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醫學院實習大公開!護理、物治、職治、呼治系,國內外實習這樣選

醫學院裡大部分的科系,於大學畢業前至少會進行一次實習,但網路上搜尋到的實習心得,大多以醫學系為主。IOH 邀請護理系、職治系、呼治系、物治系的學長姐,公開他們前進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甚至是海外醫院的實習經驗。學長姐怎麼選實習站?在醫院只能當路障?實習前該做好哪些心理準備?
2023-03-27

實習站有哪些類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差異是?

醫學院科系的學生未來大多會進入醫療院所執業,實習站的選擇正好能提前累積相對應的實務經驗與職場人脈,究竟不同類型的實習站有哪些差異呢?

一般來說,於醫學中心實習能累積的經驗最為多元,不但病患量大,類型也很廣泛,有機會接觸急性病人,也就直接影響到實習期間可練習到的技術量。以物理治療為例,在醫學中心能一次跑過骨科、神經、心肺、小兒四大專科;在區域醫院則以骨科為主,多是為居住於附近的阿公、阿嬤進行電療、熱敷等常態治療。

護理系實習多達七站,再加上兩關選習

護理師是醫院面對病人的第一線,挑戰其實非常大!我都選擇在醫學中心實習,能接觸的面向比較廣,確實會比較辛苦,但更能磨練處置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

現正就讀長庚大學護理學系大四的曾逸軒,剛剛結束在桃園療養院精神科急性病房的「精神衛生護理學實習」,即將邁入醫院推甄階段的他,可以說是一名「資深護生」。

逸軒說,護理系的實習多達七站,包含升大三暑假的「基本護理學實習」,大三的「成人護理學實習」、「婦嬰護理學實習」、「兒科護理學實習」,大四的「精神衛生護理學實習」、「社區衛生護理學實習」、「護理行政實習」,再加上升大四暑假的「綜合選習一」和大四下學期的「綜合選習二」。

這些實習都是護理系的必修課,我們的大一、大二都在學校上藥理學、病理學、生理學等醫學基礎課程,升大三的暑假開始第一次的「基本護理學實習」。

在大二「基本護理學」學習過基本護理技術後,緊接著的暑假便迎來護生首次踏入臨床場域的「基本護理學實習」。逸軒回想起他當時在林口長庚醫院的血液腫瘤科,跟著院內學姊、實習老師認識病房常規,實際操作驗血糖、鼻胃管灌食、給藥等工作,「雖然只有短短七天,但第一次進入病房時內心很震撼,驗血糖時手都在抖!醫院的病房非常忙碌,和在學校的模擬診間完全不同!」

「成人護理學實習」有三個梯次,科別由老師分配,大致上都會與「基本護理學實習」的科別錯開,讓護生經歷不一樣的實習經驗。

大三的「成人護理學實習」與正課同步進行,逸軒表示,長庚大學護理系規劃一週內有三天實習,其他時間則於系上上課。他被老師分配至林口長庚醫院的泌尿外科、整形外科、新陳代謝科,在歷時十八週的「成人護理學實習」中,內科、外科都輪到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收穫也最多的是整形外科!整形外科有很多特殊的傷口,每種傷口的護理方式、敷料都不同,用到的抽吸儀器、引流儀器也是其他科別不會看到的。

逸軒說,在整形外科會經常遇到皮開肉綻、深可見骨的大型傷口,而顏面骨折、全身擦挫傷的病人需頻繁換藥,處置所需的時間也會更長;當一個班要照顧七至八位病人時,時間的分配就成了工作重點,對於技術還不熟練的護生來說,內心會很有壓力。

大三的另一個學期,則安排了各九週的「婦嬰護理學實習」及「兒科護理學實習」,輪調嬰兒室、產房、產後病房、兒童內科、兒童外科等不同科別。「我們在產房實習的時間只有兩週,由於生產是很緊急的情況,護生能做的技術不多,大多是為產婦貼上胎兒監視器,替新生兒護理、測量頭圍和胸圍等等。」

「綜合選習」是一對一地跟著臨床學姊,不管是護理處置的技術,與醫療團隊、家屬的溝通,都能明顯看出你在前面的實習階段累積了多少功力。

護生在升大四的暑假,必須完成歷時一個月的「綜合選習一」,逸軒這次來到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跟著臨床學姊輪三班,為頭頸癌、口腔癌、鼻咽癌病患進行傷口護理。他觀察到臨床學姊在判斷傷口的護理方式時,會以自身專業進行獨立的思考,並與開立醫囑的住院醫師進行討論,「我認為這是每名護理師都該具備的能力!」

很多學校沒有「行政實習」!我覺得「行政實習」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醫院的護理長非常忙,但我們可以跟著阿長,看她從早上七、八點忙到晚上九、十點處理掉多少事情。

長庚護理系由於具備完整的長庚醫療體系資源,在大四上學期安排學生至林口長庚醫院各單位進行「護理行政實習」。於兒童內科實習的逸軒觀察到,護理長除了肩負需要高超技巧的醫院人事排班,更要清點、控管和分配各單位的物料,並籌辦醫院的教育訓練。由於護理長過去也是護理師出身,對於臨床、行政都非常了解,也讓逸軒看見護理師可能發展的職涯方向。

【延伸閱讀】:護理系能到海外實習嗎?畢業後要如何到美國、日本執業呢?

生理、小兒、精神、社區,職能治療系的四大領域實習

職能治療系的實習集中在大四,在生理、小兒、精神、社區中選擇三個領域、各三個月的臨床實習。選實習站的時候真的很刺激,會將每學期的平均分數做排名,第一名的可以第一個選。

從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後,至實康復健科診所擔任生理及小兒職能治療師的蔡宇婷,對於選實習站當下的緊張感仍記憶猶新;系上排名中段的她,必須在前一名同學選完實習站後的一、兩分鐘內,快速調整自己還能填到的志願,建議提早了解各實習站的需求、特色和自己的特質,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宇婷說,大部分的同學都會選擇到三間不同的醫院展開三階段的實習,以快速累積不同實習場域的經驗。

宇婷的第一站「小兒臨床實習」來到亞東醫院小兒復健科及兒童發展中心,當中會有一週跟著臨床老師進入新生兒加護病房,為住在保溫箱內的新生兒觀測生命跡象及反射行為、調整睡覺擺位等等。

平時則經由臨床老師的安排,負責為個案進行包含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發展的全面型評估,每週帶領活動、家長衛教,並撰寫個案的進展報告,也會與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醫療團隊成員進行小兒聯合評估。

有一名個案是患有嚴重自閉症的兩歲小朋友,和爸媽、身邊的其他人都不會有眼神接觸,口語及其他認知發展遲緩,只會發出一些聲音,也有明顯的固著行為。

面對眾人都感到棘手的個案,宇婷埋首查詢文獻後,找到行為療法當中一項較冷門的項目「核心反應訓練(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PRT)」;她實際應用於介入活動的三、四週後,便看見個案身上出現了明顯的改變。

他的眼神接觸能夠維持五秒以上,開始會模仿我的聲音、玩遊戲的方法,甚至是撒嬌的動作,這些動作他可能以前根本不知道是什麼。

宇婷更驚喜地發現,這位小朋友開始會刻意搗蛋,再盯著她的眼睛,觀察宇婷會有什麼反應,展現出自閉症患者在社交互動上的進展。「我做了很多努力,雖然這個療法很多人沒聽過,也較少人嘗試,但事實證明很有效!」這樣的成果也讓所有臨床老師、實習夥伴們感到相當驚奇,帶給她滿滿的成就感。

緊接著的第二站「生理臨床實習」,宇婷考量到醫學中心的個案量較大,練習製作副木(Splint)的機會也多,選擇至林口長庚醫院生理復健科及燒燙傷中心實習。她在生理復健科大多接觸到中風癱瘓、脊髓損傷、車禍腦出血的急性個案,通常一發病便被送到大醫院,等到意識恢復、開始有了動作,即轉介給職能治療師介入復健。

臨床老師接到新個案後,會問實習生要不要接這個個案,我想要多學一點,所以都會盡量接。我那時候每天都帶五、六個個案,比其他實習夥伴都還要多,是他們的兩倍。

每接一個個案,就要進行一次評估,並為其設計治療活動、撰寫報告,宇婷因此磨練出較快的評估速度,活動設計、介入的經驗也更豐富;而後到燒燙傷中心實習時,又多了進開刀房親眼見識醫師治療燒燙傷的經驗。她說,燒燙傷的復健技術在課堂上大多一、兩堂課就會帶過,直到實習才有機會更熟悉不同燒燙傷部位所對應的復健運動。

最後一站的「精神臨床實習」,宇婷來到臺北慈濟醫院身心科,走入急性病房及日間病房,學習面對兩種不同的個案型態,「在身心科執業的職能治療師會規劃許多類似工作坊的團體活動,從手工藝、園藝、做餅乾等活動中陪伴個案達成回歸社會的目標。」

【延伸閱讀】:自行開業蔚為風潮,職能治療師有哪些工作型態?

美國見習、香港實習,看見不同國家的職治環境

職能治療這門專業的起源地是美國,我大二的時候就想著應該要踏上這塊土地,看看他們是怎麼培育職能治療師的。

另一位同樣畢業於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的徐富琳,目前在奇美醫院復健科擔任職能治療師,她在升大三的暑假,透過系上申請至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多明格斯山分校進行兩週的見習,參觀了感覺統合的起源地、規劃有印第安文化保留區的社區機構,並參與加州職能治療師協會舉辦的學術研討會。

到了大四下學期,富琳再次抱著想拓展視野的念頭,選修「職能治療次領域實習」課程,前往香港基督教聯合醫院展開兩週的「次領域實習」。她說,次領域實習的實習站不限於醫院,同學能依照自身興趣選擇社區、長照、燒燙傷、賦能等其他領域;而她所選擇的香港基督教聯合醫院近似於系上的「生理臨床實習」,實習生會跟著臨床治療師進行評估、給予個案建議。

在香港擔任職能治療師的工作節奏比臺灣還快,他們會規定一天一定要做幾個病人、一定要協助完成哪些目標。

出國實習不久,富琳便發現由於香港的醫療費用相當昂貴,個案進行復健時大多期望能盡快達成目標,洗腎病人也無法像臺灣一樣定期到醫院洗腎,而是採取自行購入機器在家操作的模式;職能治療師便會在腎臟疾病患者進行出院復健時,特別訓練其手部控制功能、判斷認知能力,以確保患者返家後能順利操作洗腎機器。

樂於挑戰海外環境的富琳,更在升讀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碩士班職能治療組時,積極規劃於碩一修畢所有學分及論文,碩二申請「雙聯學位」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運動科學碩士班留學一年。她在明尼蘇達大學加入 Human Sensorimotor Control Labtorary,將職能治療的專業與運動處方結合,拓寬職涯的廣度。

呼吸治療系共五關實習,考過國考也能到海外執業

呼吸治療學系從大二上完課後會開始第一次的「基本呼吸照護實習」,我們的實習站都是由學校安排,只有大四下學期的「綜合實習」是自己選擇。

已經是呼吸治療師的朱郁閔,大學期間的實習首站便是畢業後的第一個執業單位——林口長庚醫院;回想起初次進入臨床實習的情境,郁閔笑著說「當時只學了一些呼吸治療的基礎知識,短短兩週的實習像是先認識醫院環境。」

呼吸治療系的學生在大三這年,將進行一個月的「重症實習」及三週的「長照實習」,郁閔先是到台大醫院進行重症實習,再至振興醫院、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完成長照實習。

重症實習會進入加護病房,早上就會開始執行吸藥、拍痰等治療,若病人的狀況有改變,得要調整呼吸器;我們每天也都會跟著主治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藥師一床一床地查房。

對郁閔來說,重症實習是最具挑戰的一關,「那時候我們才大三,是第一次將課本學到的理論應用在臨床。我們也會實際執行治療,假如抽痰不夠流暢,對病人也是個風險,所以壓力很大!」

對初入臨床的實習生來說,最困難的絕對是要在接觸病人時,馬上連結腦袋中學過的醫學知識,郁閔直呼「我那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很笨,什麼都想不到!」後續再經過大四於台大醫院的「小兒實習」、基隆長庚醫院的「綜合實習」等訓練,郁閔逐漸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呼吸治療師,也從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等不同實習站找到適合自己的執業環境。

求學過程中,她也把握學校的海外實習資源,在升大四的暑假申請到新加坡中央醫院實習一個月。「之所以想要出國實習,主要是想看看新加坡的呼吸治療師在做些什麼,也是因為在臺灣考過國考的話,新加坡是有承認我們的呼吸治療師執照的,未來出國工作也是一條路。」

新加坡醫院內的呼吸治療師,所負責的樓層數和臺灣相比是比較少的,這樣能夠有效提升醫療品質,你可以更專心、更有耐心地治療病人。

郁閔說,新加坡融合了多元種族,院內的呼吸治療師分別來自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各自的學理背景激盪出不同火花,討論的彈性空間也更大;加上當地的呼吸治療師薪水為臺灣的 1.5 倍,雖一日工時長達 12 小時,但兩週僅上班七天,時間規劃更自由。

綜合種種因素,加上想趁著年輕時闖蕩世界,郁閔也因此在完成兩年 PGY 的訓練後,決定赴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擔任呼吸治療師。

【延伸閱讀】:我適合讀呼吸治療系嗎?高中生能先做哪些準備?

物理治療系大四才實習,各科實習時數務必算好

物理治療學系在大三上學期末會開始準備實習,有點像是學測、分科測驗的模式,第一階段走申請制,沒有申請上就在大三下學期依照成績排名選實習站。

正在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實習的林品君,目前還是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大四的學生,談到物治系的實習申請方式,他說有些大醫院只收第一階段的申請名額,開放給全國物治系的學生報名,心中已經有目標醫院的學生通常都會走申請管道。

物理治療系的實習需經歷兩個實習站,若第一階段的申請沒有上,或是只申請到一間醫院,便會在第二階段依照成績排序,同時優先讓還沒有任何醫院名額的同學先選擇。

物治系畢業考國考時,會規定實習的時數要足夠,骨科、神經這兩個主科的時數比較多,但也不能放掉心肺、小兒兩科,就要自己分配好兩間醫院跑的科別時數。

品君在大四上、下學期分別至萬芳醫院及國泰綜合醫院的復健科物理治療組實習,他說自己很幸運地在兩個實習站都跑了骨科、神經、心肺、小兒四個科別,而每家醫院配置的各科比重,則可透過系上學長姐的分享獲得資訊。

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最大的差別就是個案的類型和數量,萬芳醫院復健科的個案量就很大,急性病人、病房樓層數都非常多。

品君說,不管是哪一間學校的物治系,在骨科、神經兩門主科的教學比重都特別多,同學們大多較不熟悉心肺、小兒領域,但是在醫院負責心肺領域的物理治療師,會經常遇到急性病人,可能還插著管、處於昏迷狀態、腹部有傷口無法翻身⋯⋯,他在萬芳醫院實習時,便跟著實習老師進入加護病房,見過許多緊急的場景。

剛開始遇到急性病人時,會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動了病人的手一下,他的血壓就開始往下掉,該怎麼辦?這對當時的我來說很挫敗!

「你要對病人負責嘛!也要對自己負責呀!」品君所實習的萬芳醫院,會安排一名物理治療師帶領兩位實習生,除了實習老師手把手地指導,他自己也在每天下班後瘋狂讀書、製作筆記、準備好問題請教師長,也開始能獨立為骨科、神經科的個案評估、檢查、進行後續介入。

我在神經科接過一名中風好幾個月了的阿姨,聽她的媳婦說前一家醫院的物理治療師評估後認為進步的空間較小,大多安排站立架、被動活動的訓練,她們因此才想換家醫院重新評估。

品君和實習老師經過評估與討論,改為一對一地帶著個案做復健運動,以誘發出動作為目標。經過一個月的努力,阿姨從原本只能躺在床上,慢慢進步到能自行翻身、坐起,最終能成功地扶著物品站起來。

我記得有一次我對阿姨說「妳看妳還是坐得起來,不要放棄自己呀!」就是講一些我們平常會鼓勵個案的話,阿姨其實是不太講話的人,但那天她很清楚地回答我「我一直都沒有放棄呀!」

聽到阿姨「想恢復能自己走路去買菜」的心願,品君更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絕對不能比個案先放棄他們,更要細心觀察個案身上的每個變化。「我想讓個案感受到他們不是只來使用器材、踩踩腳就回去,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會被治療師看見,這會成為他們復健的動力。」

【延伸閱讀】:物理治療師的首要條件是?無法為個案著想,將只是一名工匠

不管哪個醫學院科系,都該有這樣的實習心態

我現在回頭看真的覺得「不要害怕學習」,其實實習老師都很樂意回答我們的問題,反而怕的是我們不問,然後操作時又做得一塌糊塗。

逸軒肯定地說,「勇於發問」正是踏入臨床實習的首要生存法則,透過「發問」可以吸收到他人對於臨床處置的想法與習慣。宇婷也曾在實習時因為害怕提出問題,當下裝懂,回家後卻花上更多時間查找資訊,最後還發現自己根本搞錯方向;她提醒學弟妹們,做足功課後會更有底氣提出問題,老師的回答也會因應「好問題」而更有深度。

我覺得實習很重要的還有「態度要好」啦!對醫院的老師來說,帶領實習生已經是額外的業務,所以不管和老師說什麼事,我的結尾就是「好的,謝謝老師」!

品君認為,一旦開始實習,就要拿出職場該有的專業態度,態度能決定實習期間過得順不順利,也能留給老師、前輩們良好的印象。「我們進來醫院就真的是路障,什麼都不會,但是當老師要放手讓你去試的時候,就代表他覺得你可以勝任這個工作了。」

學校安排了那麼多實習給你,你有許多嘗試、學習的機會,技術不好不要玻璃心,就多練習,最重要的是你在實習過程中要盡量找到真正喜歡的領域。

經歷多個實習站的洗禮,學長姐們從一開始只能跟在臨床老師身後的「路障」,蛻變為具有自信的專業醫療人員,也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臨床環境與專業科別;正如即將飛往新加坡執業的郁閔所說:「每一天的實習,除了學習臨床實務,也是你邁向理想生活的每一步。」

作者 Bella Huang

主修中國哲學,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人生而在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