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讀到大四,依然很迷惘,你也是這樣嗎?
再過一年,小明就要從大學畢業了,但除了系上的必修,他還有一些想修的課;如果把它們全部排進課表其實是可以的,但是他預期這些課會花費他很多時間,他不確定這樣自己有沒有心力顧好每門課。
小美讀到了大四,仍然很迷惘。她一直不確定這個科系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但這幾年她光是系上課業就自顧不暇,沒有時間探索其他領域,因此小美也不知道自己未來可以做什麼。
大家身邊或多或少會有像小明或小美的同學,或是你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也正在面對的難題;到底該趕緊畢業出去找工作,或者你可以選擇再給自己一年?(推薦閱讀:讀到臺大依然迷惘,放棄雙主修後,我是這樣利用延畢這一年)
把所有想修的課一口氣塞到課表裡,拼準時畢業,但你適合嗎?
很多人會想,如果想修的課程沒有衝堂,學期學分數也還沒超過上限,那何不挑戰自己的極限,多塞一點課,反正衝一下就過了?這不是不可以,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對某些人來說,少修課多出來的時間只會拿來耍廢,多修點課會讓自己的更有效率的運用時間;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修太多課反而會讓自己無法專心,導致在碰到真心喜歡的課程時,會因為需要同時照顧其他課程而力不從心,喪失了原本可以好好「享受」這門課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所以如果只是追求「把學分數用好用滿」而沒有考慮到自己能夠分配給每堂課的時間,那就很危險了。或許你最後還是能夠及格甚至拿到高分,但在囫圇吞棗後,真正能夠被消化的剩下多少?
因此,與其帶著準時畢業的壓力,硬是讓自己修超過能力負荷的課,不如謹慎規劃,確保每一門你有興趣的課都能收到最大的效果。你應該要好好思索——自己還想學哪些東西?而這些想學的東西,你預期給它們多少時間?如果經過估計,你確實修不完這些課程,那麼延畢也就成為一個合情合理的選擇了。
或許,你可以把延畢當成給自己的禮物
過去,讀大學很單純,一個科系一路念到底,少有其他事情能夠分心,因此大多數人都會準時畢業,讓「延畢」通常跟被當、留級掛鉤,成為懶散、沒出息的代名詞。
但是隨著現今大學教育越趨完整,有多元的學習管道與機會,學生能夠更有彈性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越來越多人因為出國交換、雙主修、或是自身考量而選擇多讀一年,「讀大五」這件事被提出來時再也不會讓空氣突然安靜。
上述小明或小美的狀況,其實原因都是「時間不夠」,可能是想修的課就是一直撞到必修、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消化課程所以不能一次排太多、外務繁多導致只能有心力讀好本科系的課程⋯⋯。等到大四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還沒探索出真正有興趣的領域,或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未來到底想做什麼。
如果沒有急迫的經濟或外部壓力,延畢或許是一個合適的選項。再給自己一年的時間,享受「學生」這個身份被賦予的權利,畢竟出社會後,就很難再有這種無憂無慮、「只因為想學所以去學」的任性時光了。
大四時,必修學分都大抵修完,再也不用為了想修的課跟必修撞來撞去而絞盡腦汁使用排列組合,點點滑鼠就坐等選課系統把想要的課送到你手上。是的!這就是你大一大二不斷抱怨的高年級優先選課權。除此之外,這也是個沉澱自己的空檔,可以讓你好好思索未來方向。(推薦講座:台大經濟學長:不要被科系綁住!我大學修了 230 個學分)
想延畢,你會遇上哪些現實面的考量?
不可否認,選擇延畢需要深思熟慮,畢竟你明明可以準時畢業,開始累積資歷,或是進入研究所,為何不呢?同時,你會遇到各種狀況,最現實也最直接的就是「朋友都畢業了」;當你開始發現課堂上左鄰右舍盡是不認識的臉孔、想翹課再也沒有人幫你點名、朋友再也不能隨揪隨到,這時候的滄桑感是延畢生都會經歷的典型陣痛期。
而延畢生通常也會承受家人朋友不斷的「關切」,似乎你的未來出路就你自己最不著急。其實,看著同儕們都已經出社會或是進了研究所,往人生下一個階段邁進,你卻仍然是「大學生」的身份,說一點都不焦急的人,大概都不太誠實。
儘管延畢可以是一個彈性規劃學習的手段,但如果你選擇延畢的理由只是想要逃避出社會的壓力,而沒有好好規劃這一年該如何應用,那麼你還是趁早覺醒。如果你不在這一年積極準備自己,一年過後你仍然會發現自己還是沒有準備好。
正在猶豫嗎?不妨多聽聽學長姐的建議
在臺灣讀大學的優點是相比於國外動輒一年百萬的學費之下,所花費的金錢低廉許多,延畢的機會成本也就少了許多。
如果你一直有感興趣的課程、社團或是活動,卻礙於必修或是其他安排而沒有嘗試,那麼延畢不失為一個好機會,勇敢嘗試不讓自己後悔。但要做這個決定之前,還是必須想清楚,最好對這一年有清楚的計畫,不然很容易在恍惚之中,就把這寶貴的一年過完了,這樣會非常可惜。
或許小明在多修了一年課之後發現自己真正的熱忱不在原本的科系,或許小美在延畢這一年探索了其他領域的課程之後重新看見了自己科系的價值,或許小強決定要重新讀大學⋯⋯。
延畢這一年,可以讓你實現很多的「或許」;人生很短,多花一年時間,比別人少一年工作經驗、晚一點出發,換到更開闊的視野跟更明確的目標,值得嗎?我覺得很值得。