界,以為眼界所及就是國際。
Robert Reich 教授曾在 2015 年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畢業演講中說到:「大學文憑不是讓你自負傲慢用的許可證。」這句話影響亭均很深,因此有機會站得比他人遠,她希望能將這份幸運付諸於社會。
「如果有機會回饋社會,會發現自己的收穫比付出更多。」她認為美國的教育體制給予人極大空間發展,如果來到這裡,就不該只為了追求個人成功,當你比別人擁有得多,就盡量回饋社會。
可能有人會認為要想做出改變、幫助他人,必須先讓自己爬得夠高夠遠,但這兩件事是能夠並行的。在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中,若能抽出一點時間幫助他人,不論這件事情多麼微小,自己所能得到的反饋是遠遠超乎想像的!
受訪者簡介
Ting-Chun Cho 卓亭均,2015 年畢業於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在學時雙主修國際發展學以及政治學。曾待過數間不同非營利組織,其中以在舊金山 826 Valencia 的打雜經驗最有正面感觸。從小就有社交恐懼,所幸生在網路時代,透過文字傳遞,意見仍能在社會中得到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